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陈聪 《山西农经》2023,(9):132-134
近年来,随着我国步入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发展阶段,农业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在农业生产链得到拓展、农业经济效益有了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农业经济管理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是培养高质量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载体,与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息息相关。文章立足于农业经济转型阶段,分析讨论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前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数字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级形态,推动数字农业建设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当前,特别是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三农"工作过程中,各地在以数字农业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但是在数据驱动农业标准化建设、数字农业技术创新和转化和推进"三农"综合信息服务等方面需提供更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为农业高质量且可持续发展催生新业态,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3.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我见石方志一、控制耕地污染势在必行。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必须把耕地污染的治理与控制,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否则,让耕地污染任其发展下去,农业既不可能高产,更谈不上优质,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农产品将失去市场,高效农业更无从...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和农业保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农业大国,探索农业自然灾害的规律,研究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影响,加强农业保险,对于扭转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地位,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解除农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对于加速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我国农业...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产业化的几个理论问题魏法元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我国的农业正在经历着又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就是农业产业化的蓬勃兴起和发展。现在,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已经丰富多彩,硕果累累,同时,它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广更深更实”的思考。一、农业概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撑,而创新产生高适应性农业供应链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还可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此,文章以农业供应链创新协同的视角利用我国2011-202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东北、东部、中部、西部四个区域为切入点,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现代农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出数字化转型、构建农业物流生态圈、创新农业供应链模式、深化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建议,以赋能两者关联性更强,整体协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成为发展都市农业一个强大的推动力。农业的物联网技术可以对都市农业生产环境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实时获取,并通过有效的传输手段反馈到生产环节,使整个农业过程更高效、更安全。物联网技术的运用,让农民可以利用信息平台掌握农作物所处环境和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有利于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信息技...  相似文献   

8.
农业面临新的挑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我们跨入新世纪之际,中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也将面临一个新的国际环境。新阶段、新环境将把中国农业推向市场竞争的颠峰,既要迎接国内市场变化的挑战,又要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中国农业发展如何应对,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根据这一国情,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农业必须持续稳定增长,既不能停滞徘徊,更不能滑坡下降。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  相似文献   

9.
建设农业强国,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重要性和紧迫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农业强国的内涵特征,探究了农业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提出了农业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从内涵特征看,中国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建设农业强国,必须聚焦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重点任务,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必须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正>家庭农场是一种重要的新型经营主体,其能否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农业保险的有效互动。家庭农场的加快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保险的市场化进程。两者良性、互动、健康发展,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保险和家庭农场发展概况农业保险发展情况。农业保险是国家继取消农业税、实施粮食直补后的一项重要强农惠农政策,遵循丰年积累、  相似文献   

11.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顾晓君卢良恕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由于经营机制不协调、体制不合理等原因,农业往往因比较效益低而不被重视,在市场竞争中也容易处于不利地位,这对于农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进而也必将直...  相似文献   

12.
发展现代市场农业仍需政府保护陈文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两个转变中,更应借鉴发达国家对市场农业有效保护的成功经验,发展现代市场农业,决不能削弱和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一、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最需...  相似文献   

1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风险投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风险投资对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探讨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一般关系的基础上,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性质和特征出发,论证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更需要风险投资,并对如何发展农业风险投资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问题探讨●吴维强一、农业产业化是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实选择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由于受经济、社会、区位、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发达地区更具有传统农业和弱质农业的特征,因而发展产业化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更是其现实选择。一是农...  相似文献   

15.
贯彻实施农业两法重在对农业支持和保护赵小勇农业两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计划型、传统型农业向市场型、法制型农业过渡的重要转折。农业两法的全部条文,始终贯穿着对农业实行支持和保护的律音。贯彻实施农业两法,须臾不能背离这一宗旨。我区的农业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没有哪个产业比农业从市场经济得到的机遇更巨大,也没有哪个产业比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遇到的挑战更严峻。对于前者,理应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对于后者,更需迎接挑战,开拓发展。在面临的种种挑战前,农业还需不需要保护问题,具有普遍性、突出性和紧迫性,必须澄清认...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问题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问题初探丁力一、研究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问题的意义目前无论是在理论上研究农业产业化,还是在实践中发展农业产业化,其中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问题始终处于核心位置。这是因为它直接影响我们对农业产业化的现象及其本质的把握,更影响我们发展农...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农业丰收了,做好粮食工作,保证军需民食,维护社会稳定就有了物质基础。粮食流通搞活了,又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长期以来,粮食部门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和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粮食部门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围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帮农民之所需,在弘扬粮食部门支农服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新形势,采取新措施,探索新路子,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提供市场信息把服…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业是“重中之重”,到中央第六个一号件的出台,从“两会”温家宝总理宣布减免农业税,到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上提出的两个“始终坚持”,再到国务院近期决定采取的“更直接、更有力、更果断”的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九项措施。让我们每一个农业工作充分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在激动和欣慰的同时,感到作为农业工作在特殊历史时期肩负责任的重大。  相似文献   

20.
<正>家庭农场是一种重要的新型经营主体,其能否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农业保险的有效互动。家庭农场的加快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保险的市场化进程。两者良性、互动、健康发展,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