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中旺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进行水资源优化调配,解决北方,尤其是京、津、冀地区资源性缺水的21世纪重大战略工程。丹江口水库汉江上游地区为水源地.由于其水土流失和局部水体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中线工程的建设使得水源地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更为紧迫,因此维护水源地生态安全的重点在于水源地的综合治理,其关键是加大水源地生态建设的投入.并完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管理体制,加强立法体系的建设,抓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建设重点,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和绿色GDP核算体系.加大水源地生态安全相关课题的研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邢海虹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2):82-85
陕南地区具有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气候温暖湿润,地貌山环水绕,具有森林覆盖率高,生物类型多样,水量丰富,水质优良、绿色农业条件优越,旅游资源特色突出、矿产资源丰富等资源特点。由于地处偏僻,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层次偏低、优势产业集中度低。近年来,在生态与生存的博弈下,陕南绿色产业有一定发展,但是总体规模小,层次低。文章从产权界定、资源定价、类生态市场、生态补偿等制度创新,提升生态资产的数量与质量,延长产业链、绿色工矿业,提高优势产业集中度等角度探讨了陕南生态资源经济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作为跨流域大规模调水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讲,应站在循环经济高度,把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一项生态工程来实施。从现代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必须从系统定量的角度研究水资源系统与水社会经济系统的整体行为、演化规律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将自然资源外生变量内生化,指导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相似文献
4.
水土保持工程对陕南水源区经济、社会、居民生活、小城镇建设及产业发展等方面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重点分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过程中基层政府在工程实施和引导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水保资金补助,加强资金监管力度,增加科研投入,提升水保工程相关技术,完善政策法规等方面对策与建议,以提升基层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行了思考:①进行费用效益分析可以使决策更加科学化;②将水资源本身价值纳入经济分析之中实属必要;③需水区节水与调水投资效益比较十分重要;④选择合适的调水时间.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君住丹江头,我住丹江尾。京宛一家亲,共饮一江水。随着清澈甘甜的丹江水一路浩浩荡荡北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架起了京宛密切交流、紧密协作的桥梁。近日,在中线通水五周年、京豫携手共发展采访活动中,记者见证了南阳人保水质、护运行的实际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7.
8.
目前,河南省引丹灌区覆盖的邓州、新野两市县春耕备耕和冬小麦返青灌溉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一片片良田展现着勃勃生机。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至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向引丹灌区输水6836.36万立方米,本年度计划向引丹干渠供水总量达6亿立方米,与往年实际供水规模基本持平。邓州、新野两市县作为国家粮食生产区和河南粮食核心产区,春耕备耕工作得到了有力保障。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 相似文献
9.
10.
流域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郑州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支付卡式(PC)条件价值法(CVM)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郑州市进行问卷调查,利用Tobit模型考察了受水区居民使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质和水量生态服务的支付意愿(WTP)。结果表明:在302个有效样本中,受水区居民具有正支付意愿的比例为84.44%,其中89.8%的居民支付意愿值为10元/月及以下。根据两类WTP评估方法得出的郑州市居民支付意愿为5~8.09元/月。居民异质性是支付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年龄和偏好的影响显著;从居民对水源产权的认知看,受访者默认拥有清洁水源使用权,支付意愿决策具有较强的自利动机;从居民支付意愿决策背景看,水量和水质变化影响了居民的效用水平,从而改变了居民参与流域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应建立生态服务使用方直接参与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根据受水区居民真实支付意愿对水源区进行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1.
只有建立"节水型社会"才能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但是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却面临"困境":南水北调工程上游成员考虑到自身利益最大化,不会自发地节水,更不会考虑下游节点成员的利益。因此下游节点成员希望能够有一种契约机制使得上游能自发地节水,并使双方都能得到"好处",从而实现协同合作。分别建立了南水北调水资源供应链的数量契约模型和联合投资契约模型,将这两者与共同节约契约模型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共同节约契约优于一般的数量契约和联合投资契约,并且当共同节约契约与联合投资契约综合运用时可以达到最优的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杰平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4):82-86
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现有调水补偿政策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从权利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和协调监督机制三个补偿机制出发以完善现有补偿制度的建议,通过提出"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公众"的补偿实施主体模式,尝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补偿制度,以解决调水过程中各方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产业变动度和偏离度分析了河南省产业结构的演进历史和存在问题,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水资源消耗水平与河南省产业结构之间的动态联系,提出了在南水北调背景下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彩虹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12)
把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类型划分为生态良好经济发达型、生态良好经济欠发达型、生态脆弱经济发达型、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型四种。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构建了生态资本效用指数、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对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汉中市1990~2009年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态势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如下:生态资本供需变化较大:1993年以前为生态盈余,1994~2001年为基本持平,2002~2009年为轻度赤字;生态压力逐渐增大,由1990年的0.74提高到2009年的1.15;2009年的生态资本转换效用是1990年的1.82倍,同期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指数提高了2.01倍。研究表明,汉中市生态与经济系统目前属于生态良好经济欠发达型。据此,提出了生态资源经济化的路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保护区建设的区际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补偿机制及其建立是目前生态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区际生态补偿由于涉及到不同的行政区域,具有较大的实施难度。本文以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为例,从保护区改善水质所带来正面效益的角度,探讨了跨流域调水所涉及的生态补偿问题,提出了建立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区际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经济不发达且生态脆弱的陕南水源区为实例,以陕南水源区发展生态经济为对象,结合当地的地域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陕南水源区发展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依托其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在跨流域调水工程中,由于对调水区域缺乏利益补偿机制,必然会造成水资源的无效配置。因此,应该在明确调水区水资源优先使用权的基础上,根据调水区的节水数量,对调水区进行经济利益补偿,使调水区的用水成本接近其真实的机会成本,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异常重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探索水源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对策对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分析方法,在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及水源区生态环境概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并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水源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东线立体化运营的创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东线水资源统一配置,对南水北调工程运营前后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江苏段作为南水北调子系统的角色转换为南水北调运营管理带来的矛盾,在东线构建了政策、管理、引导、运营、监控五维立体化的运营体系,并指出了5个阶段的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