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差距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产业结构上看,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变化,又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产:苏北的作用进一步增大,而苏南、苏中则表现为减少,产业的地区间分工得到强化;二产:苏北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而苏南、苏中的作用下降。三产:苏北、苏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而苏南的作用下降,由此可见,苏南除总体的份额还比较大外,经济发展的势头并不令人满意,苏北发展的较大外,经济发展的势头并不令人满意,苏北发展的较好,并在农业上形成了自己的优势,苏中则表现为进步不大。  相似文献   

2.
朱黎 《江南论坛》2002,(4):13-13,18
曾经以“苏南模式”创造了经济奇迹的苏南地区,现在已普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讨论新一轮苏南经济发展的动能,也必须审时度势,另有发现。一每个经济发展阶段都有区别于其它阶段的发展动能。前一轮苏南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之一,无疑是乡镇企业所造就的农村工业化  相似文献   

3.
吴红 《江南论坛》2003,(4):20-21
苏南地区是我国经济现代化中较先发展的地区,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苏南农村在全国农村中率先步入小康,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均有了长足的发展。时过境迁,当年“苏南模式”的发展思路受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苏南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人的观念变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苏南地区社会发展的实践需要现代价值观念和经济伦理精神的支持,而这根本上需要有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青年人来为苏南农村的经济转型提供观念与智力上的发展平台。一、苏南农村经济转型的背景最先富裕起来的苏南地区走出了一条具有苏南特色…  相似文献   

4.
宗超 《时代经贸》2014,(2):275-275,277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江苏省被习惯上分为苏南、苏北两个地区。其中苏南包括:苏州、无锡、镇江、常州、南京5市,苏北包括:扬州、泰州、南通、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8市。发达的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为江苏省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地区)水平时,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转向技术要素的投入,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经济总量看,苏南的经济发展已总体上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2004年,苏州和无锡的人均G D P已分别超过7000美元和6000美元。今后一段时期苏南的经济发展,应当更多地通过技术进步,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的道路,从根本上提高苏南的持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促进苏南产业向苏中和苏北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南、苏中、苏北的经济发展差距严重制约着江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是解决地区经济不平衡的有效途径。该文认为苏南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有其必然性和可能性,但也有其阻力和粘性,因此政府推动是苏南产业转移的重要力量;苏中和苏北接受苏南产业转移中也应当做好长期发展规划,培养好人力资本,以取得地方经济、企业效益和政府的"三赢"。  相似文献   

7.
殷克彬 《时代经贸》2012,(20):151-151
苏北地区一直是江苏经济发展的后进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尽管也在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但与苏南的发展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苏北地区绝大部分县镇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收入所形成的可用财力远远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支出需求。财政职能不断弱化,许多潜在的隐患和矛盾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8.
苏南经济发展格局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以来,苏南农村以其成功的路子和辉煌的业绩,产生了令世人瞩目的影响。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苏南经济发展格局的功过是非,前途命运,已成为理论和实践界十分关心的重大问题。苏南经济发展格局到底能不能继续走向前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褒贬不一,莫衷一是。作为苏南“三为主”基本经验的最早概括者之一,又作为新时期苏南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我认为看待苏南经济发展格局的发展和前途,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点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其发展过程;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审视其本质属性,使我们的眼光更贴近苏南经济发展的脉搏,进而认清其历史发展的轨迹和未来。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90年代以后.经济增长呈现出一种加速度的趋势, 实力明显增强,这说明 苏北地区,以往的发展战略是(?)(?)的.但是, 也应看到在苏北学习苏南、加快发展级镇工业的(?)(?),经济差距在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上都在拉大、并且还有扩大的趋势,面对这种有违初衷的情况.在必要重新认识苏南等地的先进经验,把握内外巳经变化了的条件,走出一条适应已经发展变化了的形势,适合苏北实际情况,具有各地特色的新的发展道路.近十年来苏北学习模仿苏南发展模式的思路十分明显.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追赶先进地区.是绝对必要的.但问题在如何学习和追赶.不顾已经发展变化了的形势.不管本  相似文献   

10.
黄玺 《经济论坛》2014,(6):26-28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融合,苏南经济快速发展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模式和少数行业的产能过剩,导致各种社会矛盾日显突出。面对新的问题,新苏南经济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前20多年苏南经济发展模式追求的是又好又快,那么新苏南经济发展模式更加注重的是提质增效。本文就新苏南经济模式下如何加快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但是由于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诸因素的影响,苏南和苏北地区的发展明显不平衡.苏南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已经形成了由南京到苏州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带,而苏北地区仍然处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工业化时期,经济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对苏北欠发达地区来说,利用自身发展优势,积极承接来自苏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无疑是缩小地区差距,实现苏北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珍花  刘涛 《经济论坛》2003,(22):67-6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城市全球化竞争趋势明显增强,各城市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趋明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日益扩大。江苏省的城市发展差距也很明显。江苏经济在中国沿海经济的发展中居第二位,江苏经济的“第二”地位主要来源于苏南的贡献,而苏南地区主要是指苏锡常,它已成为江苏省的都市规划圈和重要的经济区域,是全国和亚太地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全省经济增长和创新的中心,是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镇江市临近苏锡常,且已划入苏南板块,但经济发展速度与苏锡常相比相差较远。一、镇江市经济发…  相似文献   

13.
盛莹 《当代经济》2016,(25):78-79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重要转型期,收入分配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江苏经济在全国经济中举足轻重,苏南为江苏经济的迅猛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苏北的经济发展则相对缓慢.分析苏南苏北农民人均收入差距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解决苏南苏北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对于缩减苏南苏北地区间农民人均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发达地区率先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然而,如何避免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双重"增长"现象,如何推进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亦即如何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文章对苏南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作深入分析,指出强化环保法治是实现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代际之间和谐与公平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许坚 《经济问题》1992,(7):31-32
不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应遵循一种什么模式,本文试图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出现了众多的农村经济 发展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佛山道路等。这 些模式的共同点是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理论上说,经济发展必然出现结构变革,表现出农业份额下降的趋势。因此,这些模式是符合一般经济发展规律的。发达地区走非农产业道路的条件是:①农  相似文献   

16.
“苏南”城市化历史进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差距最小的地区。苏南城市化历史进程表明:苏南地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分为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两种,内在机制主要是工业化、要素集聚与制度变迁三大因素,归根结底是要素的高级化,而外在机制则是政府的行政推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苏南农村工业化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农村工业化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加快苏北县域经济发展、改善农民收入偏低的状况是金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确有必要对金融机构经营格局进行合理调整,以实现对欠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深度开发、重组整合,建立和完善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县域金融体系,推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苏北与苏南、苏中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协调和谐。  相似文献   

19.
“苏南模式”在实践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模式”,也可以说是苏南特色,这种特色与苏南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进程相符合,其内涵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完善。在新世纪新阶段,理性思考“苏南模式”,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苏南模式”,对于加快苏南乃至长三角地区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旨在分析"传统苏南模式"和"新苏南模式"演进的特点及其内在原因。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使制度变迁成本最小,可利用"路径依赖",使经济发展的模式与地区初始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需要政府化解原有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提供强制性制度供给,以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