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就之一,就是在缺少原始资本积累的条件下,通过引进大量外资,加速实现了初期和中期工业化,初步完成了工业革命,打响了“中国制造”的声威,成就了“世界工厂”的神话。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3,(9)
美国华盛顿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昨日在媒体主办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有望通过因特网和可再生能源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里夫金称,如果中国能在未来25年内深思熟虑、谨慎行动、快速地从第二次工业革命过渡到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将能引导世界进入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的后碳时代,将很可能引领亚洲乃至全世界进入下一个伟大的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3.
白友文 《浙商》2010,(5):89-89
“我已在这个行业工作了20多年,在我看来,太阳能产业将是继互联网革命之后的又一次工业革命。我之所以回国,就是相信太阳能产业的前景,相信中国太阳能市场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新财富》2013,(4):36-46,48,50,I0001,I0002,55-70,72,73
肖建华,被称为中国资本市场“最后的枭雄”。他神秘而行踪不定,关于他的传闻在“资本江湖”从未间断过,但外界却鲜有人见过其真身。  相似文献   

5.
王利 《现代商业》2008,(15):156
目前,工业生产方式正在陷入危机,新工业革命已经兴起,从根本上讲,这正在形成一种更高级即更深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新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获得更大的解放和更大的进步,对正在进行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既是严峻的挑战,叉是巨大的历史机遇。中国古语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应该在当代工业危机、新工业革命兴起的大背景下,认真考虑中国21世纪的百年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工业革命无疑对管理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每一次工业革命意味着技术范式的重大改变,也将带来企业新的管理模式的变化。在四次工业革命对应的管理理论中,可以将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代,即前两次工业革命时代管理理论的"学习者"、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管理理论的"丰富者"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管理理论的"贡献者"。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学研究特色的形成,未来还有望成为真正意义上管理理论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7.
声音     
《中国对外贸易》2006,(9):15-16
下一次工业革命将发生在中国,新一轮银行不良贷款高潮即将来临,中国将拓宽进口氧化铝渠道,全球股市本轮涨升浪行将结束,中国将积极推动越南加入WTO谈判进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北京商业》2004,(4):36-36
从“工业革命”到“产业革命”、从“资本时代”到“知本时代”,世界的第一次变化正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缩短其生命周期。自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大部分的传统行业在外资或外来理念的带动下,逐渐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也衍生出了不少新兴的行业,音像出版业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9.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最近发表的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文章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其所提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以数字化、人工智能化制造与新型材料的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它直接的表现是工业机器人代替流水线工人,从而引起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其结果将导致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快速下降,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越来越小,规模生产将不会成为竞争的主要方式,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会更具竞争优势。我们认为该论断的趋势分析是正确的,但对于实现这一愿景所需要的时间还难以判断。这一论断或可以成为美国提倡"制造业回流"和"再工业化"的依据,而对中国目前作为"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信息工业为主的新兴产业正在突飞猛进,迅速发展。国际科技、经济界议论纷纷,有的把它称为“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有的又称之为“新的产业革命”或“第三次浪潮”。不管他们的动机如何,说法是否确切,却给我们送来了一种信息:在本纪世末、下世纪初,或者几十年以内,业已突破和将要突破的新技术,适用于生产和社会,将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新飞跃,并相应带来经济、社会的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  相似文献   

11.
几年前,当媒体在评论因特网进入中国的时候,常引用这样一句话:“我们错过了文艺复兴,我们错过了工业革命,这一次我们绝不能再错过了”。的确,网络所带给整个社会的变革绝不亚于以往任何一次革命.这场变革,正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网络的魅力是巨大的,它在不断将现实的社会人吸纳为虚拟网络中的一员的同时,也吸引着无数的企业在这个虚拟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开辟新的市场。  相似文献   

12.
丁华  王海英 《商场现代化》2007,(3X):255-255
一、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历史背景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制造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生产使用的动力主要还是人力和畜力.在此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只能是作坊式的手工业。18世纪初,瓦特发明蒸汽机.纺织业、机器制造业取得了革命性的变化,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工业化大生产开始出现。但此时的工厂组织结构分散,管理层次简单.业主直接与所有的顾客、雇员和协作者联系.采用的是作坊式单件化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从业者在产品设计、机械加工和装配方面都有高超的技艺.所以又称“技艺”性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最大缺点是产品价格高、生产周期长。  相似文献   

13.
《商》2015,(19)
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工业革命,如今我们正要迎来举世瞩目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制造2025,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分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革命。其中,供应链管理在中国制造2025中的作用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制造2025也是对供应链管理过程进行优化,本文介绍了在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下对供应链运作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陈柔笛 《商》2014,(14):196-196
引言 1976年,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JosephNeedham)向世界提出了这样一个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恩·博尔丁将他的这个疑问称之为李约瑟之谜。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德国制造业迅猛发展,成为其国内经济的支柱产业。2013年时,德国更是率先提出了“工业4.0”,即全面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一体,被称为人类史上第四次工业革命,全球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呼之欲出。同为制造大国的中国在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旨在向高端制造业转型,把中国打造成现代化的工业强国。借鉴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的发展经验,对促进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化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基于此,本文深入地分析了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剖析了中国向高端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制约问题及转型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今天,被誉为“资源之河”的黄河,越来越引起世人的注目。黄河三角洲,有人称为黄海渤海经济合作“三角带”,或称做“黄海渤海经济合作圈”。它是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唯一没有充分开发起来,而自然资源又最为丰富的经济带。尤其在目前,根据中央的经济发展战略意图,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新形  相似文献   

17.
王巍 《创业家》2012,(9):125-126
英国王室即政府的信用崩溃,民间融资空间萎缩,不仅政府融资能力消失,民间经济和新贵族发展的空间也没有了。新生资产阶级因此怨声载道。2011年是辛亥革命百年,反思文字很多。其中特别值得玩味的是对英国“光荣革命”的讨论。三百多年前的一次不流血宫廷政变将英国推上了宪政道路,其后的工业革命又将英国变成了世界霸主。通过鸦片贸易和战争,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市场和国门,这就使得许多中国学者的理性分析和感情表达都有浓郁的英国情结。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10年间,很少有几个国家和地区能取得象泰国自1987年以来那样的高速增长成就。泰国已被称为继“亚洲四小龙”之后的又一准新兴工业化国家(有人甚至称之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在迅速的工业化进程中,泰国保持了高经济增长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出口结构改善,资本净流入增加,外国直接投资踊跃。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使泰国雄心勃勃地要成为东南亚的贸易和金融中心。同时,在高速经济增长中泰国未能幸免“发展病”——出现诸多卡脖子环节。考察一下泰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功经验和教训,这对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将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金晖 《经贸世界》2005,(5):43-45
2005午被业界称为“中国直销元年”,也被称为将是中国直销“战国时代’’的开始——各公司纷纷为抢夺市场份额而疯狂。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公认的世界新闻史记载,19世纪工业革命使报业跨入了引人注目的新时代。印刷的大规模机械化以及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催生了“便士报”(tabloid)。它不仅尺寸小,而且价格低廉、内容通俗煽情、排版夸张,风格与严肃大报截然相反,因此也被称为“小报”。它的出现,使报纸从特权贵族走向了平民大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