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青海经济研究》2009,(3):87-87
根据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打造“青藏高原旅游名省”的要求,省发改委研究确定了通过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品位,支持和带动全省旅游发展的城镇建设工作思路,主要将完善重点交通干线及旅游景区重点乡镇环卫设施、加快景区周边县城街道整治和旅游重点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为近几年小城镇建设资金安排重点。  相似文献   

2.
定调2010年经济工作主旋律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诸多重要举措,其中之一是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余凯 《魅力中国》2014,(25):349-349
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是检验一个城市发展水平高低的基础所在,而市政排水管网更是和人民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本文从当前市政排水管网的现状及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探讨如何在新时期提高市政排水管网的效能。  相似文献   

4.
孙洪彬 《魅力中国》2014,(26):330-330
排水系统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本文将从市政给排水衔接的技术问题出发,探讨如何解决目前排水管网中渗漏严重、污染地基及地下设施的问题,提高排水管网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市政排水设施完善与否关乎市民根本利益。当下我国的市政排水设施建设指导理念、治理技术、立法规制、责任追究同西方相比有较大差距。必须注重市政排水设施的安全建设,通过技术创新和完善立法减少排水井盖丢失、井口下陷或沉积、平入式集水口栅栏伤人事件的发生。同时,遵循生态环保的理念,用生物技术和一体化设计,治理排水设施发出的恶臭,真正实现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6.
宋智虎 《发展》2008,(11):22-23
兰州作为甘肃省省会,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置。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解放前夕,兰州的城市建设非常落后,市政基础设施相当简陋,城市建成区面积只有16平方公里,几条用砂石铺设的道路总长不过90.24公里;城市交通以人力车、畜力车为主;没有自来水、排水和排污设施。  相似文献   

7.
赵秀清 《特区经济》2014,(6):180-181
小城镇建设是县域经济的有效载体,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重要引擎。宁城县在以小城镇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主导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产业链条短;城镇空间分布不均衡,城镇职能雷同;城镇经济发展较弱,规模小,聚集能力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资金短缺,城镇管理水平落后;城镇潜在特色资源突出,挖掘和发展不足等问题。因此要充分考虑产业支撑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进行小城镇建设;培育壮大城镇支柱产业;鼓励小城镇联合发展;培育城镇特色;增强城镇集聚能力。  相似文献   

8.
支诗卉 《中国西部》2014,(21):107+109
排水系统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本文将从市政给排水衔接的技术问题出发,探讨如何解决目前排水管网中渗漏严重、污染地基及地下设施的问题,提高排水管网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9):i0023-i0023
近几年,津南区委、区政府加大市政建设投入,为实现市政建设跨跃式发展宏伟目标,津南区市政工程管理所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创优质工程加大市政设施管理力度,提高城镇载体功能,为招商引资,提高人民生活品味,发展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任市政工程管理所书记兼所长的李忠林率全所职工,工作上自我加压,埋头苦干,在2004年的城镇建设中主要完成了区重点的津沽路镇内段道路拓宽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民和县城镇体系规划建设,根据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1、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提高城镇化水平;2、扩大小城镇规模,完善基础配套设施;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4、实施科教兴民战略;5、加强环境治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6、体现城镇特色,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1.
城镇市政设施投资项目后评价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城镇市政设施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落后,导致后评价工作跟不上市政设施建设的步伐的现状,提出建立城镇市政设施投资项目后评价机制的构想,并分别对管理机制、运行程序和反馈机制进行探讨。详细指出城镇市政设施投资项目后评价的组织管理机构、资源需求及其保障措施,提出后评价的运行程序,并建立反馈机制,使后评价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为我国城镇市政设施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交河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也是第一个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的小城镇改革发展重点镇,沧州市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镇。1999年被评为河北省村镇建设先进镇,2001年被评为省级“九五”时期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同时被确定为河北省35个小城镇改革发展重点镇之一。为此,在举国上下欢庆党的十六大胜利闭幕的大喜日子里,我怀着喜悦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桂阳县以实施“城镇带动”战略为龙头,通过各种渠道融资近8亿元,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和在乡镇重点实施“画好一张规划图、建好一座农贸市场、兴建一座自来水厂、一座水冲式公厕、一座垃圾消纳场、硬化一条路”等“六个一工程”,小城镇面貌发生了由量到质的巨大变化。全县已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建制镇为骨于、以乡集镇为基础的,由“公路网、电力网、通讯网和市场网”等构成的具有特色的小城镇网络体系,在融资上取得了“政府一毛不拔,小城镇兴旺发达”的效应。一、盘活资源,以地生财聚资为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筹措难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农村现代化。作为郴州农业大县的桂阳,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义更为重大。但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城镇势必造成城镇用地紧张,因此要不断深化土地改革,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则配置土地资源,实行乡镇工业小区、集贸市场和小城镇“三位一体”的安排部署,有效利用土地。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有效利用土地的基础城镇建设首先要搞好规划。规划是城镇建设的灵魂,它决定着城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9月6日,佳木斯市移动光缆“人住”市政管廊,破解“拉锁路”难题的我国第一条地下管廊有了首位“居民”。长期以来,城市自来水、排水、天然气、强电、弱电、供热等市政管线地下铺设各自为政,今天刚建好的道路,明天被挖开,给市民带来无尽烦恼。2003年8月,我国第一条地下综合市政管廊在佳木斯市林海路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16.
谭静宇 《广西经济》2009,(11):54-54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兴业县把城镇设施改造、功能完善和形象提升作为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聚力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1-3季度,该县完成城镇固定投资32.5亿元,同比增长78.6%。今年,兴业县以实施“中心城镇辐射带动”战略,以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城镇为目标,按照“石南葵阳一体化作为一极,向山心、城隍两翼拓展”的城镇建设格局,重点抓好兴业商业街、华辉凤凰城周边市政配套工程及县城城东、城南、城西等新城区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安定区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区),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对于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夯实转型跨越发展基础,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津南区市政工程管理所主要负责津南区咸水沽、小站、葛沽三镇养管任务,面积9.5平方公里,建成市政设施现有城镇道路99条,总长度76公里,面积92万平方米,人行道长28公里,面积11万平方米,排水管道86公里。本所除完成三镇道路排水设施的养管建工程,还参加市区重点工程项目有射线大沽南路道路改造工程、津港路道路工程、津岐路改造工程、津南区咸水沽镇环线工程、津沽路拓宽改造工程、汉港路道路工程及配套设施工程的施工建设。津南区市政工程管理所,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善于凝聚全所职工的智慧,是一个团结战斗的整体,敢打硬仗,严格管理,决心…  相似文献   

19.
配套费是各地城市为筹集市政公用设施和住宅区公用服务设施的资金而设置的收费项目。可分为“大配套”与“小配套”,大配套是指全市性的道路、公交、给排水、燃气、供热,园林绿化、环卫工程等市政公用设施的配套建设。与其相对应的小配套是指住宅小区内部的公共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20.
农村小城镇发展一直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小城镇、大战略”以来,“小城镇、大战略”一直是指导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就为农村小城镇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