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层建筑过去通常采用伸缩缝来解决砼温度收缩应力对结构带来的变形和裂缝的问题。建筑上常常有许多主楼与群房连为一体的工程,为了减少沉降差在结构中产生的内力,主楼与群房间在施工中采用后浇带,这是因为我国现行《砼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对伸缩缝的设置间距作了明确规定。但这种永久的缝一方面因多设基础、墙、柱和止水构造等而增加房屋造价;另一方面因建筑构造上要做特殊处理给施工造成诸多不便。为了克服永久性伸缩缝带来的缺点,即后浇缝的办法控制变形和裂缝,这种办法还能解决高差及荷载显著不同的整体建筑物沉降不均的问题,经在许多建筑中施工后,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层建筑过去通常采用伸缩缝来解决砼温度收缩应力对结构带来的变形和裂缝问题。建筑上常常有许多主楼与群房连为一体的工程,为了减少沉降差在结构中产生的内力,主楼与群房间在施工中采用后浇带,这是因为我国现行《砼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对伸缩缝的设置间距作了明确规定。但这种永久的缝一方面因多庙基础、墙、柱和止水构造等而增加房屋造价,另一方面因建筑构造上要做特殊处理给施工造成诸多不便。为了克服永久性伸缩缝带来的缺点,即后浇缝的办法控制变形和裂缝,这种办法还能解决高差及荷载显著不同的整体建筑物沉降不均的问题,经在许多建筑中施工后,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建筑物中,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往往需要设置变形缝,然而从建筑的角度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平面布局.通过多高层建筑或其它构筑物的工程实践表明,在总体布置上或构造上采取相应措施来避免设置变形缝,这就要在建筑物后浇带施工,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以避免出现裂缝、渗水等情况.本文主要就建筑物后浇带的功能,原理以及施工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总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及多层建筑正不断的在建造着,在这些建筑中,为防止结构因温度变化和砼收缩而产生裂缝,常隔一定距离由温度收缩分开;在高层部分和低层部分之间,由于沉降不同,往往由沉降缝分开;建筑物各部分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或有错层时,也用防震缝分开。温度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将高层建筑划分为若干个结构独立的部分,成为独立的结构单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形式越来多样,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需要留置后浇带。“后浇带”就是指在现建筑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在工程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性温度、收缩沉降的变形缝。该裂缝根据工程具体条件,保留一定时间,在此期间早期温差及30%以上的收缩已完成,再用比原建筑结构提高一级的混凝土填筑密实后成为连续、整体、无伸缩缝的房屋结构。它是一种砼刚性接缝,适用于不宜设置柔性变形缝以及后期变形趋于稳定的建筑结构,如果工程施工工艺不合理,在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不好,容易出现开裂、渗漏等质量事故,影响房屋结构的安全使用。根据以往积累的施工经验,笔者详细地介绍后浇带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后浇带是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为克服温度变化、差异沉降、收缩变形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施工后浇带分为沉降后浇带、收缩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以及减小混凝土温度应力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高层建筑后浇设计及施工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7.
后浇带是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和结构主体沉降而可能产生的有害伸缩和沉降的一种临时施工缝。在建筑物的总体布置中,过去常常用沉降缝、伸缩缝或防震缝来消除沉降、温度收缩和体型复杂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这常与建筑使用要求和立面效果以及防水发生矛盾,而现在常常采用施工后浇带克服此矛盾,而后浇带的优点是立面效果好,有利于发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等,但由于我们对后浇带的构造理解不够深刻,经常由于施工不当,造成板面裂缝、漏水等。  相似文献   

8.
王金柱 《大陆桥视野》2013,(24):102-102,104
施工后浇缝的处理,应视其种类、功能的不同采取相适应的处理方法,不可忽视。实验证明,施工后浇缝是高层建筑施工中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只要处理正确,其作用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9.
施工缝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无法避免的问题,在日常施工中,由于天气、机械等原因的影响,必须在建筑结构中设置施工缝,如果对施工缝的处理不合理,会对建筑物整体结构、受力及防渗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使结构整体形成薄弱点,给工程带来质量隐患,并导致安全质量事故发生。因此,施工单位必须科学、合理的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缝进行设置,从而保证建筑整体达到质量规范与标准。本文通过引用工程实例探讨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缝的设置处理方法,并对施工缝设置中的注意事项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赵康 《大陆桥视野》2014,(6):119-119,121
施工缝是混凝土结构受力薄弱部位,一旦留设和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性能与安全,因此施工缝不能随意设置,其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严格按规范施工。  相似文献   

11.
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数量越来越多,外形也越来越复杂.受施工环境、施工工艺和建筑材料的影响,高层建筑经常会在某些部位出现裂缝.裂缝现象在施工中不可避免,但是裂缝出现的部位不同对建筑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控制裂缝产生,特别是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本文对高层建筑施工中易出现裂缝的部位进行了总结,并简单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和采取的措施.这些裂缝都是对建筑安全性、耐久性及使用的功能性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容易出现,是施工中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2.
对于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因为土地有限而又昴贵,所以人们只能向空中谋求更多的空间,而高层建筑物具有节省用地、美化城市建筑景观等显著优点,于是高层建筑物迅速崛起。但由于高层建筑往往采用桩基基础,且荷载较大,对高层建筑本身即内部基础和设备的相对位置有很高的精度要求。其施工将给高层建筑本身及周边建筑群体带来复杂的形变影响。所以,为了保障施工和运营的安全必须对高层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的一些基本理论以及具体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3.
由于施工高层建筑及工业建筑的逐渐增多,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面技术飞度发展,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大量积聚,而散发速度很慢,从而产生内外温差,温度降低速度过快以及养护等诸多问题,从而出现各种裂缝。综上所述,人们采取了许多控制该情况发生的许多方法,一般常用的有设置施工缝,在混凝土中添加膨胀剂,还有的有的在混凝土中设置冷却水管等,但是这些方法一般都会造成成本的增加,然而这些使用依据也不尽完善,因此在学术界还有诸多争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建筑高度越来越高,高层建筑底板厚度越来越厚,在工程施工中,底饭由于温度应力极易产生裂缝,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灌注时采取阶梯式的平面和跑道式的灌注方法,可有效地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升温,克服了混凝土中产生的冷缝现象。  相似文献   

15.
在高层和多层建筑中,为防止结构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裂缝,常隔一定距离用温度收缩缝分开;在高层部分和低层部分之间,由于沉降不同往往由沉降缝分开,建筑物各部分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或有错层时,也用防震缝分开。温度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将高层建筑划分为若干个结构的部分,成为独立的结构单元。  相似文献   

16.
在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时,合理设置后浇带、膨胀加强带和施工缝,并采取相应防水施工技术措施.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后浇带、膨胀加强带和施工缝处自防水混凝土施工及防水止漏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施工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7.
大坝混凝土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坝混凝土部分层分块施工,分层浇筑产生的水平施工缝降低抗剪和抗拉强度。采取必要的措施处理好施工缝面,才能确保大坝混凝土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筑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已成为了当今房屋建筑的主流。随着城市建筑规模日益扩大高层建筑的发展也迅速加快。随着城市建筑规模日益扩大,高层建筑的发展也迅速加快。然而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就技术而言,难得相对较大,施工通常比较复杂,对高层建筑的技术研究是专家和学者所热衷的。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复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方面的相关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9.
高层建筑施工中裂缝现象是不可避免,但是裂缝出现的部位不同对建筑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控制裂缝产生,特别是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本文作者对高层建筑施工中易出现裂缝的部位进行了总结,并简单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及安全性,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加强沉降观测技术应用势在必行。由于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周期长、精度要求高,是一项艰难而又细致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在建筑沉降观测施工中,应遵守沉降观测原则,做好准备工作,及时提供准确而可靠的观测成果,以达到沉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本文首先阐述了沉降观测的目的与原则,并通过工程实例探讨了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沉降观测技术,从而确保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