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 区域经济学经历了从"平衡增长"到"不平衡增长"的进化,以索洛、斯旺和威廉姆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不平衡增长是短期的,平衡增长是长期的,在生产要素充分流动的长期中经济将收敛于一个平衡增长路径.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挑战企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企业研究》1998,(12):20-21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管理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带来许多新的挑战。 挑战之一:对于按照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来发展经济的方式提出了挑战 工业经济时代,生产的分配主要按资本、原材料和能源等进行,知识被排除在生产要素之外。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成为长期增长的关键的内生因素,突破了新古典生产函数理论的投资回报率递减的观点。出现了新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 这种理论认为知识应是主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它可以提高投  相似文献   

3.
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空间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均衡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区域经济增长研究在空间均衡层面的理论空白,为理论界探讨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态势提供了理论基础。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均衡的形成机制,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均衡模型等方面,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区域贸易、区域政策、区域差异演化、区域空间布局等。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应在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均衡微观形成机制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要素拥挤问题是企业效率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生产要素拥挤现象是指等产量线出现后弯(backward bending)的转折点连接而成的脊线以外的非经济区域,泛指所有生产要素,包括非流动性资产或非实物生产要素配置不当形成处置能力降低的“拥挤”现象。本文通过等产量曲线和总产量曲线比较,分析了生产要素拥挤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同时采用新古典微观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对其内涵进行研究,首次提出资产闲置是要素拥挤的基本表现形态,资产的专用性是产生拥挤进而形成企业不良资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不仅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更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家们就一直在研究和探讨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以后主要逐步形成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学者们对经济增长的源泉也从劳动、资本扩展到技术、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而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的关注。因此,探究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技术因素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以经济长期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增长因素在经济长期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本世纪40年代前后,哈罗德和多马在几乎同一时间内分别发表了极为相似的长期经济增长模型,因此,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哈罗德-多马模型是经济增长理论出现的标志。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模型是封闭的,仅研究某一国家的经济增长,以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完全竞争经济和外生技术及其收益不变为其理论假设。该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长期看,可称之为惟一的动力。另外,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还假定各个国家有相…  相似文献   

7.
1、特色的发现与挖掘 特色产业选择的理论基础是古典与新古典的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根据古典分工理论,区域应当按照绝对成本优势和比较成本优势进行产业分工,新古典分工理论进一步指出,成本差异(优势)的形成是缘于要素禀赋的区域差异.因此,一个区域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区域丰裕要素的商品时具有成本优势,从而可以以价格优势参与分工贸易.  相似文献   

8.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  杨蔚 《价值工程》2008,27(6):38-40
20世纪60年代初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作为外生变量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并提出了技术进步的测度方法即SR(Solow-Risidual)。在此以后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同样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并进一步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在分析了各种主要的肯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影响作用的增长理论基础上,运用计量方法测度了中国1996年以来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另一种可供选择的价值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借鉴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和斯拉法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个既不同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又有别于新古典边际生产力价值论和斯拉法价值论的新的价值理论,即广义价值论。该理论认为,分工交换产生于人们对比较利益的追求,均衡的交换比例即广义价值是根据比较利益率相等的原则确定的,比较生产力与广义价值量成正比,非劳动生产要素同样参与价值决定,而劳动价值论则是广义价值论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关于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在竞争均衡的条件下,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需求变化和部门间的资源流动被认为是相对不重要的,因为所有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都能带来同样的边际收益。第二种更为广泛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受生产结构转变的影响,生产结构的变化应适应需求的变化,应能更有效地对技术加以利用。在预见力不足和要素流动有限制的既  相似文献   

11.
《企业经济》2016,(12):101-108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利用协整模型对河南省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短期来看,内生增长模型支持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负向关系。而新古典增长模型则支持人均收入的增长促进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率的增长,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率的增长会抑制人均收入的增长。长期来看,内生增长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都支持河南省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负向关系。该结论符合贝克尔的观点,即随着收入的增长,家庭往往更加看重孩子的质量而非数量。  相似文献   

12.
郑瑜  孙丽辉 《企业研究》2007,(10):68-71
经济开放对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古典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和新古典的要素禀赋贸易理论都认为,对于市场制度成熟的工业化国家来说,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可以提高一国的社会福利。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增长理论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3.
一、理论生产函数和经验生产函数生产函数,作为经济学家用以分析、研究多种重要经济问题的有效工具,自从它首次于1928年在柯布——道格拉斯的著名论文中问世以来,经历了60多年的研究而至今不衰原因何在?(1)它确能用于研究多种重要经济问题。如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生产要素的效率分析,经济增长预测,测算科技进步的宏观经济效益等;(2)作为研究工具的生产函数存在着不断完善的需要和余地。在西方新古典生产理论中,生产函数作为描  相似文献   

14.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  单良 《价值工程》2006,25(5):18-22
经济增长理论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则是直接从凯恩斯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增长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从哈罗德和多马的研究开始,到新古典增长理论,再到新经济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就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郭春丽 《经济界》2005,(3):59-62
一、公司经营目标与企业理论演进密切相关在讨论公司经营目标之前,必须搞清楚公司是什么。公司是实现了股权多元化的企业。新古典经济学没有专门的企业理论,其中的厂商理论将企业看作一个生产函数,企业的目标函数是利润最大化,资本和劳动只不过是生产要素,它们各自的报酬取决于对生产的贡献。均衡情况下,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利润(利息)率等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由此可知,主流经济学将企业视为纯粹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关注的仅仅是投入产出的效率而不管企业内部组织如何。这种把企业视为“黑箱”的处理方法遭到了新制度经济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开放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本文首先阐述新古典理论开放模型的困境,进而说明了内生增长理论中,熊彼特理论在时间和逻辑上对AK理论的继承性;比较分析了两者在跨国增长差异、跨国技术扩散等问题上认识的异同。前者一般支持国际间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趋异的观点。但后者则在一个统一的多国模型中提出了"俱乐部趋同"的概念;通用技术的出现,可能导致不同的国家集团之间出现起飞、停滞、衰退等增长模式的分化。而且一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位置是重要的;制度变化、开放政策,对于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对一般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投资敏感度,讨论各生产要素资源的均衡投入量及投资准则,并测定要素价格变动时的投资收益。 一、投资模型 针对詹姆斯·托宾的q理论在实证分析中遇到的问题,可对该理论中有关资本和技术的内容进行三点调整:不同时间购置的资本异质;资本设置前后,生产要素替代弹性不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非均衡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主要介绍区域经济的增长理论和增长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简要评论.遵循发展规律,中国区域经济的路径选择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当代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经济学家试图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总结经济稳定增长的特征,预测未来经济的长期趋势。哈罗德在1939年发表的《论动态理论》一文中,试图把凯恩斯采用的短期、静态均衡分析方法提出的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或就业理论长期化和动态化。5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则把凯恩斯以前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理论、生产函数理论引进经济增长中来,代表人物有索洛(R.Solow)、斯旺(T.Swan)等人。新剑桥学派则以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为依据,把收入分配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结合起来,并把它们同宏观经济的稳定条件联系在一起。80年代中后期,以罗默(P.Romer)的《收益递增和长期增长》和卢卡斯(R.Lucas)的《论经济发展机制》的论文为标志,经济增长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周薇  周雷 《价值工程》2009,28(8):143-147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是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化。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反映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全貌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基于VAR系统的多重协整检验等计量方法和统计技术,可得到四组八个协整方程。实证结果表明:山东金融机构规模,股票市场发展,经济金融化综合水平与经济增长和投资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为正相关;但金融机构低效率却影响了经济增长。对这一实证结果的经济解释,能够为山东进一步深化区域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