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电力动向     
中国电力论坛广东分论坛成功举办中国电力论坛广东分论坛于2004年7月21~22日在广州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广东省电力行业协会承办。论坛主题是提高电力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电力能源可持续发展。论坛内容涉及到:节能与电力和持续发展重要性、必要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和途径;对节能与电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等。论坛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南方电网公司总经理王野平,国家电监会南方局局长杨昆,国家电网公司顾问周小谦,电力资深专家吴敬儒,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叶荣泗,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吴…  相似文献   

2.
《电力技术经济》2002,(6):68-68
2002年8月29日,国电动力经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动力经济论坛,国家经贸委电力司司长史玉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丁宁宁,国家电力公司顾问周小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周孝信,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刘宏,副理事长叶荣泗,国家电力公司总经济师陈飞虎,以及国家开发银行、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能源项目部、国家电力公司本部职能部门、国电  相似文献   

3.
声音     
正"推动能源革命及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是新形势下中国政府的重要战略决策。"在"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气候变迁与能源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海峡两岸气候变迁与能源可持续发展论坛大陆方面理事会理事长谢克昌认为,要加快能源技术研发创新,为能源技  相似文献   

4.
正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革命性进步是能源转型的基本保证。6月17~18日,以"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绿色引领产业转型"为主题的中国炼油技术高端论坛在京举行。来自石油石化企业、研究院所、高校的院士、专家200余人参加论坛。与会专家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石油化工企业应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简一讯     
综合性能源专著《中国电力与能源》在京首发4月10日,《中国电力与能源》图书首发式暨专家座谈会在京举行。该书是由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撰写的一部综合性能源专著。书中提出,树立大能源观,坚持以电力为中心,实施“一特四大”战略(特高压电网、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促进电力工业科学发展,进而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战略转型,是一条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通途。  相似文献   

6.
本部动态     
<正>刘振亚理事长出席中国能源战略与"十二五"能源发展论坛6月19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国家能源局、中国工程院支持的中国能源战略与"十二五"能源发展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下设电力、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节能环保与新能源四个分论坛。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副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柴  相似文献   

7.
《中国机电工业》2011,(8):126-126
为加快转变电力发展方式,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的“2011中国清洁电力论坛”于6月2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600余名来自电力企业、国内外政府、驻华使馆、  相似文献   

8.
能源是现代文明的动力,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文明的积累和提升,人类社会的进步,无不以能源的利用为基础。在第八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期间举办的“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院士论坛”上。本刊特约记者赵晏彪(以下简称“赵”)就目前我国的能源形势和面临的困境、27世纪我们应有怎样的能源观,以及如何科学地使用、配置和管理能源来有效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能源与环境瓶颈等问题采访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潘德润(以下简称“潘”)、中国科学院技术委员会主任徐建中(以下简称“徐”)院士两位专家。  相似文献   

9.
简讯     
第二届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举行10月21日,由中电联、贸促会电力委员会等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南宁开幕。本届论坛吸引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电力行业管理人员、业界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参加。  相似文献   

10.
应有效调整中国电力结构"中国现在的电力结构还是不太合理,火电的比例过大,非常不利于节能减排。"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一直非常关心我国的电力发展。在4月19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电力发展和技术创新院士论坛上,他表达了对电力生产现状的担忧。  相似文献   

11.
6月19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国家能源局、中国工程院支持的"中国能源战略与"十二五"能源发展论坛"在京召开,在同期举办的电力分论坛上,来自电力行业、企业以及长期关心并致力于研究电力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当前电力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新形势、"十二五"电力发展重点和战略等问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11月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发起主办,全国人大财经委、全国政协环资委、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环境资源监管机构等指导支持,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中国经济技术研究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2007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节能、减排、和谐发展”为主题,来自能源领域的官员和专家、企业和媒体济济一堂,分析节能环保形势、解读政策法规、研讨可持续发燕尾服。论坛组委会发布了“中国能源企业绿色评价体系”,倡仪提出了“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宣言”。本刊记者全程跟踪论坛,听取了应邀嘉宾的演讲,采访了部分官员、专家的看法,现整理撷取其中部分内容,也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3.
本部动态     
刘振亚理事长出席中国能源战略与"十二五"能源发展论坛 6月19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国家能源局、中国工程院支持的中国能源战略与"十二五"能源发展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下设电力、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节能环保与新能源四个分论坛。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副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柴松岳在论坛上致辞,困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发表了演讲,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机构、主要能源企业、科研学术机构以及媒体代表约300人出席了此次论坛。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正"能源科技正在蓬勃发展,新概念、新技术和新用能方式将会重塑能源。"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杜祥琬在5月28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长远能源安全观应基于新能源科技和产业的振兴,占领未来能源新科技的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15.
9月16日,2014年中国-东盟电力合作发展论坛在南宁举行开幕式,论坛以"发展清洁能源建设智慧家园"为主题,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核电、清洁能源和智能电力的交流与合作为主要内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等单位领导出席,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陈刚在论坛上致辞,南方电网公司计划部主任徐达明和国际部主任庞骁刚参加论坛。  相似文献   

16.
深秋的津城秋色纷呈,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及相关电力企业联合举办的“2009中国电力论坛(China Power 2009)暨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发电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于2009年11月3日在天津滨海新区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论坛以“清洁能源绿色电力”为主题,分为一个主论坛和七个分译搀痴贪分论坛为:  相似文献   

17.
2009年5月21日-22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能源战略转型与绿色革命”电力论坛,在素有“中国电谷”之称的河北保定市成功举办。国家科技部、国家能源局、保定市政府领导出席论坛,各大电力企业和相关新能源企业的代表20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能源安全将是以电力为主的全方位能源安全,中国应不失时机地引领构建以电力为基础的综合能源安全体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在院士论坛上的主旨发言中,谈到了这样的观点,引起广泛关注。八大主因改变我国能源发展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9.
2001年4月15日, 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21 世纪煤炭高层论坛”,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陈锦华出席,论坛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会长黄毅诚主持。出席论坛的还有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森浩、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朱训,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林宗棠,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史大祯、国家环境总局副局长汪纪戎,山西省副省长王显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怡、陈其洲,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铁锤,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会长谭竹洲,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陆燕荪,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慧炯,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承康,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旭常,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洪德,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唐,国家计委西部开发办公室经济社会组组长李洪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姚玉芳等。4 位两院院士及能源界专家纵论21世纪中国能源工业特别是煤炭工业的发展战略,专家们的结论是: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从资源上讲是可靠的能源,从经济上讲是廉价的能源,从环境上讲是可以洁净利用的能源,煤炭对我国是不可或缺的,煤炭工业不是夕阳工业,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20.
由中电联主办的“中国电力论坛”于8月10日~1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为使更多的电力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了解本次论坛,本刊《特别报道》栏目将分两期刊发有关领导、专家、企业家在论坛上的演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