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博弈论纵横谈——非对称信息下的网络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芳 《北方经贸》2002,(8):23-25
信息时代 ,网络经济日益成为热门的经济学研究领域。文章分析了网络经济中信息非对称的现象 ,描述了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的结果 ,直接显示的机制的均衡结果与原机制的均衡配置相符合 ,得出政策不只是处在附属的地位 ,政府完全可以运用积极的贸易政策影响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
信息不对称下的融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仁安  王凯 《商业研究》2006,(6):101-104
企业的发展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而融资则是众多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银行贷款是我国企业融资首选,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这个过程难以顺利进行。分析在银行拥有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对合并均衡、分开均衡以及混合策略均衡的探讨,得出其均衡策略,并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开放经济下内外部均衡的涵义、性质作出正确的诠释和理解,并试图通过“神秘四角”间的关系来描述内外部均衡之间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期望能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非均衡环境下回归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张所地  侯爵  白原平 《中国市场》2009,(27):67-69,75
风险投资项目顺利交易的前提是买卖双方拥有充分的共同信息,但在风险投资交易市场中风险项目的拥有者有项目好坏的信息,而这种信息对于投资者是无法获得的或者获得这种信息的成本很高。本文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相关理论,对风险投资项目的融资过程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风险投资项目交易市场的均衡条件,并提出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促成完全成功市场形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常志芳 《北方经贸》2014,(6):169-169
随着信息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水平也随之不断的提升,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状态一直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在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人民储蓄与投资不均衡、收入与消费不均衡、经济进口与出口发展不平衡等等。银行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状况,可以通过银行自身的转型经营来改善这种现象,银行可以拓展业务面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变,提高自身的经济运行的稳定程度等。  相似文献   

6.
谈城乡教育均衡和谐发展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鸿 《商业时代》2007,(18):6-7
城乡基础教育差距的拉大,扩大了教育的不公平,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这种现象,既有制度原因,也有经济和观念因素。本文通过解析目前城乡基础教育不均衡的现状,对如何缩小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和谐发展进行了有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经济学基本假设前提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经济人”拥有完全信息的假设。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经济行为主体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仅不具备完全信息,而且发现信息的能力也十分有限。因此,在研究信息不对称问题时,有必要研究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心理行为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中获得相对独立存在的合理性。发展经济学必须建立在严格的微观理论基础之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必须以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为其微观基础。本文试图阐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分析空间是一个均衡分析空间,它或许适合于研究处于均衡或近均衡状态的经济体,但不足以分析远离均衡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可以看作是一般的“经济生理学”.而发展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应该是“欠发达经济病理学”。  相似文献   

9.
一般均衡分析在自由贸易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建设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成员国产业结构相似,生产技术水平相当,国际分工不显著.这样的自由贸易区对区内贸易量的推动作用有其特殊性.文章尝试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论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给其成员带来“双优势贸易效应”,从而为我国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拓展地区市场,实现“多赢”的地区合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信贷在现代经济中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借款者与贷款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存在着逆向选择效应和道德风险效应,引发了我国商业银行高风险、低收益的问题,至使信贷双方的信贷交易不能顺利进行,整个国民经济也会因缺少信贷资金支持而停滞不前甚至滑坡,尤其是对像我们这样处在经济转轨时期的国家,如果发生严重的信贷不流畅的问题将会大大地减缓经济的流通速度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另外,在信贷的问题上,有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就是,越是需要借贷的中小企业,越难得到银行的贷款;越是经济势力雄厚的大型企业,越容易得到银行的贷款。我们下面通过构建不完全信息的博弈模型来解释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本文的头两部分通过构建两个简单的模型来简要说明一下信贷市场上几种基本的博弈及其结果,在最后一部分利用信号传递博弈来分析信贷市场的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  相似文献   

11.
使用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 ,分析了创新企业中创新者与非创新者的剩余效益分配的方式与两者努力程度的关系 ,给出了完全信息情况下静态的Nash均衡解和动态的子博弈精炼Nash均衡解。并从企业收益的角度 ,证明了动态情况下的企业收益大于静态时的收益 ;并给出了在满足一定条件下 ,创新者先行动会使企业收益优于非创新者先行动时企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We experimentally study three aspects of $2\times 2$ one-shot games with collaboratively dominant strategies: if subjects play according to the mixed Nash equilibrium; if the collaborative equilibrium has a focal point property; and if the burning money mechanism stimulates a collaborative behavior. First, our results show that players do not seem to play according to the mixed Nash equilibrium and that the collaborative equilibrium does not seem to have focal point properties. In fact, the subjects seem to prefer less risky strategies when compared to efficient ones. Our results also show that a burning money mechanism only helps players to collaborate when it transforms a collaborative profile of strategies into a collaborative equilibrium. This fact is justified because other burning money mechanisms will only help collaboration if the subjects were playing according to de mixed Nash equilibrium. Furthermore, even when burning money mechanisms improved the collaboration rate, such rate’s increase was smaller than the expected by the mixed Nash equilibrium.  相似文献   

13.
We study a multiplayer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game, where agents interact through their joint price impact on an asset that they trade to exploit a common trading signal. In this context, we prove that a closed-loop Nash equilibrium exists if the price impact parameter is small enough. Compared to the corresponding open-loop Nash equilibrium, both the agents' optimal trading rates and their performance move towards the central-planner solution, in that excessive trading due to lack of coordination is reduced. However, the size of this effect is modest for plausible parameter values.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多主用户和多次级用户共存网络的频谱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斯塔科尔伯格(Stackelberg)博弈的动态频谱接入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三阶段Stackelberg博弈模拟主用户频谱竞价,博弈过程中次级用户以最大化传输速率为目的接入主用户频谱,同时设计了一种迭代过程来求解纳什均衡。实验计算与结果分析证明了纳什均衡唯一存在性的充要条件,并说明了迭代过程的收敛性以及主用户最佳效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实战背景下雷达目标先验信息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基于先验信息设计的波形不能满足参数估计的需要。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博弈条件下的雷达波形设计方法。考虑到雷达与干扰机在电子对抗中的非同时性,采用Stackelberg博弈框架进行建模。该方法以优化雷达能量谱分布为策略,采用最大互信息准则建立效用函数。博弈过程中,雷达与干扰机各自根据对手策略优化发射波形,经过多次迭代,双方达到纳什均衡。仿真实验对比了均衡策略与maxmin策略与随机策略,证实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陶娟  孙本芝 《江苏商论》2013,(6):35-37,65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是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反倾销的重点国家,这引起了我国学者对于倾销与反倾销的广泛研究。本文从自利行为角度对国企出口遭遇反倾销进行探讨。通过模型建构,得出结论: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这使得进口方更容易错误地认为出口方有倾销行为。  相似文献   

17.
转移价格的供应链激励机制与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荣 《商业研究》2006,(6):62-64
考虑一个由制造商与分销商组成的供应链,制造商通过广告投入拉动产品销售,分销商通过促销活动推动产品销售。如果用一个制造商和两个分销商构成的供应链模型,来研究供应链中的博弈关系、激励机制和道德风险问题。只有给出两分销商的Nash均衡结果以及制造商与两分销商间的Nash均衡结果,才能解决供应链中的激励机制的设计。然后通过支付函数的全微分,来揭示供应链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从而证明供应链内部存在囚徒困境现象。  相似文献   

18.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实现股份全流通和股权分散化,内部人控制问题得到强化,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发生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从分析管理者效用函数出发寻求其最优努力的内解,通过股东建立的股权激励机制来约束最优努力解,寻求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解,分析结果显示,企业价值最大化由管理层努力产出弹性和努力成本弹性决定,并受企业的资源配置、赢利能力的约束。  相似文献   

19.
Individual strategies in a market entry gam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uantitatively trained Ph.D.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ree replications of a 20-trial market entry game in which each agent has two pure strategies—to enter the market or stay out of the market—and the individual payoff depends on the size of the set of active agents entering the market. With experience, subjects adhered more strictly to pure strategies, which although markedly different from one to the other combined to form distributions supporting a Nash equilibrium solution to the game.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东亚货币合作和汇率协调的理论模型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后获得较快的发展.其中早期的理论模型多是局部均衡分析,或者是应用博弈论建立的理论模型。通过建立三个国家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我们可以看到东亚各经济体对美元或者日元的单一钉住不如钉住一篮子货币。在东亚汇率合作中,钉住以贸易为权重的货币篮子是一种纳什均衡,它可以缓冲美元与日元汇率变动对各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