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延边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吉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要求,明确空间布局与主体功能定位,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延边经济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明确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主要任务,积极推进延边主体功能区建设,对延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2010年年底,国务院颁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国性的空间开发规划,即《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年年初,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门对未来5年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任务作了具体部署,标志着主体功能区已从规划编制进入到实施时期。主体功能区规划付诸实施,是使我国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的一项带有根  相似文献   

3.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党的十七大根据我国资源、环境和发展潜力等具体实际而提出的。云南在维护边疆安宁、增进民族团结、保护生态环境、禁毒防艾等方面承担重要职责,大部分区域被规划为禁限开发区,促进科学发展亟待破题。财政政策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以主体功能区建设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影响和挑战进行分析,从财政体制、政策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0年年末,我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我国未来五年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任务进行了全面战略部署。主体功能区规划已成为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正确把握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五大关系,有助于创新区域调控理念和调控方式.调整国土空间开发思路和开发模式,形成科学的国土空间开发秩序。  相似文献   

5.
关于主体功能区规划政策需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进一步细化,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而主体功能区政策,既是实现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实现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关键所在.因此,深入研究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区域政策的现实需求,系统科学地设计好主体功能区相关政策,对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睿 《价值工程》2012,31(7):107-108
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这一重大的决策。不仅考虑了空间的秩序开发、空间的结构优化,更能够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于是主体功能区规划需要正确评估区域发展潜力,其中地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一重要基础,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引导、调控主体功能区发展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关于市县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任务.市县功能区规划是国家、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落实,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重要载体,是未来市县国土开发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协调各类空间规划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强的基础性、综合性和约束性.  相似文献   

8.
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冷思考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自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以来,有关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稳步推进。然而,对于主体功能区涉及的一些理论和政策问题,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并不多,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探讨。这里,着重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宁波市发改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有关要求,结合宁波发展和改革的工作实际,推进"阳光发改"系统建设,促进了行政职权的规范运行、公开透明和廉洁高效。一、"阳光发改"建设的实践过程(一)梳理行政职权目录。对全委行使的行政职权进行全面排摸对宁波市"阳光发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并对工作取得的成就进行归纳概括,最后从转变观念、多措并举、加大力度、完善制度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阳光发改"工作建设,促进行政职权规范运行的对策建议,对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识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及其内涵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来调整完善分类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主体功能区划是一项开拓性工作,国际上没有现成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照搬,也不同于国内已有的各种区划和规划。开展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制定工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效应与实施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创新构想.目前,正进入逐步细化、实践操作的阶段.主体功能区建设在我国是一种全新的探索,许多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实践推进中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不仅在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按照国家部署,我国将在2007年底完成国家级主体功能区规划,2008年底完成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其中,一是东北地区由于其土地类型的复杂性,将在国家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二是《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相似文献   

13.
促进规划工作法制化,对加强规划管理,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规划体系,解决规划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发展规划在引导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意义十分重大。一、加快规划法制化的迫切需要(一)制定规划法律是理顺各类规划关系的需要1.主体功能区规划尚无法律定位。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的要求,2010年底,《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已经出台,  相似文献   

14.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在分析国家层面河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提出阻碍河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是人口聚集有难度、生态补偿不到位、区域利益有冲突等一系列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省级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编制好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地确定省内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并按照功能定位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明确省内各区域发展方向,规范空间开发秩序,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立限制开发的水土流失防治区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形势严峻,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建国以来,虽然成立了专门的水土保持机构,组织编制和实施了全国和重点区域的水土保持规划,建设了一大批水土保持工程,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退牧还草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但水土流失在局部地区仍非常突出.我国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过程中,在限制开发的水土流失防治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建立保障水土流失治理成效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开发和布局的基本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也是全局性、战略性的规划,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一项协调区域发展和统筹谋划区域未来发展的工作,需要正确评估区域发展潜力和定位区域主体功能与发展方向。若要正确评估区域发展潜力和定位区域主体功能与发展方向,不仅要认真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现有开发密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我国很多城市进行物流节点规划时采用功能区式布局模式的问题,从物流运作主体的多元化和业务功能的完整性出发,提出依托铁路建设的城市物流节点应该避免一贯采用的功能区式布局模式,而宜采用混合式布局模式。围绕铁路货运、延伸和配套功能服务的部分适宜采取功能区式的布局模式,而围绕物流基本功能服务的部分较宜采用地块式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我国很多城市进行物流节点规划时采用功能区式布局模式的问题,从物流运作主体的多元化和业务功能的完整性出发,提出依托铁路建设的城市物流节点应该避免一贯采用的功能区式布局模式,而宜采用混合式布局模式.围绕铁路货运、延伸和配套功能服务的部分适宜采取功能区式的布局模式,而围绕物流基本功能服务的部分较宜采用地块式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20.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区域利益是客观存在的,良好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有利于区域利益的协调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顺利推进。河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中面临着区域主体不成熟、地方政府理性的有限性、区域主体参与性不强和区际间区域利益关系尚未理顺等问题,需要着力构建一个包括协调目标、协调内容、协调主体、协调程序、协调手段及实现途径等在内的完善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并通过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推进区域治理主体多元化、构建区别对待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与区域利益补偿机制等途径实现区域利益的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