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但当前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实证研究缺乏对其内涵的准确认识。在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内涵界定的基础上,以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相关理论为指导,分析山东省区域经济结构特征,构建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测度、"中心—外围"均衡性测度、区域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得出以下结论:(1)30年来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分异呈"均衡→非均衡→均衡"趋势;(2)地市中心城区增长极作用明显,以"集聚型"、"均衡型"地市为主;(3)区域经济板块日渐合理化和高度化。从区位与交通条件、要素禀赋、全球化、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等4个视角解析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特征机理。研究对于促进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非正规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仍然缺乏以城市或区域为尺度、以空间统计为方法的非正规经济空间结构研究。流动商贩是非正规经济的重要部门,结合地统计方法(Geo-Statistics)和空间结构模型,研究北京市朝阳区流动商贩区内分布。研究发现:区域内流动商贩分布呈现出显著的集聚分布,并在区内具有多个中心地。其与人口的中心地相互耦合,反映出居民需求在形塑流动商贩集聚格局中的重要影响,以及非正规经济的依附性特点。而流动商贩与正规商业的中心地在本区域并不吻合,两者并没有发生明显的集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京的城市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3.
产业空间分异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产业集聚和扩散,城市群空间结构及职能分工都与产业集聚、扩散存在联系。国内外学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4.
多城市空间组合体是21世纪最为重要的区域经济现象和经济力量,包括城市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区域与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分支的区域科学,对多城市组合体的界定、成长和空间结构演化等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在区位差异、城市功能互补以及各学科理论整合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由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出版的《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1-5卷)对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及其演进趋向进行了评述,内容涵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关系、空间分析、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区域和城市发展与政策等。研究发现,国外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对象逐渐重叠,且研究边界渐趋融合。空间分析成为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重点在于揭示空间经济活动集聚的本质。考虑到空间要素的复杂性,空间分析不仅局限于地理空间,向社会空间延伸也成为新的方向。实证研究成为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的重要导向。这些都对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叶青清  张德偲  曹隽隽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5):中插24-中插28
经典引力模型难以刻画城市间的引力动态关系,高速公路流量大数据支撑将为城市经济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引入高速公路起止点(OD)流量数据改进经典引力模型,并结合修正引力图谱可视化手段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究湖北省县市尺度相互引力强度及空间关联结构.研究表明:(1)湖北省县市间联系强度地域分异明显,整体呈现明显的降次等级结构,武汉核心城市单极化发展,区域辐射作用较强,襄阳和宜昌副中心城市辐射作用不强.(2)湖北城市空间自相关呈现东高西低,中部均衡格局.高速公路交通流量与经济质量指数空间自相关的高—高集聚具有空间重叠现象,且省内大部分区域未出现明显的轴线或面域高—高集聚.(3)湖北高速公路建设促进了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均衡,但核心城市的"虹吸效应"仍旧突出,区域城市空间关联结构呈现以武汉市为中心的单核心空间结构特征,沿长江和汉江轴线发育模式不成熟.  相似文献   

7.
叶青清  张德偲  曹隽隽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5):中插24-中插28
经典引力模型难以刻画城市间的引力动态关系,高速公路流量大数据支撑将为城市经济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引入高速公路起止点(OD)流量数据改进经典引力模型,并结合修正引力图谱可视化手段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究湖北省县市尺度相互引力强度及空间关联结构.研究表明:(1)湖北省县市间联系强度地域分异明显,整体呈现明显的降次等级结构,武汉核心城市单极化发展,区域辐射作用较强,襄阳和宜昌副中心城市辐射作用不强.(2)湖北城市空间自相关呈现东高西低,中部均衡格局.高速公路交通流量与经济质量指数空间自相关的高—高集聚具有空间重叠现象,且省内大部分区域未出现明显的轴线或面域高—高集聚.(3)湖北高速公路建设促进了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均衡,但核心城市的"虹吸效应"仍旧突出,区域城市空间关联结构呈现以武汉市为中心的单核心空间结构特征,沿长江和汉江轴线发育模式不成熟.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12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ArcGIs空间叠加分析、泰尔指数、变差系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湖北省2000-2010年土地经济密度总体空间分布差异及演变特征,并探寻其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湖北省各地级市土地经济密度呈现不断上涨趋势,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的集聚性,地区间差异也较明显,随着时间的发展差距正逐渐缩小。(2)湖北省各地级市土地经济密度呈现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特性,表现为土地经济密度较低的市趋向于同土地经济密度较低的市相邻,出现鄂西北与鄂东南的二元空间结构。(3)劳动力投入强度、建成区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和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对湖北省土地经济密度产生负效应。空间自相关分析能较好地解释区域差异,对湖北省土地经济密度时空分异的研究,能够为其合理利用土地、实现区域平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12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Arc GIS空间叠加分析、泰尔指数、变差系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湖北省2000-2010年土地经济密度总体空间分布差异及演变特征,并探寻其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湖北省各地级市土地经济密度呈现不断上涨趋势,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的集聚性,地区间差异也较明显,随着时间的发展差距正逐渐缩小。(2)湖北省各地级市土地经济密度呈现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特性,表现为土地经济密度较低的市趋向于同土地经济密度较低的市相邻,出现鄂西北与鄂东南的二元空间结构。(3)劳动力投入强度、建成区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和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对湖北省土地经济密度产生负效应。空间自相关分析能较好地解释区域差异,对湖北省土地经济密度时空分异的研究,能够为其合理利用土地、实现区域平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林柯  杨阔 《企业活力》2014,(3):28-3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经历了持续的显著变化,然而关于其内在演化机理的系统性研究尚比较缺乏。结合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历程,在省际视角下,提出并阐释了"历史因素作用机制、制度因素作用机制、产业集聚和区位选择机制、产业空间转移机制"的分析框架,为较为系统地研究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机理提供一定指向。  相似文献   

11.
空间经济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生产资料在地理空间的配置与生产过程。广义空间经济学是关于空间维度研究的一个系统整合过程,其研究领域覆盖了狭义空间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贸易理论以及城市经济学等学科。广义空间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广泛、复杂,既包括微观个体行为也包括宏观层面的经济增长与政策分析,关注的是更加一般抽象化的空间因素,既包括有形的又包括无形的,并且是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综合研究空间结构的动态发展。在空间经济学研究过程中,应当以广义空间经济学为基本的研究背景,抓住研究重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大都市郊区为研究视角,以独特的地理单元和生态经济载体山区沟域为研究单元,采用空间自相关、空间权重函数和综合指数等方法,遵循"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空间分异格局—关联性划分—增长极识别—空间组织形式分析"的研究逻辑,分析北京山区的生态经济发展空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评价108条沟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北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生态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部分地区呈"极核"状空间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类型可分为9种,从中甄别出作为增长极的沟域,在此基础上把沟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形式总结为6种类型。通过研究以期能对理解大都市郊区生态经济空间优化路径与转型过程及特征提供有益启发和思考,在区域或微观层面反馈并促进大都市空间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3.
产业转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格局的重要因素,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伴随着制造业空间结构的变化。研究消费品制造业区域转移的特征有利于分析产业特性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消费品制造业空间转移总体上呈现先向沿海地区集聚后向内陆地区扩散的特征,并遵循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的变化趋势。分行业来看,劳动密集程度高、集聚程度高的行业,其空间转移发生得也较早。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的多中心空间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空间集聚和扩散效应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已经成为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希望通过一些相关的文献综述,为该领域研究的推进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酒店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运用GIS技术,以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探讨城市酒店空间分布规律。指出:酒店的空间分布与城市商业布局密切相关,多位于城市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区,集聚于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集聚于交通干道和次干道附近;基本符合土地总体价格的阶梯分布,与城市发展规划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城市空间结构均衡理论及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洪 《城市问题》2004,(5):66-68
论述了西方城市空间结构均衡的静态模型及其经济学涵义,并通过我国城市地价和地租空间变化的实证研究成果,探讨了该理论应用于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城市空间结构,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形式。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诸如地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经济学等都对城市空间结构有所研究。各学科研究的角度不同,故难以形成统一的概念表述。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国内众多学者认同把城市空间结构划分为城市外部空间结构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文章基于区域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角度出发,对国内外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综述,探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并对其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8.
金融集聚属于产业集聚的一种,作为一种特殊产业空间结构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向。以长三角城市群2010—2020年银行业、保险业及证券业的经济发展现状,探究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交互影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从而测度出长三角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最终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首都圈区域空间就业分布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分区县18个行业的就业人口数据,以局部空间自相关G系数为衡量标准,对首都圈120个地理单元的就业热点即集聚中心进行判定,分析首都圈的区域空间结构。运用SOFM神经网络聚类对区域内分区县的行业门类进行聚类,探讨首都圈内部各城市职能分工以及首都圈经济结构及空间组合特征。研究表明:首都圈呈现"‘一主一次’双核、一廊、七中心"的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北京和天津在区域内具有综合性服务职能,河北七地市的中心城区职能各有侧重,但都具有地区性中心的职能。  相似文献   

20.
空间因素普遍存在于经济增长的过程之中,其实质是就对“在哪儿生产”这一关键问题的刻画。经济学家对空间因素的关注贯穿于整个经济理论发展史中,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系统梳理了空间变量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的演变,并基于此指出空间变量演化对区域经济学的定量模型、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城市化等多方面理论研究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