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燕珍 《人力资源》2007,(1S):72-73
诚如前文中杨教授所言.个人在组织中。就应该具有忠于组织的“组织人格”——那么企业呢?它是否应向更高级的“组织”——社会负有责任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胡津浦 《人力资源》2004,(10):28-29
无论人才市场上的选材,还是企业内部的竞聘,我们通常看到的是一大堆“背景材料”——经验、学历、专业、职称、资格证书,越是与岗位有共性的人就越有优势。这也难怪,谁能放心一个外行做事呢?那些“老外”们往往在职位的竞争中首先落败在纸面案头,连进入初赛的机会都不会有。  相似文献   

3.
刘大卫 《人力资源》2006,(13):24-25
人才流失,企业心口永远的痛。怎么办?不妨考虑设置“恶性留才、刚性留才、柔性留才”——每家企业都在为人才伤脑筋:缺少人才的为招不到满意的人才而发愁;拥有人才的为防止人才流失而绞尽脑汁——人才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的“心病”,而且“病情”正在恶化。  相似文献   

4.
江苏油田试采二厂在一线生产工人中间开展节约“一滴油、一滴水、一度电、一副手套、一团棉纱”的活动,提高了一线生产工人节约成本的意识,使成本得以降低。同时,该厂在各单位之间进行内部核算、模拟经营,基层单位也按成本项目的构成进行指标分解,进班组,到人头,成本降低的效果也很明显。但是,几年来,这家企业生产成本的状况如何呢?实际情况是吨油成本节节上升,职工不理解、企业领导也很困惑。是不是在抓成本的问题上他们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呢?在企业中,一个影响企业成本的关键因素尚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这就是由于企业管理制度的…  相似文献   

5.
药物,无疑是人类在这场抗击“非典”疫魔战争中最强有力的武器。但是,我们的”兵工厂”——制药企业,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疫情呢?  相似文献   

6.
洪江波 《人力资源》2006,(15):46-48
时下,一种全新的个人简历——视频简历频频出现在招聘市场上。这种全新的视频简历有哪些特点?能否广泛地被企业认同?能否“一鼓作气”地取代传统的纸质简历?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企业究竟应当担任一个怎样的角色,才是合适的呢?在过去的岁月里,一家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本身就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社区,且由企业承担了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社会功能,“企业办社会”成为企业的一大沉重的负担,当“企业办社会”的成本被追加到产品和服务成本中时,企业的竞争力就被拉下来了。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在剥离了“办社会”的职能之后,为什么又提出“企业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责任”这个课题?这样做会不会重新背上企业刚刚卸下的负担?换句话说,企业有没有必要承担这样的责任?如果有必…  相似文献   

8.
促进大脑"联网"提高组织智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什么是组织智商? 为什么由多个智商在120以上的个体组成的团队的智商只有60?企业成功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句古语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不要说“知彼”,有多少企业做到了“知己”呢?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用他们发明的“六查六整顿”的管理方法充分检查自己,充分整顿自己。仅仅因为他们做到了“知己”,便使企业从亏损大户一跃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化企业的盈利大户。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国企改革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在中华英才网举办的四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中,登上TOP 50 排行榜的本土企业比例逐年上升。2006年,本土企业更是进步神速,上榜率达到前所未有的48%;新上榜的10家企业中,百度、阿里巴巴、中广核等8家均为本土企业;腾讯、美的、海信等3家本土企业更是包揽了“排名上升最快的企业”。可见,在大学生心目中,本土企业的雇主品牌形象正在稳步提升中。为什么大学生日益青睐这些本土企业呢?考察发现,他们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创造性实践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各类层级组织中“彼得原理”的发生非常普遍,该原理的产生给社会资源造成了巨大的不经济。文章从企业的角度探讨企业如何防范内部晋升中“彼得原理”的发生,以减少“彼得原理”对企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于姝 《企业文明》2005,(3):59-60
“烦”字一旦挂在心间,情绪就会低落不振。如何使“烦”远走,惟一的办法就是使人不“烦”。“工作倦怠”是指人们在紧张与忙碌的日常生活及工作过程中,情绪随着大环境的变动而呈现出的一种身心紧张或调试不当的负面行为。一项调查显示,在同一岗位工作满两年的人群中,33.3%的人会出现工作倦怠现象,2.6%的人患上工作倦怠症。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工作倦怠?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克服这一现象呢?  相似文献   

13.
《一封辞职信——成就组织和个人发展的第六项修炼》王义昌 著本书以一封辞职信——“我的辞职报告:10万年薪留不住我的心”为开头,以管理小说的形式,着力探讨了以下问题:什么样的员工才是好员工?什么样的领导才是好领导?到底该如何凝聚力量?如何高效运营?如何建立一个高水准的企业机制和公司文化?到底应把企业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组织?真正理想的组织又是什么样子?组织的成就在于员工,员工的成就在于组织。本书强调雇员积极参与管理,雇主深度关爱员工,倡导新时期的雇主和雇员在“景”、“纲”、“亲”、“行”、“省”、“恩”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王琦 《人力资源》2006,(17):70-71
“高薪”,无疑是职场最诱人的字眼。为了留住关键员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倾向于选择高薪策略,但是,当众多企业都在这么做时,“高薪”所能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就已被削弱了——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还能做什么?  相似文献   

15.
个性产生主动 企业的商标是一种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颜色等构成的符号,是一种在公众视线范围里时常出现但又有别于其他企业或组织产品或服务的符号,或者说是企业在市场和社会里展现的一面"旗帜",这种符号在公众场合里,通常都是处在一种等待公众关注和注意的地位,那么,如何在公众视线范围里占据主动地位呢?  相似文献   

16.
什么能使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形成相对长久的竞争优势?——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企业这种能力的形成来源于培训。可以说,踏踏实实地将员工培训做到极致,是许多世界著名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何谓“做到极致”?给大家举个例子:新员工进入惠普公司,一般要经历与培训密切相关的四个成  相似文献   

17.
毫无疑问,企业家状况与企业状况是高度相关的。那么由此推论——企业家的快乐指数与企业的健康指数也肯定是相关的,而且显然是“正相关”。那么,“企业家的心理健康与企业的文化健康”又具有何种相关性呢?请看——  相似文献   

18.
高雁 《人力资源》2006,(5):64-65
当今时代,职场动荡,“人来人往,花开花落”,当离职员工携“商业秘密”潇洒离去, 留下人财两空的残局让企业收拾,不啻于重磅炸弹,把企业老板的心炸得七零八落。在我们的劳动法规尚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以德治国”尚不能立竿见影,我们更需要的是“依法治企”。针对员工的忠诚问题,通过制订细致完备的企业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尤其是保密协议等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那么,“保密协议”能否制约员工的“不忠诚”?它能否挽回企业的利益损失?关于“保密协议”的实际运用,让我们从以下几个实际案例入手,浅析焦点,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那么,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如何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共同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呢?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遵循什么样的核心原则呢?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说:"公正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保证和目标,公正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不公正则是对心灵的一种践踏,是对文明的一种挑衅,是对社会的一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 作为具有多元目的而存在的组织--企业,经济目的固然重要,但也应当有其社会目的和环境目的.那么,除了对股东负责之外,企业还应对谁负责?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否只体现在税收和慈善捐助上?是否只有遇到大的天灾人祸,企业才应该站出来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应该怎样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HR又能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