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简要评介了实验经济学中的拍卖理论,并设计了一个拍实验来探索拍卖理论和实验在我国市场环境下应用前景,提出拍卖理论和实验可能是探索研究和解决很多现实经济问题的有力工具,在我国有望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C2C拍卖网站中现有的信任计算方法以及传统理论信任计算模型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在社交网站中构建C2C网上拍卖应用,并将社会人际关系因素引入信任计算模型能弥补这种不足,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拍卖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分配方式,在近几十年中运用已经非常广泛。对于拍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拍卖中,因为拍卖和经济都是紧密相连的。本文以介绍拍卖的理论研究为起点,结合理论在经济中的应用,介绍了拍卖理论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并就现有的相关问题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拍卖》2009,(10):15-16
『理论篇』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电子技术在拍卖中的应用"专题理论研讨会上,针对电子竞价究竟是一种与拍卖、招投标等相列并独立存在的交易方式,还是仍属于拍卖的一种借助于现代科技进步的技术手段,多名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传统经济学理论及范式的逻辑分析对传统经济学进行重新定位,并回应对于传统经济学理论假设偏离实际、难以解释现实等质疑。传统经济学不是直接解释现实的理论,而是分析现实问题的参照系,它通过平衡模型的简化程度、结论的广泛程度和理论的可应用程度得到一个优秀的简化世界模型,其假设中的每个确定条件与不确定现实都存在一定偏差,通过将不确定性添加到模型之中,改变之前严苛的假设,模型变得更加复杂,诞生出经济学的各种分支,因此,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范式依旧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基础,不会因其分支的发展而降低其地位。  相似文献   

6.
拍卖理论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简明回顾近半个世纪拍卖理论研究的起源和主要发展,系统地梳理了传统拍卖研究的成果以及新兴技术和网络给拍卖带来的变革和研究变化.基于拍卖研究的演进规律,本文指出以往拍卖缺乏跨文化视角研究,并提出未来研究的两大趋势:认为虚拟环境下的网络拍卖市场和有限理性的拍卖决策行为模型将是未来拍卖理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钱宏 《市场周刊》2004,(6):109-110,95
拍卖理论是经济学中最活跃的分支之一。近20年来,国内政府与私人部门正越来越多地通过拍卖机制采购或销售商品与权利。然而我国的拍卖业尚处于发展阶段,拍卖中存在诸多陷阱。拍卖中的各方对拍卖理论仍然相当陌生。研究以基准拍卖类型和收入等价定理为起点,围绕公共价值拍卖模型,探讨拍卖机制的绩效比较与拍卖机制选择问题,提出避开拍卖中的机制陷阱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岩 《中国拍卖》2008,(10):7-11
2008年9月9日至10日,一年一度的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拍卖理论研讨会在西安召开,被与会者称为最成功的一次拍卖理论研讨会与它的会议主题——拍卖中恶意串通的防范及应对——密不可分。随着中国经济和中国拍卖行业的快速发展,拍卖市场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矛盾和挑战,在当前阶段,拍卖市场各主体之间竞争激烈,拍场内外出现的"恶意串通"现象对正常的拍卖市场秩序形成了干扰,对于"恶意串通"现象,与拍卖市场相关的多方参与者都有话要说,而此次拍卖理论研讨会开得恰逢其时,为站在不同角度参与和观察中国拍卖业的人们提供了交流平台。不论是拍卖市场主体——拍卖企业的代表,还是拍卖市场的政府监管部门——国家工商机关,不论是被称为中国拍卖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的"外脑"——专家、学者,还是在中国拍卖行业发展中承担重要职责的中国拍卖行业协会,都针对研讨会主题有感而发,从多角度多层面讨论了拍卖中的"恶意串通"现象。作为一次为期仅一天半的理论研讨会时间有限,对于涉及主体多、表现形式繁杂的拍场"恶意串通"现象不可能进行太过深入的讨论,拍卖中的"恶意串通"现象也难于通过一次理论研讨会得到彻底解决,但是,与会代表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高度可行性的应对办法一定能够给拍卖行业从业者有价值的收获和启发,为进一步防范和应对拍卖中的"恶意串通"现象打下好的基础,为规范拍卖市场秩序起到应有的作用。下面一文是本刊记者对此次拍卖理论研讨会的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9.
行业要闻     
《中国拍卖》2009,(9):4-7
"电子技术在拍卖中的应用"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 8月20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在哈尔滨市召开了"电子技术在拍卖中的应用"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代表就电子技术在拍卖中应用的理论、实践及相关法律问题做了深入探讨。一致认为,电子竞价并不是一种与拍卖、招投标  相似文献   

10.
李宁  刘景江 《商业时代》2005,(30):80-80
通过逆向拍卖进行采购可以显著的降低成本,但是逆向拍卖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主要介绍了逆向拍卖应用的风险,及使用时需注意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拍卖与招标保留价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颖梅 《现代商业》2011,(33):12-14
拍卖和招标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十分重要和引人瞩目的理论,无论从理论、实践还是实证角度来看,拍卖和招标都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领域。科学、合理、公平地制定拍卖和招标保留价是拍卖和招标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保留价方式的选取及定价策略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拍卖和招标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招标的最终效率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拍卖和招标保留价的基本方式以及在拍卖和招标中采用保留价的意义,然后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关于拍卖和招标保留价问题的已有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对于拍卖问题的理论研究始于哥伦比亚大学的William Vickrey教授的开创性研究。在此之后,相关理论也开始展开,并结合了博弈论的理论知识。作为拍卖理论中的一个分支,暗标拍卖是指参与拍卖的竞价者在互不知道其他竞价者的报价情况下各自出价,统一时间开标,价高者中标的拍卖行为。在博弈论的理论中,暗标拍卖实际上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博弈,即静态贝叶斯博弈。通过建立暗标拍卖的策略模型,并进行详细数理推导。得出在参与竞价的人数为n的情况下的最佳博弈方i的最佳报价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企业采购过程中,反向拍卖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什么是反向拍卖,怎样才能成功地实施反向拍卖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正成为企业和专家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反向拍卖的基本理论,以及反向拍卖的优势和风险特点,然后详细介绍了企业开展反向拍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对企业产品的要求,对供应商的要求和对供应方市场的要求,最后,提出了如何在企业采购中应用反向拍卖。  相似文献   

14.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自提出以来已经被运用到各个投资决策和理论研究领域。但我国并不成熟的证券市场难以满足CAPM理论假设条件,所以该理论在现实市场中的有效性值得进一步探讨。运用在上海证券市场中随机抽取的60只股票的数据,对标准模型和改进后引入其他因素的CAPM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拍卖》2014,(7):30-31
网络拍卖是电子商务活动在拍卖领域的重要应用,经过近年来的探索,拍卖行业主导的网络拍卖活动及有关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为更好发挥网络技术对拍卖行业的推动与促进作用,进一步加快网络拍卖的应用,培育拍卖行业参与电子商务竞争的新优势,规范拍卖企业和拍卖师在网络拍卖中的具体操作行为,根据《拍卖法》、《合同法》、《电子签名法》、《拍卖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针对拍卖企业提出的与网络拍卖有关的若干法律问题,经中拍协法律咨询委员会专家组会议讨论,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矿产资源市场化问题着手,从目前我国矿产资源产品定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始研究,对矿产资源实际开采价值进行动态确认,得出矿产资源的标准估价模型,然后讨论基于标准估价基础上的矿产资源拍卖问题以实现矿产资源的市场转让,在实现拍卖的基础上研究矿产资源获得企业对其拍卖所得的矿产资源产品的定价问题,主要是对经营企业进行个别定价和差别定价以实现真正的从初级市场的拍卖到二级市场的定价全过程市场化运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拍卖》2014,(1):40-40
湖南省公共资源拍卖中心(简称拍卖中心)于2012年9月27日成立,并于11月29日揭牌运营。拍卖中心是落实最高院规定为司法委托拍卖量身定制而专门组建的拍卖机构统一的拍卖平台。作为拍卖平台.拍卖中心条件更成熟。最高院深化司法拍卖改革的规定根本目的是为了强化司法委托拍卖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在独立私有模型中更一般情形下佣金对保留价的影响。最优保留价既与拍卖市场的佣金策略相关,也与卖方估价相关。仅买方佣金比例对保留价产生影响。保留价的重要实践价值在于流拍处理机制的设计。论文假设投标者估价服从均匀分布,对我国鲜活农产品拍卖市场的三种流拍处理机制进行了比较,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减价拍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梅生  郭苏文 《商业时代》2005,(18):87-89,32
减价拍卖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易方式,有其特定的优点,但目前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对其介绍和分析并不详细,实际中对其应用的分析也较少。本文对减价拍卖的应用条件及其优点、其在经济交易中的应用范围以及减价拍卖在经济学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减价拍卖在我国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的出售机制:拍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雪霞  全登华 《商业研究》2005,(20):143-146
目前国有企业的出售机制大多采用管理层收购,并且在具体实施中大多采用政府与企业的在任管理层双方非公开议价的方式进行。收购过程不透明,且收购价格过低,这是人们对管理层收购的两大质疑之处。允许管理层参加拍卖是解决这两方面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拍卖是国有企业的最优出售机制。考察了四种标准拍卖方式在各种环境下的效率,以及不同拍卖方式对政府出售企业收入的影响,并确定最优拍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