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于慧萍 《商场现代化》2007,(21):307-308
本文首先介绍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特征以及雇主品牌的含义,然后从雇主品牌的角度分析了雇主品牌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创建雇主品牌实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面临战略同质化、智力资本化、工作人性化等挑战,企业间人力资源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塑造雇主品牌,吸引、激励、留住人才,推动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建立和发展,最终获得超额附加价值,对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视角深入剖析雇主品牌内涵和多维价值,探讨在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中将雇主品牌与企业战略相联系,实现雇主品牌与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协调发展的路径.研究指出,为更好地构建雇主品牌,优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要先有“品”,后有“牌”,有效吸引和保留人才;要内外兼修,全方位塑造雇主品牌;要打造雇主品牌的价值生态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品牌》2019,(16)
为了对企业的战略人资管理做出进一步优化,更好地构建和稳固雇主品牌,企业需要做到先有"品"而后有"牌",以此来有效地吸引及保留人才,同时要内外兼修,多维度立体地打造雇主品牌形象,另外,也要注重品牌价值生态链的建设,让雇主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战略人资管理的角度对A公司雇主品牌内涵及其多维价值进行了深度地剖析,并以此为鉴,客观地分析了该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和体系当中,如何将雇主品牌和企业战略二者有机地结合,进而在这一基础上对雇主品牌和企业品牌、雇主品牌和产品品牌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萍  谢芳永 《现代商业》2011,(7):194-196
能否吸引和保留优秀的人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如今,众多企业都将营销管理领域的品牌理念引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试图通过品牌建设的方法来塑造优秀的雇主品牌,以此来提高企业作为雇主的吸引力。文章在分析卓越雇主品牌对企业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卓越雇主品牌建设的思路及其形成的过程。旨在促进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取胜,获得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人才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不得不寻求各种途径和方法来吸引和留住人才,确保企业快速、持久地发展。雇主品牌是人力资源战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员工和潜在员工对其的满意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并可以通过员工的口碑传播和公众新闻传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无限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的总体竞争优势与竞争能力。那究竟什么是雇主品牌?雇主品牌的研究有何价值?如何建设雇主品牌?这是本文写作的主线,希望能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南 《商业科技》2013,(26):122-122
21世纪,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人才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不得不寻求各种途径和方法来吸引和留住人才,确保企业快速、持久地发展。雇主品牌是人力资源战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员工和潜在员工对其的满意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并可以通过员工的口碑传播和公众新闻传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无限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的总体竞争优势与竞争能力。那究竞什么是雇主品牌?雇主品牌的研究有何价值?如何建设雇主品牌?这是本文写作的主线,希望能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沃尔玛公司以其职业价值定位成功塑造企业雇主品牌的案例,指出企业可以在文化建设、员工发展以及履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全方位塑造企业雇主品牌,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塑造雇主品牌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8.
《商》2015,(33)
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肯定,人才成为企业间竞争的最重要因素,企业为了获得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使尽一切办法。雇主品牌作为人力资源战略的标志性旗帜,近些年来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以人为本"的雇主品牌建设,给现代企业带来无穷价值,不但可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还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财务回报。本文通过雇主品牌内涵的分析,提出了几种符合中小企业发展的提升雇主品牌吸引力的途径,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小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高校应届毕业生作为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储备库,提高其求职意愿,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关注的重点。在人才招聘市场上,良好的雇主品牌能够帮助雇主吸引优秀的求职者。本文探讨雇主品牌作用于求职意愿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良好雇主品牌以提高求职意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陈汉杰 《商业科技》2011,(14):38-39
雇主品牌的概念诞生于英国资深管理专家赛蒙·巴洛与提姆·安博拉教授,自从概念提出之后,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家的重视。当前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雇主品牌能够给与良好的解答。本文从雇主品牌定义出发,分析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国内外研究做相应评述。  相似文献   

11.
杨春平 《江苏商论》2010,(7):124-126
本文所指的民营企业,特指非国家和非大集体控股的企业,具体指转制、改制后的非国家,非政府,非大集体控股的企业以及所有独资私人企业。民营企业要想在人才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建立一个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战略即雇主品牌战略。本文尝试从雇主品牌的内涵入手,结合民营企业的实际,探讨企业构建雇主品牌的方法。以期企业通过树立优秀的雇主品牌形象,从而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雇主品牌的概念诞生于英国资深管理专家赛蒙·巴洛与提姆·安博拉教授,自从概念提出之后,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家的重视。当前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雇主品牌能够给与良好的解答。本文从雇主品牌定义出发,分析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国内外研究做相应评述。  相似文献   

13.
从雇主品牌建设的视角审视了泉州民营企业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泉州民营企业建立雇主品牌的重要意义,从一个完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成出发,多角度地提出了泉州民营企业雇主品牌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雇主品牌与员工心理契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理论和方法层出不穷,心理契约和雇主品牌就是其中两个最受关注的方面,本文认为心理契约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新理念,可以通过打造雇主品牌来建立和维护员工的心理契约,并对具体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雇主品牌竞争力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雇主品牌竞争力评价是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尽管我国各类雇主评选活动正在兴起,但目前尚无科学、有效的雇主品牌竞争力评价系统。所以,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雇主品牌评价模型对于雇主品牌价值的彰显很有必要。为此,结合雇主品牌评价的实际特点,从社会认可度和员工满意度两个方面建立雇主品牌评价指标体系,便于企业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雇主品牌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6.
雇主品牌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兵儿 《江苏商论》2005,(11):77-78
雇主品牌是企业品牌的重要支柱,能够帮助企业吸引并留住符合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优秀人才。打造雇主品牌是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上获取持久性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雇主品牌的价值及其建设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伏绍宏 《商场现代化》2006,(34):254-255
本文认为雇主品牌(EmployerBranding)是品牌概念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认识雇主品牌的内在价值和探讨雇主品牌的建设途径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通过营销中的“4C”理论和企业管理机制创新来探讨雇主品牌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华艺 《中国市场》2008,(22):43-44
雇主品牌有着多方面的卓越价值体现,对企业赢得优秀人才,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雇主品牌建设日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承担着雇主品牌建设的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9.
何舒婷 《商展经济》2023,(4):153-155
构建一个有效的雇主品牌,在吸引优秀人才、充满变数的时代变得愈发重要,连续12年入选《财富》杂志“最佳雇主百强榜”的英特尔公司通过雇主品牌建设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并借助“优秀雇主”形象打造自身人才竞争优势。基于此,本文从雇主品牌的定义、构成及特点、功能及作用出发,分析英特尔公司在雇主品牌建设的举措,总结英特尔公司雇主品牌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期对其他企业从提炼EVP、内外部雇主品牌建设、经营战略三方面增强雇主品牌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颜黎明 《商场现代化》2008,(10):260-261
新《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新法")已经正式实施了,新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对许多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严厉的挑战,很多企业倍感压力。雇主品牌是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定位,是企业品牌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反映。如今它和产品品牌、服务品牌一起逐渐成为企业品牌战略的一部分。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劳动合同法》起草的背景,然后说明雇主品牌的具体含义及其建立途径,最后进行新《劳动合同法》是雇主品牌建设的新契机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