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密切相关,本文通过2000-2010年13家主要商业银行的数据,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SCP假说和相对市场力量假说在我国不成立,但是有效结构假说成立。  相似文献   

2.
赵小茜  寇志博 《中国市场》2010,(35):9-10,14
运用SFA方法测量的商业银行效率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近年来逐步上升,但银行业整体提升技术效率的潜力依然很大。MP和ES假说的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绩效水平与效率正相关,而市场份额与银行绩效水平之间无显著的统计关系,此外市场集中度指标HHI指数与绩效水平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刘伟 《财经论丛》2012,(4):96-101
本文采用2002-2008年18个一线城市家电零售企业层面的数据,对家电零售行业市场结构与利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家电零售行业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对利润率的影响都比较微弱,无论是基于合谋的SCP假说还是基于单方面效应的相对市场势力假说都不成立。而X-效率变量既与利润率呈显著正相关,又与市场份额呈显著正相关,因此相对于其他三种假说,X-效率结构假说对家电零售行业市场结构-利润关系更有一定程度的解释力。由于国美对永乐、大中的并购既没有提升利润,也没有增加市场势力,所以不应采取过分严厉的反垄断并购政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为视角,构建理论和实证模型探讨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企业进入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本文建立理论模型着重研究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企业进入的微观机制,得出假说:中小银行市场份额的提升可以有效地缓解中小企业进入市场面临的融资约束,有利于中小企业进入市场.然后,本文利用2005-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整理出我国30个地区24个行业的大中小规模企业进入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小银行的发展有利于中小企业进入市场,对大规模企业进入无显著影响;而在银行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银行业规模扩大对大规模企业进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中小企业进入并无显著影响.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提高中小银行市场份额、推动国有银行业务体系改革应是促进中小企业进入市场的重要政策内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球银行业大规模的并购浪潮引发了各国学者、政策制定者对银行业集中、竞争与稳定性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推演与实证研究。归纳起来,分为"竞争脆弱"假说,"竞争稳定"假说,"竞争稳定U型相关"假说,"竞争稳定无关"假说四大类。大多学者的研究焦点集中在"竞争稳定"假说,"竞争脆弱"假说,"竞争稳定U型"假说,由于研究样本的差异,银行业竞争、稳定性等变量度量方面的差异,实证模型可能存在的偏差,导致实证结论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郑晓玲 《市场论坛》2011,(12):57-59
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改变不仅影响银行业竞争、效率,还会影响银行业的稳定。加入WTO后,江苏地区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竞争程度和经营业绩有所提升,但还存在差异化程度低等问题。为实现效率和稳定并重的目标,在江苏地区银行业市场机构的优化过程中应注重核心银行对稳定性的影响、实现差异化经营、实施“优胜劣汰”机制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我国企业信贷约束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晶晶  张玉芹  蒋涛 《财贸经济》2015,(10):117-133
本文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问卷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和工具变量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金融危机后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企业信贷约束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来说,银行业市场竞争的提升将有助于缓解我国企业面临的信贷约束水平,从而支持了"市场势力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2)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不同规模企业信贷约束的影响存在差异.银行贷款竞争主要集中于信用水平以及财务状况较好的大中型企业.相反,与以往的研究不同,银行业市场竞争度的提高并没有显著提高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的可能性.进一步地,在将企业信贷约束划分为"银行信贷约束"和"自我信贷约束"的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面临不同类型信贷约束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业市场竞争的提升主要降低了企业由于"申请程序复杂"、"利率太高"以及"对抵押品的要求过高"而未申请贷款的自我信贷约束,而对银行信贷审批决策引起的企业信贷约束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汉君 《消费导刊》2009,(3):104-104
本文选择产业组织学的经验研究方法,引入产权结构这个重要因素作为对SCP框架的扩展,从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的二维空间中讨论银行效率和绩效,力图揭示银行业市场化特征的变化对银行企业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理,从而发现改革我国银行业绩效的方案应该是双管齐下,一方面改进市场结构,另一方面改革产权,两者协调配套、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等指标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指出我国银行业具有明显的寡头垄断特征。并通过银行资产利润率指标分析,表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在市场结构研究上广泛使用的指标PanzarRosse H统计值,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测度。结论表明,从1996~2008年,我国银行业市场均为垄断竞争结构,但市场集中度下降显著,竞争程度得到有效提高;并且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要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方法计算了我国银行业的成本效率,运用了产业经济学中的SCP研究框架,针对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外资银行参与程度、市场竞争结构与我国商业银行成本利用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外资银行渗透给本土的商业银行带来了外部竞争压力,改变了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结构。外部的竞争压力和市场结构的改变迫使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成本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等指标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指出我国银行业具有明显的寡头垄断特征.并通过银行资产利润率指标分析,表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13.
陈丽燕 《商》2014,(36):188-188
通过将我国银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SCP分析。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特点为,集中度高、差异化低、有高的进入和退出壁垒的寡头垄断市场,逐渐向垄断竞争市场结构过渡。市场行为以非价格行为为主,并对其市场绩效进行分析,据此为我国银行业以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与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为例,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与经济改革对转轨国家银行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不仅外资银行进入促进了转轨国家银行业效率的提高,经济改革措施也对银行业效率提高有正面效果.因此转轨国家在银行业的改革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战略投资者的引进还要重视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5.
祁婷  陈海晶  陈洁 《华商》2008,(14):47-47
我国银行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处于一个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模式。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银行业已经全面对外开放,其市场结构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我国引进外资应注意什么问题,成为本文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股票市场效率问题研究是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个热点课题 ,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解释股市效率问题主要有 :有效率市场假说理论、微观信息经济学理论、行为金融学理论、以及股市内在效率和外在效率分析等四种理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7-2012年中国境内的61家银行为样本,基于投资于银行业的资金总量与资金使用效率之间的关系,测度了投资于银行的资金是否存在“非效率投资”现象.结果表明,整体上,投资于银行业的资金存在着明显的“非效率投资”.其中,国有银行的“非效率投资”最为严重,股份制银行相对较轻;向银行投资的内部资金、债务资金及权益资金均存在“非效率投资”现象.投资者“占有金融资源”的投资动机是导致银行业存在“非效率投资”的原因之一.但“占有金融资源”假说对于内部资金和债务资金的投资者不成立,而权益投资者却显现出非常强的“占有金融资源”投资动机.内生性检验则更有力地证实了银行业“非效率投资”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我国现有商业银行基本类型的基础上,运用产权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国有银行改革的重心应是产权结构,新兴商业银行改革的重心则应是市场结构,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应分类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更接近有效市场假说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但这是否就意味着行为金融学对EMH的诸多质疑在投资主体机构化的市场上就不再成立,市场将实现有效市场假说所描述的理想状态?本文系统分析投资者和投资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结构以及由此引发的道德风险、羊群行为和有限套利对提高市场信息效率的制约机制和消极影响,并对机构投资者实现市场有效性的三个减弱的假设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20.
王威 《商》2014,(42):188-189
在投资者的投资过程中,投资者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去做投资决策,因而一般人们都认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理性的,信奉传统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人们尤其如此,因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陈述是基于效率市场假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例子确再三证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非理性的,这也让人们对于效率市场假说是否正确或是否合理引起许多争论。为了探讨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本文拟分为导论、效率市场假说、行为金融学上的投资行为及结论四个部分来做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