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银行业全面开放与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利用财务绩效指标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衡量商业银行的效率状况,对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效率改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的行为,对被参股银行的财务绩效改善的作用较为明显,但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在华业务拓展行为总体上对中资银行的财务绩效有负面影响,对生产率的影响则偏正面,但都不够明显。未来银行业开放的重点在于吸引更多优秀的外资银行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对战略投资者撤资的现象则无需过于忧虑,中国银行业应着力从内部因素上改进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的影响: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采用Panzar-Rosse模型度量了1996年至2006年间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度,并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市场竞争度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间我国银行业呈现垄断竞争格局,且竞争压力呈上升趋势,这主要归因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下降。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呈现U型关系,当前外资银行带来的实际竞争压力还很有限,只有当外资银行进入程度达到并超过一定水平时,才会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不长的时间里,中国银行业正在经历着不断变化的竞争格局。在经营战略上,中国银行业放眼全球,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在外汇业务经营上,扩大了中间业务的市场拓展——这个市场曾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提高银行业竞争力的最大障碍之一。而原有外汇产品的同质化使得银行加大了对外汇经营服务差异化的决心。毫无疑问,2008年将是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相似文献
16.
17.
18.
我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制一直处于统一监管和分业监管两种模式交叉共存的状态。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分行业地对消费者统一保护;另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也承担着各自行业的消费者保护职能。 相似文献
19.
《巴塞尔协议Ⅲ》被视为近几十年来对银行业监管的最大规模改革方案在强化银行资本风险管理的同时将会驱使银行业的经营格局发生重大洗牌和变局。 相似文献
20.
9月12日,历经数月的讨论与争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宣布,各方代表就《巴塞尔协议Ⅲ》的内容达成了一致。这一被视为近几十年来对银行业监管的最大规模改革方案,在强化银行资本风险管理的同时,将会驱使银行业的经营格局发生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