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知识经济的到来,为我国的农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我国传统的农业教育思想、教育结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面临新的挑战,而终身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思想,创新、创业、通用型人才培养和以能力培养体系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将占据教育中的主导位置。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农业中专应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增强学校区域经济的服务功能,切实做到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探索出一条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办学之路,开创农业中专教育的新局面。 一、优化专业结构,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所需人才。农…  相似文献   

2.
江西农业高等教育思想研究陈才庚·池泽新·杜威漩·王勇·张春美·凌欣·肖小红(续本刊1998年第1期)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办学效益的高低取决于三个因素:(1)办学规模;(2)合格率;(3)教育资源耗费量。就合格率而言,如果教育质量不合格,那么,这种教育就...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探讨了《补农书》在农业经营计划、决策、成本计量、人力管理等方面的思想和见解,以及它在中国古代农业经营管理史中的成就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科技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铁  刘健 《农业经济》2000,(12):16-17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或生产经营方式,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业、农村对科技的需求骤增,但由于受科技载体、科技受体的影响,农业科技贡献率一直处于低水平徘徊,阻碍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因此,不断加强农业科技教育,提高农业科技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科技教育的互动关系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农业科技教…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是在“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是先导”的总体思路下展开的。教育思想所以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先导,是因为先进的教育思想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大步发展,落后的教育思想只能导致教育的落后。江西农业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学有所长的农业高级人才,为江西和其他省市的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确立的农业高校的办学思想、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和办学方法等有许多已不能造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社会转型以后,江西农业高等教育面foe焦点困难已表面化。这些焦点困难是:1.…  相似文献   

6.
成雪 《山西农经》2020,(7):111-113
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儒家管理思想和乡村教师教育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研究,从儒家以人为本、修身、道之以德、坚定理想4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新课改”要求,对乡村教师在教育学生方面贯彻的思想与做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儒家管理思想贯彻于乡村教师教育思想中的现象,同时根据研究对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晚清末年湖北农业改良述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凯希 《中国农史》2004,23(1):27-33
晚清末年是湖北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阶段,侧重发展生物技术,大力发展农业教育,成为这一时期湖北农业改良方面的显著特点。在张之洞等人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随着西方农学思想逐步传播和商品性农业较快的发展,湖北农业无论在农作物的良种选育、推广,以及发展农业教育和传播农业知识等方面,都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且在许多方面开风气之先。同时也为近代湖北植棉业和棉纺织业确立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创造了条件。通过张之洞等人的多方努力,使处在人口不断增长和严重水患压力下的湖北农业,仍有缓慢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瓦罗是罗马共和国末期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学识渊博,历来受人敬重。其《论农业》以农业经营为主要内容,以对话体的形式,论述了以获利为宗旨的“农利论”思想、趋利避害的农业经营原则、注重经济效益的管理方法和重视有效投入提高产出的农业技术,反映了公元前50年左右欧洲的农业传统。通过比较,说明早在2000年前,中西农业就已有了本质的差别,即西方的农业仅仅是一项获取利润的产业,而中国的农业则是安邦兴国的基础;在“人”与“农”的位置上,西方的“人”处于主体地位,而中国的“农”则处于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包世臣多种经营农业技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帮君 《中国农史》2000,19(1):80-90
包世臣是清代后期优秀的经世致用思想家之一,其《郡县农政》一书集中了丰富的农业技术思想内容。本文在考察他的农业技术思想框架和相应的广义农业观念的前提下,对其多种经营技术思想的传统渊源、现实基础进行探讨,重点论述这一思想的具体表现,进而讨论其因地制宜的多种经营规划思想以及珍惜民力以实现多种经营的农政思想。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农业近代化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恒心 《中国农史》2002,21(3):104-111
在中国近代史上 ,孙中山的农业近代化思想独具特色。具体表现在孙中山“重农”但不“独农”,既强调农业近代化是工业近代化和国家振兴的基础 ,又重视农业与工商各业的协调发展 ;既强调科学技术与农业教育在农业中的作用 ,又重视政府、农官在农业中的导向和管理作用 ;尤为可贵的是孙中山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把变革生产关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作为中国农业近代化的前提和首要条件 ,从而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孙中山的农业近代化思想在今日中国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洪认清 《中国农史》2004,23(4):67-71
著名实业家穆藕初曾系统接受西方农科教育,深知农业教育对发展农业的重要性。他强调农业人才的培养要把提高质量放在首位,注重专才教育;农业人才的训练以能刻苦耐劳、有丰富的农学知识和充足的农事经验为准则。他还对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培养问题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呼吁农业人才躬赴乡村,通过各种途径,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在农民中进行文化知识、农业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普及教育。  相似文献   

12.
矿山废弃地多为裸露岩面,需要大量的土壤用于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同时,我国农业废弃物数量巨大且逐年增多,其合理利用与管理也成为一个难题。将矿山生态恢复与农业废弃物有机结合,是寻找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合理利用的新思路。本文阐述了我国矿山废弃地的治理现状、农业废弃物的特点,探讨了可用于矿山生态恢复的农业废弃物的基质类型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受规模经营效益的驱动,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将不断推进,研究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贡献率,对进一步扩大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发展现代农业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以江汉平原潜江市为研究区,基于176份调查问卷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定量诊断影响集约化农区农地规模经营意的愿影响因素及贡献。[结果]影响潜江市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的因素主要为生产经营、资源禀赋、流转束缚、环境特征、行为认知5个方面,假设的5个潜在变量路径系数分别为0331、0238、0218、0238、0240,均对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因素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 引入模型的19个影响因素中,新技术新用具运用、生产经营面积、地块数量和社会地位认知影响最为显著,而生产经济组织程度、流转租金、农业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最后从健全农地流转政策等方面提出了较合理的建议。[结论]研究对系统剖析集约化农区农地规模经营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贡献、推动新时代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地规模经营的决策需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粮食主产区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妇女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粮食主产区妇女的农田水利管理模式偏好及参与灌溉管理意愿对确保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结果表明,集体化、家庭化解决了分散、细碎农地的灌溉问题,乡村精英能降低农田水利市场化程度,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可缓解农田水利的灌溉压力。"单打独斗"的灌溉管理模式不足以保障水田作物的季节性需求。农村教育、耕地面积、乡村精英管理有助于增进妇女参与农田灌溉管理的意愿。  相似文献   

15.
建立农产品质量监测系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农产品供应方面的结构体系改革,并建立农产品质量监测机制。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对于政府来说可以加强对农产品安全的监控能力,对于农户来说可以提高履行生产和经营的责任,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消费的信心。本文详细介绍了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情况,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监督各级监管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以及加强可追溯体系建设和宣传教育工作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渐开放,受惠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与经营不断涌现出新业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等4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效率相较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生产效率有了较大提高,但上述4种生产经营模式之间也存在这生产效率的差异。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各自的特点,结合统计数据比较其规模化与专业化程度、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与技术水平、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差异,得出结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相较其他3种模式生产效率最高,其参与到整个农业产业链之中,在规模化、专业化、资金贮备、风险控制上极具优势,生产规模和效率均处于领先地位,并仍处于快速上涨趋势。并提出从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税收和金融优惠等方面协调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土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农业经营者在一定的制度环境约束下将土地围绕外部利润进行博弈,选择更加有利的土地经营方式,成为土地流转的主要驱动力。文章利用江西省834份农户调查样本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产品市场化对农户土地流入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市场化对农户土地流入行为存在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离农贸市场距离、农产品销售比例等变量上。另外,农业劳动时间比、土地细碎化与户主年龄、性别、教育年限、务农年限及5年内担任村干部亲属的人数、参加农村合作社等因素均对农户土地流入行为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基于此,该文对如何有效引导与推进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提出了加快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完善农产品流通模式;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替代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文化素质与受教育水平;鼓励农户在自愿基础上成立土地股份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由传统的产销合作向新型的产权合作方向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农业地理集聚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的影响,为促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区位商法对丘陵山区农业地理集聚度进行了测算,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农业地理集聚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丘陵山区农业地理集聚度逐步提升,而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具有显著的跨期相关性,农业地理集聚是促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结论]要深入推进丘陵山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扩大优势特色产业种植规模,进一步提升农业地理集聚度;要着力构建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投入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大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培训投入力度;要积极引导丘陵山区闲置土地向特色优势产业流转,积极鼓励丘陵山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户从事农业机械化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9.
包平 《中国农史》2006,25(4):31-37
我国现代农业教育发端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经历刚刚过去的百年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教育体系。回顾20世纪的发展轨迹,有筚路蓝缕的艰辛,有曲折动荡的苦涩。也有辉煌成就的慰藉。本文以20世纪中国农业教育的思想变革和学制发展为主线,尝试将百年农业教育划分为四个历史发展时期,并研究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和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实证分析农村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期为未来中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选取除港澳台及西藏外的中国30个省市的2000~2015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造成一个16×30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实证研究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模型进行设定检验。[结果]农村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初中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农村劳动力资本,其次是大学教育,而小学教育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结论](1)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大于教育水平的产出弹性,表明中国农业还是典型的物质投入型增长。(2)不同教育水平在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很大的区别。其中初等教育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农村劳动力资本,其次是高等教育,最弱的是中等教育。这表明我国提倡的高等人才回乡创业成效逐步显现,而中等教育人员比重较小,外流严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