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与世界》2017,(13):86-86
当地时间4月9日,美联航3411班机因机票超量预订,且没有乘客自愿推迟行程下机,便通过抽签决定必须下机的乘客。一名“被中签”的亚裔医生因事不愿配合,工作人员便将这名七旬老人强行拖下飞机,并导致流血受伤。该事件起因为航班超售,我们也来了解下,什么是机票超售,遇到航班超售该怎么办?该如何避免?  相似文献   

2.
航空公司的机票超售行为在民用航空业中时有发生,但如何认定机票超售行为的法律性质还存在争议。文章认为航空公司的机票超售行为是欺诈消费者行为,因机票超售而被拒载的旅客可援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要求航空公司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3.
李连同 《魅力中国》2014,(16):398-398
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在人民法院得到广泛的运用,为实现“阳光司法”提供了重要平台,法官、群众也充分享受到了法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成果。本文笔者从法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出发,浅谈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法院信息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当地时间4月9日,美联航3411班机因机票超量预订,且没有乘客自愿推迟行程下机,便通过抽签决定必须下机的乘客。一名"被中签"的亚裔医生因事不愿配合,工作人员便将这名七旬老人强行拖下飞机,并导致流血受伤。该事件起因为航班超售,我们也来了解下,什么是机票超售,遇到航班超售该怎么办?该如何避免?  相似文献   

5.
张志鹏 《魅力中国》2011,(11):134-134
“执行难”是法院工作的顽症,为此法院不断增加执行力量,加大执行力度。探索执行新渠道。但却出现了以下两种现象:一是在法院执行结案不断上升的同时,当事人的怨声却未见减少;二是在法院大抓执行积案的同时,未结案仍高居不下,执行标的额实际收回的比率也较低。这种法院付出甚多,效果却甚微的情况不能不让人深思。本文通过对民事执行程序中当事人与执行员中存在的执行意识误区现象的揭示与剖析,提出了若干矫治对策,并建议在民事强制执行立法中增加“公告执行”等新措施以促进正确执行意识的树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本首先阐述我国审判对象确定的立法、司法状况,比较分析市场经济国家当事人庭 前确定争点程序,论证了改进我国民事诉讼审判对象确定制度的必要性,建议立法中确定当事人主导进行、法院协调组织的庭前准备或争点确定的专门程序,增设“法院的判决不得超越或变更当事人诉讼请求事项的范围”的条款,从而保障当事人的民事诉讼的处分权、辩论权、实现当事人诉讼目的多元化,提高诉讼效率、效益的诉讼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7.
张莹莹 《魅力中国》2010,(11):44-44
律师遭遇“安检门”在近年来屡有发生,法院对律师的歧视性做法,使迈进法庭第一步的时候,就打破了诉讼地位的平等。本文通过对“安检门”事件所反映的律师执业环境问题的分析,揭示出律师执业困难的原因,建议律师在应对“安检门”此类事件中应该有自己的原则,以当事人的权益为重。  相似文献   

8.
2011年4月,为进一步创新审判管理工作机制研究,在收集海西两级法院自2000年以来有关审判管理制度资料、工作总结和2010年以来相关法院审判管理改革的媒体报道、资料、经验介绍的基础上,专程到格尔木、天峻、都兰、大柴旦等地法院进行实地调研,与各院法官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经过深入调研,笔者对海西两级法院审判管理工作机制改革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参阅、学习及借鉴其他法院在审判管理工作的先进做法和有益经验,就如何创新审判管理工作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建峰 《杭州研究》2009,(4):152-156
“执行难”是困扰我国法院系统的与申诉难、申请再审难等3个老大难问题之一,尤以“执行难”最为突出,群众意见最为集中,社会最为关注。本文就当前执行工作的现状、困难和原因作了探讨,并以西湖区法院为例,提出了构建执行联动机制和威慑机制、整合全社会资源来共同破解“执行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谭育才 《魅力中国》2014,(14):329-330
涉诉信访是当前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对全市法院涉诉信访情况对当前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形势、特点、成因及信访工作中存在问题予以分析.并就如何做好涉诉信访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宁波通讯》2008,(6):F0003-F0003
地处改革开放前哨的北仑区人民法院,是一个成立于1984年的年轻法院。经过历任领导班子、全体干警的奋力开拓,目前北仑法院已经成为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年轻队伍和年办结案件近7000件的现代化法院。2001、2002年法院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好法院,2003年荣获首批“全国模范法院”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2.
邢华美 《江苏改革》2001,(11):51-53
认真学习江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基层法院来说,关键是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使法院工作从本质上让人民满意。让人民满意,这既是强化审判职能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又是推动审判工作再上台阶,全面推进基层法院建设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3.
曾少友  杨江  向鹏 《魅力中国》2011,(21):159-159
法院调解被称为“中国的衡平法”,在国内一直被称为“传家宝”,在国外亦有“东方经验”之美誉,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法院调解却受到了质疑和挑战,显现了诸多弊端,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元素。本文从法院调解的内涵、现存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对该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05年7月17日,云南省保山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保山市昌宁县县委书记杨国瞿“杀人分尸”一案,随后法院当庭作出了“死刑”的一审判决。8月1日,杨国瞿被执行死刑。  相似文献   

15.
文铭 《魅力中国》2009,(1):84-85
被誉为“东方经验”的法院调解在我国的纠纷解决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关于法院调解的具体操作过程尚存在不同意见,但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前提下,法院调解又被赋予了新的重要意义,本文以调解双方对审理结果的心理预期为切入点,希望从介入时机的把握方面对我国明确法院调解的具体操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识别作为一种法律认识过程,目前学界对识别依据的主要观点有法院地法说、准据法说、分析法学与比较法说等,其中,以法院地法说最为核心。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的物质水平以及学科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学说如最密切联系说、功能定性说、自体识别说等。立足于我国现阶段国情以及结合当前法院涉外审判的实际情况加以考虑,解决识别冲突以“法院地法说”为原则,“最密切联系说”为补充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全国第一起地方法官涉嫌“滥用职权罪“一案.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法院审理,已经水落石出.北京市恒城律师事务所徐国祥律师为法官刘江作无罪辩护获得法院支持。法庭采纳了辩护人的意见,刘江没有触犯“滥用职权罪”。  相似文献   

18.
一辆价值几十万元的“宝马”轿车被法院强行扣押后,在行驶途中撞毁于高速公路。可是,车的主人却不是案件的任何一方当事人,案件的“第三人”也在自始至终对法院的管辖权提出疑义。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9.
《宁波通讯》2008,(6):F0002-F0002
2001年以来,慈溪市人民法院分别被记三等功三次,二等功两次,一等功一次,被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首批“全省优秀法院”。“我们不能停留在全省一流,要积极向全国一流迈进”。站在新的起点上,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争创全国一流法院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0.
白律师信箱     
尊敬的白律师; 我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最近两年涉及了好几件关于“以贷还贷”的案件。在诉讼过程中,我们发现各地的法院对此类案件意见各异.甚至出现了两家法院对同一问题意见完全相佐的情况.我们认为,中国的法制应该是统一的法制,有关的法律规定应该是一致的,各个法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