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教育国际化大环境的形成,来华留学生人数逐渐增多,留学生教育管理问题成为我国高校的重点任务之一。留学生教育不仅是一项知识教育事业,更具有政治、经济价值,从高校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多层面考虑,高校必须提高留学生教育管理质量。本文通过对当前留学生的教育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提出针对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可行性创新路径,以期提高留学生教育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育整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提高,来华留学生"请进来"成为了国际化趋势。依托我国文化资源,借助高校教育对外开放的窗口潜力,以云南民族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为切入点,运用体验式教学,探索中国概况课程教学实践中来华留学生教育提质增效的新方向,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促进中外文化友好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韩国来华留学生教学管理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激烈的教育国际化竞争形势,提高教学水平与服务质量成为吸引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的重要保障。与本科院校留学生教育相比,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尚处于开创期,没有足够的经验和先例可循,加上留学生数量不多,且培训时间较短,管理成本相对较高等因素,这都给高职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基于对新形势下我国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认识与思考,探索具有特色的高职教学管理模式,对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迅猛,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旨在通过对我国留学生教育的现状及留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对完善我国高校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都有留学生,但是,对于他们的跨文化协同工作还远远不够。在高职院校中,对留学生的跨文化协同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人才的本土化,是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要求,同时,也能响应国家政策要求,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的共同繁荣。当前,在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中,跨文化教育无论是在语言还是文化方面都存在着问题。本文分析了在华留学生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在华留学生跨文化协同教育体系的构建原则,创新性地提出了建设留学生的跨文化管理系统,旨在提高跨文化能力,构建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协同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对留学生教育管理趋同化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在实践和研究领域也开展了更多的探索。来华留学生趋同化教育要求以覆盖不同层次留学生为对象,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逐步趋同。高校在推进趋同化改革过程中,应积极健全制度和规范体系,提高部门参与协作,优化教育管理队伍,搭好文化育人平台,从而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教育是教育服务贸易中境外消费的主要形式,虽然我国服务贸易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教育服务贸易方面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逆差。产生逆差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相关的立法不健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外国留学生来我国求学。本文分析了留学生教育合同关系的法律性质以及留学生同我国高等学校之间的教育合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于完善我国的留学生教育合同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近年来全国高校招收来华留学生的人数呈逐年增长的态势,留学层次也逐步提高,从最初的语言培训、短期进修发展到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但是,长期以来受我国留学生教育历史和外交政策影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留学生的管理一直采用自上而下的"特殊化"管理模式,留学生仅仅是教育管理的客体。这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趋势,满足不了留学生作为现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本文以跨文化视角在多国跨文化环境中探讨来华留学生自治管理工作,将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客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主体化,在中方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监督下进行有效的自治管理。  相似文献   

9.
大学国际化和留学生教育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的大学已经开始在一个统一的世界教育大市场中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竞争。我国的大学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必须实施国际化战略,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并通过加强留学生教育管理,促进大学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来华留学生在数量上大幅增加,留学层次逐年提高,专业选择相对集中,获奖人数逐年增加,成就日益突出。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