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汽车市场是“生产过剩”还是“需求不足”?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三年多来,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做市场调研,初步得出的结论与目前流行的惯性说法有悻一即;不是生产过剩而是有效需求不足;是生产厂家过剩而不是市场饱和。与西方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拥有汽车仅是他人千分之一。1997年,我国一百多家汽车厂总产量仅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家的1/5,其年总产值一千亿元,仅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个零头,这与拥有近千万疆土与十三亿人口,经济发展已挂上“高速档”的我泱泱大国相比,显然极不相称。相对于全球汽车工业生…  相似文献   

2.
改革以来的20年中,我国经济保持厂年均9.7%的高速增长,成为SO年代后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可以与前期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日本与韩国相媲美。这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崛,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一成就,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来理解,一是“短缺”,二是改革开放,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形成了高储蓄、高投资和高消费的良性循环。但随着90年代中期“经济短缺”状态的消失,出现了大量的工业品生产过剩问题,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由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而打破了高增长的基本循环关系。未来经济增长速度必然会相应下调,长期内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行业的过量保护与过度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我国的市场竞争形势发生了剧变很多产业出现了我国从未发生过的生产过剩现象。企业过量进入、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使许多产业陷于困境,大量的企业失去了原来的竞争优势,为了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企业间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市场争夺,呈现了明显的过度竞争的特征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不应有的破坏。本文以产业组织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对我国汽车行业作一个个案分析。通过分析希望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过度竞争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我国汽车行业过度竞争分析 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汽车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4.
企业之间的抵账现象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而且在一定时期内仍有其存在的现实可能。抵账现象原为一种民间经济现象 ,古已有之。时至今日 ,抵账业务无论在内容还是在方式上又都有了新的变化。我国已于1997年陆续颁布实施了一些具体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债务重组准则和非货币性交易准则 ,基本满足了对抵账业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要求。但对债权人未做出让步的抵账业务 ,准则未作规范 ,略显不足。目前 ,由于我国对这两个准则实施推广较晚 ,加之 ,企业对抵账资产入账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 ,致使抵账资产大量游离于账外 ,形成大批账外资…  相似文献   

5.
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和动态 一、企业经营管理的立足点已不是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而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其目的就是要使企业在多品种小批量的前提下,也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丰田汽车公司的上乡工场轿车装配线,同一型号规格的汽车生产一般不多于5台,在一分钟一辆车的生产节奏下顺序装配出不同样式的汽车。这种变化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市场条件的变化。自石油危机以来,由于国内外市场萎缩,需要量减少;相对于购买力来说生产过剩,产品销售愈加依赖于花色品种的刺激;消费者  相似文献   

6.
湖北大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宏观经济环境不利,行业经营整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却实现了产品升级换代、生产不断增长、效益逐年改善的良性循环,形成了有别于化肥行业的“大田现象”。一、“成本否决”是市场逼出来的大田的前身是江陵县化肥厂。1994年10月,荆州市实现地市合并后,升格为市直管企业。升格之际,正是我国经济由短缺转向相对过剩的阶段,江化面临三大变化:一是大化肥的崛起在市场竞争中对小化肥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二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小化肥的品种和价格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三是企业升了格,但在市直企业中的经济…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增长新的特点是总量关系变化、工业化内容变化、城乡经济发展格局变化和经济体制、机制的变化,这些关系的变化是根本性的,引起的经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变化非常深刻,也比较复杂。这一过程中的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来自于经济结构的转变和经济体制的转轨,具有渐变性和过渡性,还不是一种稳定的、规范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面临内生性增长能力不足、经济无序等问题的困扰,政府宏观调控担负着重大职责,也面临不断增大的困难。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发表了自己研究心得。  相似文献   

8.
张国新 《华北电业》1996,(10):25-27
多经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张国新一、股份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股份经济的成熟阶段虽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完成的,但它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现象,而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股份经济早在欧洲中世纪甚至罗马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英国重商...  相似文献   

9.
因受进口新闻纸冲击,我国新闻纸将出现生产过剩。据了解,1997年国产新闻纸订货量为64万吨,而产量约在80万吨左右。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国内新闻纸生产企业将面临被迫停产或转产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是一个超越体制和发展阶段的普遍现象.在我国,这种增长起伏的幅度相当大,近几年引起国内经济学界的关注,尤其是继1984、1985两年超高速增长后出现的生产滑坡现象,导致中国经济周期的讨论骤然“热”了起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形成的内在机制、原因和特点以及反周期对策都有较为深刻的探讨.本文试图对鞍钢工业总产值增长的幅度变化进行研究,寻求其内在规律及成因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的十四年以来,我国纺织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许多深刻而重大的变化。从宏观角度看,主要是表现在生产力布局、经济成份结构、发展主体和投资环境等方面。概括起来说,就是出现了四大战略性转移的现象。 一是纺织产业的新生长点发生了由国有工业向非国有工业的转移。据有关资料表明。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致力于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相结合形成一个容纳多方力量共同发展的大经济圈,依靠我国和周边国家已有的多边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经济区域合作平台,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新形势。本文以"一带一路"为背景研究了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3.
瓦楞纸箱在世界上已经有110年的历史.当长达几个世纪的小规模工业生产结束,即工业革命开始时,便诞生了瓦楞纸箱.大批商品生产开始后,由于在某一地区的生产过剩,需要跨地区运输或出口到其他更远的地方时,瓦楞纸箱的优越性就凸显得淋漓尽致.商品安全无损地被送到目的地,瓦楞纸箱促进了商品生产地区以及商品进口国的贸易交流和经济繁荣.瓦楞纸箱不愧为工业革命时代默默无闻的英雄.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与矿产资源配置全球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以及伴随而来的矿产资源配置全球化,对我国矿业市场形成了一定冲击,但我国也不是束手无策,文章对矿产资源全球化配置的由来、利弊以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集聚的特征,有许多文章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评析。但从表面的宏观现象来阐述集聚的好处、集聚所带来的竞争优势的文章居多。本文试着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角度来解释产业集聚的形成、发展、及未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内部审计定位的几点思考陈忠文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1内部审计的法律地位我国内部审计自1985年诞生以来,最初作为政府审计的基础和延伸,其地位和立场代表国家,而不是国有企业自身。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计划经济转为市...  相似文献   

17.
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工农业比例关系的历史变动中找出这一比例关系的合理界限,对宏观经济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由于经济现象是连续的、变化的,从一段时间考察工农业的比例关系,比一年考察更能看出其规律性。 建国后头三年,是我国经济的恢复时期。恢复时期工业发展很快,农业发展也快。1950~1952年工业平均每年增长34.8%,农业平均每年增长14.1%,工农业增长速度之比为2.5: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江小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有相应的微观基础。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的形成。一、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4...  相似文献   

19.
近来,我国对知识经济的讨论越来越多。知识经济这个概念不是我国的创造,但我国对知识经济的讨论甚至比一些发达国家还要热烈和广泛。那么,什么是知识经济?这个概念的内含如何?在讨论中仍是众说纷坛。应该说,如果知识经济这个概念能够成立,这个概念的内含还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还有一个过程。因为,知识经济这个概念的形成,不过是对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已经出现的一些新现象的概括,而这些新现象目前还只是一种萌芽,日后将如何变化尚待观察。尽管如此,目前对知识经济这一概念进行研究仍是必要的,因为,对这个概…  相似文献   

20.
杨斌 《中国工业经济》1995,(11):75-77,F003
当前深化改革的若干方向问题杨斌一、企业改革应为企业创造发展条件同步进行目前,在国际竞争激烈和技术进步加快的情况下,我国国有企业又面临着新的重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任务,以解决众多行业的设备老化、生产过剩和产品升级问题。由于关系到广大人民就业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