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萧惑之 《中关村》2012,(4):118-1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乔布斯的传奇是硅谷创新神话的典型代表”。悉心拜读完美国版和中国版的两部《乔布斯传》,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已经进入“另一个世界”的乔布斯关于“创新”的理念,是那样的与众不同。是那样的鲜活具有个性,又是那样的至简精辟——“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2012,(8):99-99
中国每年的工程专业毕业生远超美国,中国的创新和创意却很弱。不少人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原因有很多,比如教育、文化、科技制度等,企业制度也是造成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毫无疑问,中国人很聪明,中国的企业很善于商业模式创新,比如淘宝。但产品创新是中国企业的短板,与欧美差距很大,也不如韩国的三星、现代等。搞创新,要靠市场、靠企业。  相似文献   

3.
萧惑之 《中关村》2013,(11):63-63
谁是中国的“乔布斯”?雷军“形似”,周鸿神“神似”,形神兼备者阙如。  相似文献   

4.
赵凤桐 《中关村》2010,(6):83-83
三年前,《中关村创新谱》问世,曾引起热烈反响。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把中关村称之为“中国未来的动力引擎”,这部书稿之所以受到关注和好评,那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英雄”。书中记录了中国创新创业的先锋,从陈春先、王选、柳传志到王文京、杨元庆、邓中翰、李彦宏、张朝阳……51位“知识英雄”,尽管他们创业的道路崎岖不同,但都来自于中关村。都是秉承“创新”理念,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书写了中关村波澜壮阔的历史,正在描绘最新最美的画卷。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北京科博会已然落下了帷幕。今年第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主题是:凝聚创新智慧,做强实体经济。本刊连续7年承办了北京科博会的中国高新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从2011年起,又承办了北京科博会的主论坛之一--中关村创新论坛。两个论坛的主题都是:科技引领转型,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6.
江川 《中关村》2012,(8):75-75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难题。它不仅关乎创新精神,更关乎创新环境。 硅谷能够成为缔造传奇的创新天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新“大气候”与“微环境”的完美融合。在中国,以中关村为代表的高新区能否营造出“微环境”,形成独具个性的局部生态,这挑战着运营者的态度和智慧。  相似文献   

7.
林抚生 《中关村》2008,(2):40-43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要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海淀一直是中国高新产业发展的龙头,中关村海淀园的品牌也备受关注。近10多年来,海淀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以年均20%左右的高速度增长,生产总值和可支配财力居北京各区县之首。  相似文献   

8.
日前,从中关村管委会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关村6000多家企业肩负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正在发挥龙头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利用高校科研机构创新源头密集的优势。张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之魂,构思一座创新创业的“梦之都”。中关村的创新业态呈现诸多亮点,给力京津冀“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为打造“梦之都”添翼。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14,(3):16-16
科技政策研究专家张景安畅谈十八大精神:改革的新号角吹起来了,我们正在走向新阶段!他借鉴国外的经验直言:“兰德公司前总裁告诉我,在美国真正的创新奇迹都在政府视线之外。”政府规定的创新多是“马后炮”,浪费资源。  相似文献   

10.
萧惑之 《中关村》2011,(11):37-37
乔布斯平静辞世,“苹果”失魂,“呆粉”啜泣,全球哀思弥漫。“无穷无尽是离愁”,数码时代失去了导航灯,“苹果”还会不会那样鲜艳?也许人们还会生发一种“自责”,当乔布斯在世的时候,我们为什么没有更清醒地对他关注!  相似文献   

11.
马文良 《中关村》2010,(3):14-19
中国当下有两大战略国策:一个是“和谐社会”,一个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后一项国策的呼声,最先来自于科技圣地和创新沃土中关村。这也是去年3月,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初衷。又是一年春风绿,我们且来看看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园生长出哪些中国的希望昵?  相似文献   

12.
张颐武 《中关村》2006,(5):107-108
这里记下的是一些中国的创新者的足迹。他们都属于中关村,属于这个中国高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新的中心,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获得了人们的尊重。中关村二十多年的发展正是和这些人的努力分不开的,虽然历史有自己的命运,但如果历史里没有“人”的光彩,就会黯淡许多。正是这些人丰富了也充实了中关村,而中关村和这些人物一道,成了中国发展的最灿烂、最迷人的景观。  相似文献   

13.
《中关村》2008,(10):44-47
从电子城的兴起到中关村企业雨后春笋般崛起,从若干“中关村第一”到“中国科技进步一等奖”,从创业者到企业家,中关村的20年,也是这些“创新英雄”拼搏的20年,更是中关村品牌的20年!  相似文献   

14.
5月14日。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重点活动——中关村创新论坛在北京昆泰酒店举行。20多位演讲嘉宾围绕“如何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国际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科技园区的文化观与发展机遇”和“高新区的发展战略与协同创新”议题展开讨论。中央、北京市、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的领导和河北省科技界代表团、甘肃省科技界代表团、四川省科技界代表团,以及中关村和全国科技界、经济界、教育界、文化界、企业界的领导、企业家、科研工作者、专家、学者等600人出席。以下是嘉宾演讲内容精粹:  相似文献   

15.
杨育谋  CFP 《中关村》2009,(8):46-49
头顶全球加工制造中心桂冠的“中国制造”曾经风光无限,然而,在人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国际金融环境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多重不利因素面前,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中国制造”也面临着发展瓶颈。“低价、粗制、模仿”映射出其所背负的生存压力。正因为如此。如何依靠创新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软着陆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在众多创新方式中,与制造业密不可分的工业设计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创新路径。就当前中国企业的发展水平而言,依靠这条难度系数较低的设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马文良 《中关村》2014,(1):36-37
“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注重绩效、注重服务”不仅仅是写在墙上的口号.更像是催人奋发的号角,在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中.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17.
明星 《中关村》2011,(12):22-22
“大学应该更多地为科技创新做贡献,我认为世界上有两个地方做得最好,一个是斯坦福,一个是清华科技园。”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给予清华科技园极高的赞誉。清华科技园位于北京的主园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科技园,也是国际科技园中公认的最好的科技园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关村》2008,(7):126-126
6月17日,首届“中国传媒百强年会”在安徽黄山脚下举行,《中关村》杂志从全国300多家主流媒体中脱颖而出,上榜“中国传媒百强”,荣获“2007-2008年度中国媒体创新贡献奖”。  相似文献   

19.
周良洛  白桦 《中关村》2006,(7):24-25
我们首次海淀区域创新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和北京市科技大会精神,全面部署建设“创新型海淀”的各项工作,动员全区积极行动起来,认清形势,把握重点,明确责任,真抓实干,为推动我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为实施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海淀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0.
《中关村》2011,(10):14-14
李开复教授在去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发声言犹在耳:中国在50年到100年内都不会出现自己的“苹果”,想要改变这一局面,根本的办法就是完善教育体系。据悉,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李开复面对记者提问,对当前中国出现的一些“科技创新企业”梦想成为“中国的苹果”的蒙言壮语,仍其“旧说”,继续发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