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研究分析了董仲舒的以儒学为宗,吸收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神学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神学认为人本于天,天人相类,人副天数,天人相互感应。董仲舒的理论,一方面“屈民而伸君”,维护君权的尊严;一方面又“屈君而伸天”,用天意限制君权的膨胀。汉代的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一方面,通过“独尊儒术”来达到思想上的统一;另一方面.宣称“君权神授”来麻痹人民的意志,以此达到政治上的绝对统治。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不同的地域、民族造就了中西方风格迥异的自然观。中国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西方则强调人在自然中的主导地位,崇尚自然要为人所用,最终形成了"天人相分"的自然观。虽然中西方自然观有所不同,但是二者观点的本原皆来自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界。对于中西方自然观存在的差异,必须建立在生态自然观的基础上,以生态自然观为理论切入点,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3.
墨子设定了人们生活的外在标准,这些标准来自于"意志之天",这是墨子所创立的"人格神",墨子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天人二分世界观。墨子推崇"天志"、"明鬼"的意义就在于为他的学说寻找一个外在的依据,这样便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墨子借用上天和鬼神为人民的生活制定了标准,来教化民众要兼相爱,交相利,非攻止战,实现天下大同。墨子讲非命,其根本精神是要人人做自己的主人,反对命运。"强力从事",强调人们应该为自己去争取幸福,不要安于现状。这些思想都高扬了人的主观能动精神,体现了天人二分思想。  相似文献   

4.
儒家和谐思想蕴含着天人和谐、人和、政和、融合等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契合。孔子和谐思想在当今和谐社会构建中仍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为今天解决生态危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共赢发展,促进文化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杨敏 《西部大开发》2011,(4):157-158
《老子河上公章句》是一部现存最早注释《老子道德经》的著作,作为黄老道家思想的承袭之作,治国与养生合二为一的思想特色非常突出,它以“道”为基础的天人相通、神行合一的养生思想和调摄精神、持守精气的具体养生方法,为进一步完善道家养生思想和创立道教养生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陆贾<新语>是西汉第一部政论散文著作,他在秦后首先宏扬儒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轻儒的刘邦.其"攻守异术"、"文武并用"的思想对汉初统治思想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国思想史上,陆贾<新语>上接先秦下开两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坚持"医德立院,科技兴院,文化强院"的办院宗旨,积极探索医院文化、环境、医疗、医患关系等协调发展的办院新理念,创造性地将文化与治病、文化与医疗环境、文化与科技兴院紧密结合,恢弘文化引领医院实现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健康发展。一是"人与天调,天人共荣",打造医院绿色和谐的生态环境。首先,建筑文化独具匠心。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注重以人为本的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8.
刘烨 《改革与开放》2018,(7):103-104
传统的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巨大,如何在经济与环境中寻找平衡点是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受传统的儒释道思想启发,欲将其原本含义与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分别从儒家"天人合一"、佛教"众生平等"及道家"道法自然"的传统理念,来探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通过对甲骨文字、古代典籍、考古学、飞磲学、《圣经》破译、人宇学等方面的跨学科联合考察,推断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中“人格天”的真正涵义是指宇宙中更高智能的人,“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的实质不仅仅是自然天与人类的感应与合一,更重要的是高级智慧生命(人格天)与人类的感应与合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院改革的逐步深入,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从思想观念、工作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结构等方面加以改进,使之在时代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关键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有位必须有为"和"有为才能有位"的关系.要围绕医院这个中心,深入调查研究,摸清职工思想脉搏,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找准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服务大局、服务群众.  相似文献   

11.
戴玉 《魅力中国》2010,(33):152-153
《周易》是一本阐释世事变化的书籍,被誉为群经之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思维视角,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而且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思维和方法论的启示。我认为,作为中国文化智慧的象征,《周易》的价值是不朽的。可以说,周易与科学之间存在着同构性。它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助产士的作用,促使科学家们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得心应手而多有创获。  相似文献   

12.
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伦理在催生现代社会方面提供了精神资源,并为现代社会结构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依循着先贤的观点,通过梁漱溟先生社会结构理论这一独特视角,来中国儒释道三教是否能够起到类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董宪臣 《重庆与世界》2013,(11):8-10,26
重庆市“綦江天书”文字古怪诡谲,目前仍无法完全破译。结合其内容、文字特征来看,“綦江天书”属于道教中的复文。从文字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道教复文具有构形随意、体系庞杂、流传隐秘、释读主观等几方面的特征,与俗字的基本特点大致相同,因此可以视为俗字的一类。  相似文献   

14.
薛鹏 《改革与开放》2011,(16):195+121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于1964年发表其代表作《单向度的人》闻名于世。该书揭露了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端,对人的存在、人的解放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本文基于他批判理论中"虚假需求"理论作为切入点展开评述,对"虚假需求"理论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揭示其理论现象的危害性,并揭示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e evolution of Mancur Olson's views regarding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 the second of his three main books, is examined. It expands and extends to history and to the world the arguments presented in his earlier work,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Although Olson never abandons the idea that the accumulation of interest groups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can lead to its economic stagnation, how this comes about and can be overcome changes somewhat by the time of his final book, Power and Prosperity, which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of transition economies and proper political governance. A sign of the greater complexity of his later views emerges in his analysis of the U.S. South, presented in his 1983 presidential address to the Southern Economic Association.  相似文献   

16.
在主权国家范围内,人们通常把建立秩序与建立政府并通过政府去推行和维护法制关联在一起,但是在国际社会,在人类目前尚达不到建立世界政府的境地,秩序应当如何建立?熊玠在《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他首先对"沃尔兹现实主义理论对国际法在国际社会中作用的虚无主义态度"进行了批判,并且认为"体系价值"是作为与权力平等的要素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作用。笔者与其所持观点的主要分歧在于,至少到目前为止,国际法仍是权力政治的派生物,而不具有与后者平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秦汉两朝统治思想表面上不同,但实际上,奉行的统治策略是一致的。秦朝执行法家路线,但实际运作中还是讲究儒家的修身之法、处事哲学;西汉初虽然接受秦亡教训,奉行黄老的无为主张,但黄老思想本身就经历了与其他诸家思想相糅合的过程;到了武帝时期,虽然确立了儒家独尊的地位,但执行中却是“霸王道杂之”;东汉继续尊崇儒家,但此时的儒家不但是经历了自身的有意识的改造,而且随着谶纬的盛行,出现了一大批方士化的儒生,儒家思想进一步神秘化,最终完成了作为封建统治者选中的官方哲学的改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人本化管理的深入认识,根据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为了读者一切"和"为了一切读者"两种"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提出了异议,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有其自身特征,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应该有其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行政生态,必然要求行政系统对其价值系统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理念。探讨和谐校园建设背景下行政价值选择的途径、目标及技术本科院校行政价值的实现途径,对于人们深入把握和谐校园构建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价值选择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新升技术本科院校行政的目标与方向,推进院校和谐行政以及服务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理论观察》2001,(4):44-45
历来多数学者将“礼”、“仁”视为儒家核心,但“礼“仁”仅能称其为儒学的道德标准,并不能作为中心线索贯串统摄整个儒学体系各个领域,而中和所包涵的阴阳之道(宇宙论)、和同之辨(方法论)、中庸之道(道德论)、天人合一(价值论)等思想即有功效。故此,我们认为,中和应是儒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