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比较粮食作物区域产量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的不同定价方法,对于提高财政保费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粮食作物保险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长沙县早稻保险为例,区域产量保险以单产作为保险标的,采用非参数核密度法厘定的保险纯费率为1.8345%;天气指数保险以指定天气因素为保险标的,对于干旱天气指数保险,当保险公司赔付概率为40%时纯费率为1.5431%,赔付概率为60%时纯费率为1.5508%。区域产量保险因承保多重风险而费率较高,天气指数保险因承保指定风险而费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非参数估计的信息扩散模型测算了我国粮食主产区水稻、玉米、小麦和棉花产量损失风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粮食单产平均损失风险大于30%的概率很小,故单产水平一般保持在趋势产量70%以上的水平上,并且不同区域同一作物和不同作物之间的风险损失概率存在差异。由此认为我国农作物生产具有风险可保性,这是我国开展农业保险的客观依据。同时,认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是重要的风险管理措施,运用农业普查资料分析了农田水利条件、农业机械化水平、保护性农业水平及土地经营规模等因素的基本变化对农作物产量损失风险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制定有差别费率的区域保险计划、创造种植业保险顺利开展条件的有关考虑。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大力推广的创新型保险产品,区域农业收入保险是对区域农业产量风险与价格风险的双重保障。然而,单产数据空间聚合造成产量风险的低估却是当前农业收入风险评估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随着空间区域的增大、产量风险的低估程度就越严重。本文以湖北省黄冈市、咸宁市和十堰市三个地市级水稻产量风险评估为案例,通过两种方法定量评价地市级水稻产量风险的低估程度。方法一是当前最常见的区域产量风险评估方法,直接利用地市级产量数据构建风险评估模型计算产量风险;方法二是收集地市级对应区县产量数据,通过Copula函数构建县级产量损失序列的联合概率分布后,通过Monte Carlo模拟产生区县产量损失序列样本后计算地市级产量风险。通过结果比较发现,方法一获得的三个地级市水稻产量风险较方法二平均低估了51.27%,证明了空间尺度建模不当会带来产量风险评估的严重低估。  相似文献   

4.
基于定量风险评估的保险精算是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针对农户级别历史单产数据严重缺乏的情况,研究中常常采用基于县域统计单产的简化模型用于种植业保险定价。这些模型的简化过程依赖于一些重要的假设,而这些假设能否得到数据的支持有待验证。本文回顾了常见的模型简化假设,并使用在湖南省常德市通过抽样问卷调查获取的农户级别历史产量数据一些关键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抽样数据不支持这些模型进行简化的假设,基于县域单产的简化定价模型不能直接应用到我国当前的种植业保险定价中。通过遥感估产手段对历史产量空间分布进行重建,或建立新的种植业保险损失数据采集标准以规范记录保险损失数据,才是解决我国种植业保险定价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5.
粮食单产风险分布是费率厘定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单产趋势估计中异方差现象对单产风险分布及费率的影响,构建了基于异方差的调整系数估计模型和区域产量保险费率测算方法,并利用1963~2017年全国27省主要粮食作物保险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放松异方差假设对我国粮食单产风险分布及费率厘定具有显著影响,13个省份的一种或多种粮食作物存在趋势异方差现象,且分布具有集聚特征。其中,小麦和水稻的单产风险随产量具有缩小趋势,费率受异方差影响较大,玉米单产风险随产量略有增大,费率受异方差影响较少。研究结果对于粮食单产风险分布、风险区划及保险费率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田菁  张琅  袁佳子 《保险研究》2019,(3):103-115
目前我国的收入保险主要以是"产量保险+价格保险"的形式呈现,费率厘定采用自然灾害责任和价格责任单独计算损失率后相加的方法,与实际的收入保险存在一定差异。本文结合美国收入保险的定价经验,探讨了适合我国现状的收入保险产品类型,研究收入保险产品的定价技术,对影响收入保险的要素进行论证,并完成了东北地区粮食集中产区——辽宁省级、地市级费率厘定的全流程分析,为收入保险试点做好定价储备工作。建议我国现阶段发展以目标价格进行赔付的收入保险(RP-HPE)产品为主,试点时以地市作为承保单元进行展业;统一全国各省农作物产量数据发布口径及明确各省发布机构,以省级产量数据为基础,积累地市级、县级产量数据;利用收入保险助推农产品价格改革,用收入保险替代现有的价格支持政策,先从玉米、大豆收入保险开始着手试点。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水稻是其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旱灾又是对水稻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水稻区域产量旱灾保险在缓解水稻旱灾风险影响中意义重大,而费率厘定是开展保险的前提。本文采用四川省1987年~2007年的水稻生产和旱灾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实际历史产量法(APH)在将水稻旱灾风险的单产时序值分离出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水稻区域产量旱灾保险的纯费率厘定,得出在90%和100%的保障水平下,保险纯费率分别为0.23%和0.31%。最后,对本文结论的政策性含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量保险的费率厘定常受到数据量少、产量分布选择不一致等问题的影响,使得费率制定者常常对结果的选择感到困惑,缺乏足够的可确信度。为此,本文用Bootstrap方法给出费率的区间估计以弥补点估计的不足。本文通过模拟测试,验证了Bootstrap方法费率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优良性。最后,对黑龙江14个县市的玉米产量数据做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农业灾害风险评估是准确厘定农作物保险费率的基础和前提。选取山东省17地市1993~2013年的玉米生产相关数据,通过HP滤波模型进行趋势产量的拟合和减产量的分离,运用燃烧定价法初步确定各地市的产量保险费率。为修正产量保险费率,选取玉米生长过程中8个主要风险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立了4类主成分,并结合AHP权重分析,进行山东省玉米生产的风险区划,得到各市玉米的理论受灾风险排名,对初定的产量保险费率进行最终修正处理。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地市间的保费差异较大,高低差异达到2.31倍。在当前阶段,山东省实施玉米保险的市级费率分区政策已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在农作物保险费率厘定当中,期望损失是影响纯费率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不同的产量分布下会出现不同的纯费率,本文使用四种参数方法与一种非参数方法,共五种分布对湖北省78个县市①的油菜单产保险纯费率进行厘定,发现不同分布下厘定的费率明显不同,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五种分布拟合的效果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1.
科学的农业灾害风险评估是准确厘定农作物保险费率的基础和前提。选取山东省17地市1993—2013年的玉米生产相关数据,通过HP滤波模型进行趋势产量的拟合和减产量的分离,运用燃烧定价法初步确定各地市的产量保险费率。为修正产量保险费率,选取玉米生长过程中8个主要风险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立了4类主成分,并结合AHP权重分析,进行山东省玉米生产的风险区划,得到各市玉米的理论受灾风险排名,对初定的产量保险费率进行最终修正处理。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地市间的保费差异较大,高低差异达到2.31倍。在当前阶段,山东省实施玉米保险的市级费率分区政策已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存款保险实行差别费率与基准费率相结合的制度。学术界对存款保险费率定价研究主要以防范道德风险为出发点,聚焦于风险差别费率。传统的风险差别费率定价模型是期权定价模型和期望损失模型,两者均是对商业银行自身倒闭风险进行定价。本文认为,存款保险的目的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机制作为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部分,也应将目标聚焦于防范系统性风险。基于此,本文选择以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宏观审慎监管视角,对存款保险差别费率定价机制展开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目标与特征,讨论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机制的要点与形成过程。本文还进一步原创性地构建了一个基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模型,该模型以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作为衡量商业银行风险的依据。并且我们以中国16家上市银行数据对模型做了保费测算。结论证实模型的定价体系更全面,能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3.
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逆向选择的发生,区域产量保险的提出可以为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提供基础,是农业保险未来的发展方面。通过以玉米种植为例,利用产量指标为基础,将吉林省各地区分为三个风险区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产量保险的费率厘定,得到区域级别的费率,为吉林省玉米保险的发展提供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振军 《保险研究》2013,(10):42-47
该文以甘肃省西峰区为例,依据该区1981年~2012年期间历年的玉米实际单产数据,采用直线滑动平均法建立趋势拟合方程,应用Matlab7.0统计分析软件估算了该区1981年~2012年期间的玉米趋势单产产量,并根据实际单产产量和趋势单产产量分离出旱灾单产产量。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降水量指数下玉米实际单产产量相对趋势单产产量的减产率,设计出玉米旱灾气象指数保险的理赔指数,并根据不同程度干旱灾害的灾损率和与之对应的发生频率厘定出玉米旱灾保险的总投保费率。试图为当地政府完善玉米旱灾保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分析的建议,为开展其他农作物保险提出可供借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收入保险①具有同时覆盖产量风险和价格风险的特性,已成为各国农业保险的主导产品态势。我国收入保险试点工作刚刚起步,是否需要深入开展收入保险试点工作以及应如何开展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经济作物收入保险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作为国内最大的苹果产地,陕西省苹果种植面临着较高的产量风险和价格风险,种植收入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对收入保险有一定的潜在需求。在拟合产量和价格分布的基础上,本文采用Copula函数和蒙特卡洛方法进行费率厘定。结果表明:陕西省苹果产量和价格存在负相关性,在70%~95%的保障水平下,收入保险纯费率可在12%~19%之间。以陕西苹果为例,研究经济作物收入保险及其定价,对其他苹果主产区的收入保险乃至经济作物收入保险的试点与推广,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费率不仅取决于客观风险,也受政府补贴财政资金的约束。为了更为合理地设计保费补贴方式,选取山东省所辖各地市1993-2018年的小麦产量与面积数据,通过HP滤波模型进行趋势产量的拟合,并通过线性相加模型测算了2019年小麦趋势产量,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初步确定各地市的小麦产量保险费率,然后通过谱聚类方法对各地区进行了费率区划。研究表明:山东现行小麦实际保险费率过低,但理论上各地市小麦费率差异较大,最高风险区和最低风险区的费率差距超过3个百分点,按照费率区划厘定农业保险费率是十分必要的;使用谱聚类方法可以得到“相似且相邻”的费率区划结果,山东省小麦的费率区划可分为青潍区、烟威区、鲁西南、鲁中、鲁西北、鲁南临海六个费率区;农业保险费率补贴的额度和承担比例要考虑实际风险因素,根据风险大小对于不同地市采取差异化费率。  相似文献   

17.
农业收入保险能够同时分散农户生产过程中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稳定农户预期收入,对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阿克苏棉花为例,综合考虑产量和价格双重风险,运用Copula模型对我国经济作物收入保险进行定价。结果表明:阿克苏市棉花单产和价格之间存在弱的负相关性(-0.0491),Frank Copula函数为其最优联合分布函数;在100%的保障水平下,收入保险的费率(纯费率4.92%,毛费率7.1%)与产量保险费率(7.0%—7.4%)大致相当。最后进行了归纳和阐释,并对开展经济作物收入保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8.
基于Copula方法的河北省玉米收入保险费率测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收入保险可以为农户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障,对稳定农民种粮收益、玉米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和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国际农业保险和农业支持政策的发展趋势,近两年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利用Copula方法、河北省的玉米单产和价格数据对玉米收入保险进行了定价研究,确定了河北省玉米单产和价格的最优边缘分布形式和联合分布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计算出了不同保障水平下玉米收入保险的纯费率值。最后,对河北省开展玉米收入保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立企财险费率测算模型的初步设想杭州商学院施建祥,苏为华在保险市场上,过高的费率会失去市场,过低的费率会影响保险人的偿付能力,二者均会对保险经营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科学测算保险费率是保险业务经营稳定发展的基础。本文试图就建立我国企财险费率测算模型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保险制度被公认为现代金融安全网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其本身存在着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委托代理问题。因此如何利用完善的制度设计,尤其是存款保险费率的选择模式以及具体测算就成为关键因素。自1993年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基金"构想以来,我国对建立存款保险的研究力度逐年深入。但国内现有对存款保险费率的研究文献存在照搬国外已有模型、分析指标应用不恰当,研究结论差异过大等诸多问题,不仅未能达到确定我国存款保险费率适当水平的目的,反而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本文在应用Morton期权定价基本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对该模型的评价缺陷和现实监管评级要求,选取样本指标对测算费率进行修正,这是一种创新性研究方法。通过回归技术和统计手段对样本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资本状况、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从而使存款保险机构能够实现对投保银行的动态监管和适时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