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07年,江苏被财政部列为国家第一批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省份。三年来,江苏农业保险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三年来各级财政共提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21亿元,其中,中央9.96亿元,省9.23亿元,市县约2亿元。2009年,全省种植业共承保小麦2594万亩、水稻2944.57万亩、油菜396.91万亩、玉米406.39万亩、棉花138.53万亩,小麦、水稻保险的承保面达到97%,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背景下,一些省份逐步建立起了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市、江苏省和安徽省,对其已建立起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进行了总结,按照这些省市风险分担模式,分别测算出政府和保险机构各需承担的赔付责任,并将三种模式代入到三省市种植业保险当中进行对比,最后总结了三种模式的特征及使用条件,提出了完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财产保险业巨灾损失赔付能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玲  左斐 《保险研究》2009,(8):65-70
中国社会已步入一个历史性的风险高度累积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中,以损失补偿为主要功能的财产保险业是否有足够的损失赔付能力就成为一个不能不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Cummins,Doherty和Anita(2002)的保险赔付能力度量模型,引入1998年~2007年中国保险业经营数据,在改进后的损失对数正态分布假设下,对2007年年末时点上在中国大陆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39家保险公司以及全行业整体巨灾损失赔付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800亿到2000亿元的巨灾损失区间内,中国财产保险业的赔付效率在68.36%以上,全行业巨灾赔付能力缺口巨大,且损失幅度越大短缺的幅度越大。本文认为,造成这种赔付能力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全行业资本与盈余的低水平以及再保险市场发展的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变得越来越富裕了,而巨灾风险的发生频率也在不断增强,人们面临着严峻的巨灾威胁。据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统计,2014年全球自然灾害共发生980起,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100亿美元,损失严重。其中保险公司的赔付高达310亿美元,占经济损失的28%,但是我国的保险赔付在巨灾损失中占比不到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巨灾保险严重稀缺,而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主要以社会捐助和财政救助为主,因此给我国财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满足人们的保障需求,故我国需设立专门的巨灾保险体系。然而巨灾保险制度的有效构建与立法实践在巨灾保险的设立过程中是最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以政策性保险为主,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同时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参与农业保险,并对种植业、养殖业的保费收入免收营业税,以减轻保险公司成本;同时,允许保险公司从经营盈余中扣除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保险准备金,并在税前扣除,以增加保险公司的资金实力,或者延长农业保险的核算周期,允许保险公司将当年盈余建立风险准备金,提高农业保险的偿付能力,充分调动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政策动态     
《投资北京》2009,(9):8-10
北京率先建立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新模式 市农委近日与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合作协议。市政府将直接出资为在北京从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购买再保险,在发生巨灾损失的情况下,再保险公司将直接向保险公司支付赔款,为其提供保障。这项协议主要为畜禽、果树和农作物提供针对传染病、畜禽疾病、雹灾、洪涝、风灾、暴风雨等风险的保险,覆盖约40万农户。  相似文献   

7.
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优势(Strength):一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农民广泛参与的公益性、微利性保险,比其他商业保险更具有广泛性、公益性、优越性。二是财政补贴优势明显。目前庆阳市主要涉险农业有能繁母猪、奶牛和玉米,政府补贴能占到保费的80%以上。三是服务"三农"效果良好。自从2007年甘肃省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来,5年间庆阳市保险业累计提供农业风险保障7.19亿元,累计赔付赔款0.18亿元,受益农户30.35万户次。劣势(Weakness):一是政府在能繁母猪、奶牛保险上推动乏力,保险公司参与积极性不  相似文献   

8.
去年机动车辆保险又开创了新局面。据统计,全年共承保各种机动车辆(包括农村数字)116.5万多辆,保险金额为179亿元,保险费收入比前年增长了50%。同时,保险公司本着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要求,依照保险条款,实事求是地处理各种车辆赔案118,407起,付赔款1.13亿元,发挥了保险的经济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业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通过资本市场转移农业风险是我国防范和化解巨灾风险的有效措施,通过保险风险证券化可以进一步增强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从而促进巨灾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保险现状和面临的自然灾害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巨灾债券、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截至2012年末,黑龙江省农业保险已经实现了县级全覆盖。其中,种植业保险累计完成14743万亩,年均增长21%;能繁母猪和奶牛保险累计完成471.6万头。保险公司保费总收入26.28亿元,共为354万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69亿元,为142万农户支付灾害理赔款18.6亿元。全省农业保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养殖业保险规模大幅  相似文献   

11.
《西南金融》2008,(7):51-52
中华财险资阳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资阳中支”)在四川省资阳市以开办生猪保险为农业保险试点先导,采取为政府代办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模式,开展了保险业务。截止2006年年底,中华财险资阳中支在雁江区、简阳市、安岳县、乐至县近30个乡镇累计承保了约25万头生猪,实收保费916608元,应收保费583905元,承保的生猪累计死亡约1.9万头,死亡率7.6%,共支付赔款216万余元,头均赔付113.75,满期赔付率为183%,为养殖户提供风险保障共计7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2.
一、新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保险经纪业务现状 2004年至2005年两年中,全疆财产保险公司共承保高速公路建、安工险及第三者责任险总保险金额为47亿元,保费收入1235万元,平均费率0.26%,已支出赔款近600万元,经纪佣金支出205万元.其中,已到期责任的保险金额14亿元,保费收入345万元,赔款支出209万元,赔付率61%;未到期责任保险金额约33亿元,保费收入890万元,已发生赔款391万元,目前赔付率为44%,33亿元的保险责任在2006年底至2008年6月将陆续到期,总体赔付情况尚无法预测.  相似文献   

13.
雨雪冰冻灾害,尽管保险公司进行了主动赔付和通融赔付,赔付数额达到57亿元,但占受灾地区全部损失的比例仍然较低。应对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面临那些频发的、灾情损失越来越严重的自然灾害,国内保险业的差距绝不仅是表现在一个巨灾保险机制的缺失上。  相似文献   

14.
建立健全政府激励保险公司努力、高效地运作农业保险的机制,对增加农业保险供给、推动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业保险承保和理赔两项工作任务,构建保险公司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求解出激励成本函数相互独立和相互依存两种情形下的保险公司最优化激励条件。结果显示,理性的政府和保险公司均会被现实所诱导,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完成农业保险承保任务,而花在农业保险理赔任务上的努力则相对较少。因此,政府有必要建立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理赔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对保险公司在完成农业保险理赔任务过程中的努力程度进行直接观测。在此基础上,政府可以制定农业保险承保业绩和理赔服务业绩并重的财政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是制约海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所在。本文借鉴国内外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的先进做法,结合海南巨灾风险情况、财政实力、保险公司经营情况等实际,提出符合海南实际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途径,以促进海南农业保险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湖南省水稻种植保险为例,研究了湖南省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保费准备金提取比例和触发条件。首先,将极值理论引入种植业巨灾损失评估模型,采用超越阈值模型拟合水稻种植保险巨灾损失分布,运用一致性风险度量工具——期望损失,衡量各重现期下巨灾损失程度。然后,结合湖南省水稻种植保险保费数据,提出湖南省种植业保险巨灾准备金提取比例测算方法。实证结果表明,目前湖南地区种植业保险巨灾准备金提取比例较低,但巨灾准备金触发条件设定合理。保险公司应该全面认识农业巨灾损失发生规律,谨慎确定巨灾准备金筹集规模和计提比例,有效防范和应对巨额赔偿风险,保障农业保险稳健经营。  相似文献   

17.
近几十年来,巨大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损失。旧金山大地震、Andrew飓风、9.11事件、印度洋海啸,这些字眼使得整个世界为之动容。许多保险公司,特别是再保险公司面对巨额的保险赔付,陷入资本和现金的危机。连著名的英国劳合社再保险市场也不例外。再保险公司越来越不愿承保巨灾风险,导致了巨灾再保险价格的一再升高,这却给巨灾风险证券化提供了发展机遇。面对高昂的巨灾再保险成本,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以其成本小风险分散的优势,逐渐在巨灾风险领域初露锋芒。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其实是一种场外交易的债券衍生物,是保险、再保险公司通过直接发行公司债券,利用债券市场来分散巨灾风险的一种形式。承保巨灾损失的保险、再保险公司利用这种债券,将自身的巨灾损失风险转移给了市场投资者,投资者的收益完全取决于巨灾损失是否发生。在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几种工具中,巨灾债券(Cat bonds)发行的数额是最大的。Cat bonds实际上是一个债券合同,购买此债券的投资者在持有期间,如果合同约定的巨灾事件不发生,则会在到期时连本带息获得收入;如果合同约定的巨灾事件发生,则会损失部分或全部的本金,用来弥补发行者的巨灾损失。可见,Cat b...  相似文献   

18.
商业化、事前补偿的巨灾保险是巨灾风险管理发展的趋势。我国应该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涵盖政府、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资本市场和潜在受灾者五个主体的巨灾风险管理模式。在实际运作中,要考虑巨灾保险承保、保险公司巨灾风险转移和区分潜在客户等。  相似文献   

19.
商业化、事前补偿的巨灾保险是巨灾风险管理发展的趋势.我国应该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涵盖政府、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资本市场和潜在受灾者五个主体的巨灾风险管理模式.在实际运作中,要考虑巨灾保险承保、保险公司巨灾风险转移和区分潜在客户等.  相似文献   

20.
要闻     
《中国财政》2012,(11):4-5
保险公司计提巨灾风险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4月2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明确保险公司计提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根据通知,截至2015年12月31日,保险公司经营财政给予保费补贴的种植业险种的,按不超过补贴险种当年保费收入25%的比例计提的巨灾风险准备金,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