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昀  耿晖 《中国西部》2008,(4):38-47
第一个问号结构性上涨是否会导致通货膨胀? 背景板:针对今年的物价上涨,有人认为这是结构性上涨,中国不会出现恶性通胀,因为通胀的压力已经在价格改革中释放了。  相似文献   

2.
唐兵 《环球财经》2010,(1):104-105
2010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和以往的情形相比,2010年的开端包含了很多疑问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是否已经过去?世界经济是否已经走上复苏的轨道?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否持续?  相似文献   

3.
第一个问号 住房保障体系有保障吗? 背景板:中国的住房问题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一个问题。首先,中国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对住房的需求,特别是对住房保障的需求非常大。在欧洲国家,大概200年发生的人口迁移在中国30年内就要完成,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刘亮 《环球财经》2008,(5):60-62
中国股市第二次推倒还能否重来?增加财产性收入是否永远只是美好的愿景?相当于中国一年财政收入的市值损失是否真的变成外资的“政策红利”?中国支柱产业的控制权是否会因此丧失?金融主权是否会易手他人?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覆辙,上演比“失去的10年”更为严重的惨剧?  相似文献   

5.
2009年楼市一路高歌,房价居高不下,2010年楼市会发生什么,房价是否会有所调整?楼市的投资价值究竟还有多少?让我们来看看专家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了WTO,新的一年中市场必定将更加开放,面对入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和思考百姓关注的焦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社会生活的前进方向。那么,2002年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入世带给我们什么入世会给哪些行业带来机遇?哪些行业会藉此得到快速发展?哪些行  相似文献   

7.
面对国家统计局“70大中城市新房价格仅一个同比下降”的报告,针对百姓眼中日益高企的房价,陕西电视台《今日点击》专栏财经评论员魏雅华对此提出了疑问,一问:“钱荒”是咋回事?二问:中国银行业为什么会在全球减息风暴中逆风加息?三问:如何解释2013年的中国经济形势偏冷?四问:如何解释2013年的中国地方债危机警报?五问:为什么大中型房企近四成中报预亏?六问: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七问:李嘉诚为什么会在房地产涨势如潮中清盘出逃?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国人来说,2008年是奥运年;对于世界来说,2008年是中国年。那么,对于中国电信业呢?今年是否会有一些惊喜?  相似文献   

9.
因信用缺失严重,全国每年因各种失信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元。征信系统的开通无疑对众多的“老赖”们打击不小,然而也随之而来一连串需要被拉直的问号:不良信用记录是否会跟随本人一辈子?如何协调信用记录里牵扯到各种信息的主管单位?谁能查询涉及个人隐私的信用记录?[编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信息》2008,(3):64-65
2008年,牛市格局是否会发生改变?奥运会是否会成为中国股市牛转熊的分水岭?这一年应该如何投资股市,是延续2006年、2007年的持股待涨策略还是有所改变?针对上述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业内知名专家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整三年。三年来,中国既经历了“风雨”,更看到了“彩虹”,“狼来了”的忧虑或许还淡淡地残存于记忆中,但年增9个百分点的发展步伐却让世界震惊。三年来,中国经济整体表现如何?政府是否真正入世?企业能否适应WTO规则?百姓又得到了什么实惠?……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WTO中国研究院院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张汉林。  相似文献   

12.
吴遐 《沪港经济》2010,(1):48-49
2010年的中国会不会稳步复苏,并出现过热?著名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2010年的中国经济还会出现较快增长,但由宏观调控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赵伟 《中国经贸》2011,(5):55-55
2010年全年中国CPI上涨3.3%,物价在人们担忧中攀升,通胀到底离我们有多远?中国这外,其他国家是否正在饱受通胀的肆虐?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2007年国际医药并购潮中以诊断试剂为代表的生吻技术是最热门的焦点,那么2008年中国医药行业并购会有哪些热点呢?如果说,2007年是中国药企的海外上市爆发年,那么2008年这一现象是否会持续?这些药企接下来会有何作为?如果说,2007年风险投资资本在中国医药投资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那么,受美国次按危机的波及,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至5月,中国投资者净购入日本国债1.28万亿日元,这显著超过了2005年至2009年中国投资者对日本国债的净购入额,从而引发国内外舆论的重点关注。中国政府为什么会选择在2010年上半年显著增持日本国债?增持日本国债对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意义何在?增持日本国债具有什么样的风险涵义?本文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云峥 《产权导刊》2006,(11):11-13
2006年最牵动世界神经的中国经济话题有哪些?中国的外汇储备无疑是其中倍受瞩目的焦点之一。自中国在2006年2月底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之后,围绕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各类争论,就开始在国内和国际如火如荼地上演:中国的外汇储备数额是否合理?高汇储对货币政策和人民币汇率会有何影响?“金融恐怖平衡”是否真实存在?中国将如何实现外汇储备投资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到2010年,央企要减少到80~100家。”——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我国宏观经济加速持续回落,电力行业处于周期底部。这是否意味着电力整合“活跃期”的来临?这一时期的整合将会发生怎样的变数?会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8.
刘佳玮 《中国经贸》2010,(10):133-134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里格曼再次将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推向了世界经济的风口浪尖。克鲁格曼认为,人民币的价值被低估了,这无疑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他将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归咎于是中国的责任,并认为是中国助长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而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认为美国的贸易赤字是由于储蓄不足,呼吁人民币升值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决定。那么,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源自于何方,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呢?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影响究竟大还是小呢?而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又将如何发展呢?本文就将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天津经济》2010,(2):50-52
“国未富,民先老”,日本《追求》双周刊2009年6月24日文章称,中国所走的将是世界前所未有的“在低收入阶段进入老龄化”的道路。中国的老龄化趋势是否已到了相当严峻的程度?比较全国水平而言,天津市老龄化水平又处在何种位置?老龄化会对全社会及普通民众产生何种影响?这是一个关系到每位天津市民的现实问题。本文就基于此种考虑,使用相关数据及分析对这些问题做出解答。  相似文献   

20.
春节就要来了,如今中国人过春节的心情是否还像过去一样兴奋呢?中国的农历新年是否已被纳入一个长期的商业盛会,带给商人巨大的利益,却带给消费者更少的欢乐?或许对一个外国人来说,问这些问题会有些无礼,但每年我让我的学生写点圣诞节和春节对比的时候,那些传统的观念常常被国外的思想围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