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2 毫秒
1.
《广西经济》2008,(6):62-63
100美元、110美元、120美元、135美元、140美元……今年以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在人们的深重忧虑中屡创新高。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已经给世界各国的民生和经济带来众多影响。由于油价上涨,加油站由拥堵变得冷清,人们把汽车卖了骑自行车上班,使用公共交通的人也越来越多;由于油价上涨,负担加重,企业不得不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来缩减成本;由于油价上涨,石化产品涨价,导致生产和运输价格上涨,从而造成原材料和商品涨价,并进而致使最终产品涨价,许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正在踏出警戒线……高油价已经严重影响到各国的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2.
张锐 《沪港经济》2005,(11):22-23
高油价时代已经来临 如果在一年之前有人提出设问:石油价格是否会突 破50美元/桶?得到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然而,斗转 星移,如今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已经上涨了近45%。特 别是进入2005以后,油价一路提速。 油价还会上涨吗?在国际著名的投行机构高盛作出 了今后5年内石油价格将冲高到120美元/桶的大胆预 测之后,包括《经济学家》、《华盛顿邮报》等全球权威机 构纷纷站出来予以否定。尽管如此,高盛仍然作出了明年 油价将突破每桶68美元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从国际环境看,2005年世界经济将由强劲回升转向平稳增长,总体经济环境略差于2004年。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比2004年降低0.5-1个百分点,世界贸易增长率将降低1.5—3个百分点。国际环境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石油价格的走势。由于2004年国际油价在需求大大超出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和投机三大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非理性上涨,国际油价已经偏离了每桶25—35美元的一般均衡增长轨道,总体判断2005年国际油价预计将稳步回落,但回落幅度有  相似文献   

4.
2003年1月至2008年4月,纽约商品交易所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价格上涨了254%。本轮原油价格上涨出现了几个明显有别于20世纪历次原油危机的新特征:一、油价上涨持续周期长,累计上涨幅度大。二、油价上涨与美元贬值密不可分。三、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原油需求激增推高国际油价。四、主要原油生产国产出此消彼长,OECD国家大幅减产、OPEC增产乏力推高国际油价。五、原油期货市场的投机因素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在逐渐加大。本轮原油价格上涨的多重动因导致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特点和不确定性。2003至2006年期间,原油价格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明显弱化迹象,2007年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宏观经济指标方面出现波动,似乎高油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初现端倪。但由于此次油价上升并非源于供给冲击,各国对油价持续上涨均存在一定预期,相关部门的产业结构调整也由此而加速、国家财政税收政策也会相应跟上,因此高油价对世界经济影响仍然在可预见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5.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4,(25):14-14
油价上涨引发经济增长担忧伊斯兰激进分子在伊拉克的活动使得世界油价在周一(6月23日)继续上涨,引发了市场对于经济稳定增长的担忧,特别是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已经开始放缓。伦敦和纽约的原油价格已经触及去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由于担忧伊拉克局势对原油供应的影响可能会持续到今年晚些时候,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价格已上涨至107美元,在2014年年内上涨超过16%。高油价增加了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的成本投入,“两个领域的公司都表示,持续上涨的油价是成本增加的主耍原因。”市场调查机构Markit表示。  相似文献   

6.
王东 《中国经贸》2008,(3):42-44
2008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攀升,纽约期货市场和英国伦敦石油交易所每桶升突破100美元关口.欧佩克的7种原油参考价格也突破95美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涨幅超过了60%,创造了近年来的最高点。从目前的石油供给情况看,由于欧佩克增产能力依然有限和市场需求持续增加,油价将继续在高位徘徊.油价的浮动范围从2006年的每桶65~70美元提高到95美元以上.甚至有可能将超过100美元。与此同时,在目前中东局势持续恶化的影响下国际石油价格也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维持在较高的价位。而当前国际石油市场油价的坚挺.不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增大,而且对国际石油安全机制的影响也进一步突出。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7年10月份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08年发达国家经济将增长2.2%,低于2007年的2.5%:发展中国家经济预计将增长7.4%,低于2007年的8.1%,当前高油价进一步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国际石油市场的油价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浙江经济》2000,(12):22-23
一、目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动处于过渡阶段1.短期内油价处于高价位国际石油市场在经过了自1997年11月至1999年3月近一年半的低油价时期后,开始止跌回升,进入新一轮的高油价阶段。世界原油价格从每桶低于10美元上涨至37美  相似文献   

8.
受到短线获利回吐卖盘打压以及投资者担心国际能源消费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14日再次回落,纽约市场油价跌至每桶79美元之下。导致投资者看到油价走势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市场担心国际原油消费需求也将下滑。高盛认为,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国际油价可能在年底见到每桶50美元。公司将今年年底的油价目标从115美元调整为每桶70美元,并将明年的预期从120美元调低为86美元。  相似文献   

9.
1998年底,石油价格为每桶10.72美元,时隔九年,石油价格已逼近每桶i00美元。实际上.国际油价最近不到两个月就上涨了近20美元,年来已累计增长了40美元,远远超过过去10年的涨幅。不断上涨的国际油价重新引发了人们对于全球通货膨胀抬头的忧虑。  相似文献   

10.
全世界都在忍受高油价的煎熬。在2001年,国际油价不过30美元/桶,随后一路飙升至120美元/桶。全球对高油价的担忧和对碳排放的限制,共同捧红了一个崭新的行业:新能源。只要与风能、太阳能、环保再生能源沾边的企业,就是炙手可热的新星。就在此时,4月28日,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业部长沙基卜·哈利勒放言,“不排除油价上涨至每桶200美元”。此话一出,新能源企业的股价应声而起。  相似文献   

11.
盛宝富 《中国经贸》2008,(19):46-47
自今年初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关口以来.一直在百元美元以上高位运行,7月初更是创出了每桶147美元的历史新高。随着高油价时代的来临.其后续影响正逐步显现。高油价导致国际运输成本上升改变了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资本流动也出现向发达国家及周边地区回流的新迹象,石油美元的投向也正在对全球利率和金融市场造成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格局正在出现新变化。  相似文献   

12.
在经历了两年的高油价之后,2006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走势如何,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虽然最近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和有关机构认为石油价格在去年已上涨到极限,随着各国采取化解石油价格上涨的措施和政策逐步出台与实施,石油价格有望于今年有所回落。但我们通过今年以来石油价格的走势,以及刺激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等方面的信息判断,今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仍将在高位波动,甚至存在继续攀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和文献述评 近5年来,国际油价从30美元/桶一路攀升,至2008年7月触及147美元/桶的历史高点。持续走高的国际油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但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学者对高油价的成因一直存在分歧,其中投机是否影响了油价就是争论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陈波 《科技和产业》2009,9(9):110-114
近几个月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呈现出持续快速上升势头,油价的快速上涨,使得油价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给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持续,世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犹在,因此,深入研究高油价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提出有效的降低高油价冲击的策略,对减缓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今年初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关口以来,一直在百元美元以上高位运行,7月初更是创出了每桶147美元的历史新高。随着高油价时代的来临,其后续影响正逐步显现。高油价导致国际运输成本上升改变了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资本流动也出现向发达国家及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16.
能源     
《中国报道》2008,(7):97-97
IEA:俄罗斯已成全球最大产油国;中石油开发非洲油田;美能源情报署称未来两年油价将在100美元之上;欧盟委员会拟订高油价应对策略;美车市受高油价冲击;油价上涨令法政府一季度意外增收逾亿欧元;俄拟通过海参崴向日本出口天然气。  相似文献   

17.
国际油价再次突破100美元大关,本文从历史卜三次较大的石油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入手.分析本次油价上涨原因,全球流动性;经济复苏稳健,国际石油市场需求稳定:地缘政治对石油供给的影响三方面进行分析.并着重分析了本次油价上涨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一方面造成物价指数上涨.另一方面导致和石油相关的行业盈利能力下降.并就如何应对国际石油价格上涨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8.
欧美货币战     
张敏 《环球财经》2008,(7):32-33
美元持续贬值引起的世界性经济恐慌或隐忧日渐凸显。由此直接导致的国际油价一路飙升,并持续虚高,显然无法客观反映国际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 但有一点似乎是肯定的,按照目前流行的一种说法是,美元贬值与油价上涨趋于同步,因为石油涨价可以带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大量涨价的商品可在国际贸易中造成巨大的“美元需求”,大量“美元需求”又让美国有机会输出美元,以增强其国内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陈萍 《产权导刊》2011,(5):21-23
受利比亚冲突升级刺激,国际油价创下2008年8月以来收盘新高。不期而遇的高油价不仅震动了资本市场,且推升了全球通胀压力。人们不禁担心:在全球经济刚刚复苏之时,油价再攀新高究竟是危机前兆还是虚惊一场?  相似文献   

20.
《沪港经济》2005,(1):11-11
2004年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给今年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对2005年经济保持既快又好的发展势头满怀信心,但同时也必须看到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从国际上看,国际安全、油价上涨、美元汇率持续走低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今年经济发展的四个不利因素。从国内看,制约经济增长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2005年粮食进一步增产和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