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瑞士人的年平均收入高达3万美元,名列欧洲第一,失业率很低,仅为3%,说瑞士是世界上的“首富之邦”一点都不过分。然而,在如此富裕的的国度里,人们过日子却十分节俭。不求奢华重实用瑞士人常说:“我们没有资源,有的只是两只手。”既然是靠两只手创造的财富,理所当然地要好好珍惜,于是形成了一种注重实用、不讲奢华的消费意识。瑞士人这样说,也这样做。瑞士被誉为“手表王国”,生产的劳力士、梅花、英纳格、雷达和欧米茄牌等高级手表驰名世界。但瑞士人大都使用普通表,有的甚至是连穷国人都早已不戴的塑料电子表。精打细算、节…  相似文献   

2.
精神快餐     
瑞士人富而不侈瑞士人的年平均收入高达3万多美元,名列欧洲第一,说瑞士是世界“首富之邦”,一点也不过分。然而在如此富裕的国度里,人们却从来不大手大脚,十分节俭。瑞士人常说:“我们没有资源,有的是两只手。”既然是靠两只手创造的财富,理所当然地要好好珍惜,结果形成了注重实用、不讲奢华的消费意识。其中的一些做法常常令到瑞士旅游或做生意的外国人迷惑不解,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它们和本国的消费模式迥然不同,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瑞士被誉为“手表王国”,生产的“劳力士”牌、“梅花”牌、“英纳格”牌、“雷达”牌和“欧米伽”牌等  相似文献   

3.
李忠东 《上海房地》2007,(10):63-63
统计数字表明:瑞士人的年平均收入高达81.7万瑞士法郎(1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5.46元),名列欧洲第一。然而在如此富裕的国度里,人们却从来不大手大脚,十分节俭,结果形成了一种注重实用、不讲奢华的消费意  相似文献   

4.
瑞士有非常成熟的经济伦理,其中有一点叫"谦卑"。瑞士人对大自然很谦卑,他们不去破坏环境和生态。瑞士人对前人很谦卑,他们不去破坏传统,而是在旧的基础上建设新的。瑞士人对周边的人很谦卑,建房子不仅要获得政策、法律的许可,还要问一下周边邻居,我这样建是不是可以,会不会破坏这个社区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海外资讯     
瑞士:延长带薪休假提案遭否决瑞士近日一次公投引起了整个欧洲的“恐慌”。在这次有关延长带薪休假的公投中,67%的瑞士人投了否决票,这让许多欧洲人“心情复杂”:一些人认为瑞士人这样做“无疑是疯了”,但也有许多人羡慕瑞士人的这种清醒,让人们可以安享富裕稳定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公安部派遣的首任驻美缉毒联络官孔宪明介绍了他在美国的一些见闻,现摘编如下:一个警官两只手机有一次,我注意到一位接待我们访问的美国警官身上竟然带着两只手机。他告诉我,公家的电话用公家的手机打,私人的电话用自己的手机打。我问:“您总是同时带着两只手机吗?”“不,公家的手机是临时借给我用的,任务结束以后再还回去。”这位警官说:“电话账单上每个电话主被叫号码都列得清清楚楚,我家里的电话号码如果出现在公家的电话账单上,不仅名誉要受损失,还要接受处理。”原来如此!美国人这样做,反映了一个原则,公家不占个人的便宜,个人也不要…  相似文献   

7.
时间变奏曲     
一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瑞士人在为孩子上户籍时,在填写拥有财产栏里,毫无例外地都写上"时间"二字.  相似文献   

8.
《经营者》2008,(21):42-46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在中外家族企业中,这样的“袍上虱”现象比比皆是。 那些在外人眼里极尽奢华、无比光鲜的家族企业内部,常常曝出令人心寒的一面:激烈的嫉妒和角逐、互相诋毁、明争暗斗。  相似文献   

9.
瑞士汽车协会近日公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瑞士人认为汽车不可或缺。与此同时,瑞士人在购车、用车方面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0.
在瑞士买房     
西方有些人发了财,往往会做两件事把钱存到瑞士银行;在瑞士的风景区买一幢别墅.外国人前来安居乐业,无形中把瑞士的房价也抬高起来.据统计,瑞士人拥有自己住房的比例在1/3左右,周边国家里,德国人买房比例为42%,奥地利为48%,法国为53%,意大利超70%,相比之下瑞士的比例算低了,大概房价高是一个重要原因.有时候算下来租房倒比买房划算,所以不少瑞士人宁愿租房子住了.……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我国奢华品消费现状的基础下,梳理了我国奢华品消费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消费群体多样化,消费时间集中,消费产品外显化,消费目标偏物化;基于我国奢华品消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正确引导中国奢华品消费行为的对策建议:进行奢华品消费主题教育,引导奢华品消费理性行为,拓展奢华品消费合理渠道,完善奢华品消费服务配套等.  相似文献   

12.
在空中一号这样奢华的地方吃饭,吃的不再是饭,是品质生活!位于广州CBD核心区珠江新城信合大厦的空中一号,号称是广州最奢华的餐厅,其环境之好,没话说,堪称一流。  相似文献   

13.
拉萨瑞吉酒店的开张确实引起了不少国外顶级媒体的关注,此前没人敢吃“高原的螃蟹”,这样艰苦的环境如何经营顶级洒店?然而奢华往往深藏不露,在不毛之地还能享受着帝王般的待遇,那才算是真正的奢华。  相似文献   

14.
王岚 《东南置业》2014,(4):36-39
卫生间虽然只是方便和洗刷的地方,但在装修上也有大学问。如何使之更加时尚,更加实用,更加惬意?让我们来看看专业设计师是怎么推荐的。 在家也可尽享spa 奢华卫生间设计有着质感的奢华,总是引发人们的遐想,中大型卫生问往往可以显示出居家的豪华风格,以下这两款大卫浴问设计效果就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瞭望     
《监督与选择》2009,(7):12-12
《罗博报告》号称“全球惟一一本对精致生活彰响力最大的刊物”.7月1日推出的新一期杂志延续了其奢华风格。《胜利大逃亡》作为其主打文章稚出,其中对北美多个奢华度假区和奢华居住区的建筑,装饰、布局、容纳量,环境和设施一一列举.甚至还艰体贴地计算了支撑这样的度假所需要的家庭财政支出.当地,罗博报告不会 忽略其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6.
奢华品行业在中国还是相对新兴的产业,世界顶级的奢华品牌进入中国的时间开始于90年代,过去5、6年的快速发展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现在从豪华汽车、珠宝,或是像登喜路这样的服饰品牌都在中国市场有了很好的发展,我们同时也预见到这种良好的成长性。  相似文献   

17.
何鼎弘 《经营者》2013,(11):104-107
假如为提升档次而将商务车做得奢华,绝对不是台湾人的风格,而将实用又前卫的技术集于一身的东风裕隆纳智捷大7 MPV则突破了既定的商务车形象,成为杀出商务车市场的一名“台客”。  相似文献   

18.
家族战争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在中外家族企业中,这样的"袍上虱"现象比比皆是。那些在外人眼里极尽奢华、无比光鲜的家族企业内部,常常曝出令人心寒的一面:激烈的嫉妒和角逐、互相诋毁、明争暗斗。"这个故事会让人流泪,精彩程度简直超过任何一部电视剧"。香港一位专栏作家这样描述澳门赌王家族上演的豪门恩怨,"它包含了故事中所有好玩的因素:性、阴谋、权力斗争以及难以计数的金钱"。  相似文献   

19.
奢华指非必要但可为人类带来愉悦享受、昂贵不易得、或奢侈的事物或环境.奢华的英文luxury源于拉丁语(luxuria),指"过剩"或"生活中额外之物",是"衣食足"以外的消费行为.本文将基于产品主体及产品环境来分析奢华之产品所营造的观感与体验中的重要元素——产品主体的材质、色彩、工艺、造型;产品环境中的物理环境与文化环境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为用户创造奢华的体验时,产品主体与其环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0.
“我的眼睛看不清了,可我还有两条腿,两只手,只要活着,照样可以收税!”说这句话的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是一位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默默奉献者——鄂托克旗巴音陶亥税务所所长白世发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