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会计概念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在主体。目前,国内外会计学界对会计概念的表述主要有管理工具、艺术、应用技术、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五种代表性的观点。理论来源于实践,任何一个概念的表述都受到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环境及人们的主观认识等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会计原则是西方会计界广泛研究的一个领域。我国会计学界近年来也开始研究探讨这一重要课题。本文将对会计原则应否纳入会计理论体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些粗浅的探讨。所谓理论,按《新韦伯斯特辞典》的解释,它“是从实践中产生的任何科学或学科的一般或抽象原则的表述”;所谓原则,是“可以作为活动或行为基础的方法或规则”。由此可见,原则与理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的规范或准绳,而理论是一种抽象的原则,它反映人们高度理性化、抽象化的认识,是社会实践规律性的概括。所以理论的概念大于原则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一、明确会计监督的目的会计监督的目的从属于会计的目的亦即会计目标。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这是目前比较基本的认识。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各异,但共同的指向都是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投资人对其资本保全的要求,债权人对其债权回收的要求等等,都要求企业经营有良好的经营结果,即经济效益。这实际上就是会计管理的目的所在。企业要取得良好的经营结果,就必须对其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组织和安排,使其有序而高效,是否做到这一点,可以通过货币度量的会计信息表述出来,这种表述实际上是会计职能的表露。会计表述出…  相似文献   

4.
会计环境是会计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环境,是会计所处的特定阶段的客观条件。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又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总是密切地依存于生产发展的客观环境,会计的根本目标是为相关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会存在不同的会计信息要求,作为会计信息载体的财务会计报告,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其所处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责任会计—一个不容忽视的会计分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责任会计——一个不容忽视的会计分支聂丽洁一、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及产生的根本原因广义的社会责任会计,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的活动,是“管理、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结果。可以看作是现有会计的总括和扩充……它如同关心经济结果一样关...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新的要求、新的任务将给会计迎来新的挑战,也必将对现有的会计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同样会计学正面临着一场从物本主义转向人本主义的革命,要求我们在资本、投资、成本、价值、权益等方面的一系列概念必须更新。集中力量攻克会计学难题是会计研究的方向。创新研究的创新,就一般而言,创新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活动通俗地说,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是扬弃与发展的过程,发扬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抛弃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创造新的事物。知识经济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知识经济的特征要求对会计进行全面的改革,重新构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理论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由于企业生产经营中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制度,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家征税的政策和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是两个概念,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处理的方法是一致的,毕竟企业会计反映的是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而国家税法却是一种行政职能,调节的是社会分配问题。所以就产生了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的差异,从而就产生了所得税会计这门学问。科学地说,就是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经济概念,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规范不同的对象,体现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会计的概念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核算一个单位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的一种经营管理工作。在企业,会计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会计的核算内容、核算方法等也得到了巨大发展,逐步由简单的计量与记录行为,发展成为以货币单位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由此为基础参与到经济活动过程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最早的管理会计专著之,奎因斯坦的《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一书的书名上我们不难看出,奎因斯坦所指的管理会计是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另外的一门学科。从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来看,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虽然学术界有各种表述,但都不可避免地与财务管理对象重合。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尽管各派观点存在差异,均离不开资金二字。即管理会计的活动目标也离不开资金或价值。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质上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过程,而价值量是通过货币来表现的,因而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必须同时运用实物的形式和商品的价值形式即货币形式来保证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会计观念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中进行长期会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特殊的思维方式。传统会计观念抑制了会计功能,扭曲了会计行为。此时,会计只是一种“簿记式会计”,簿记问题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记账、算账和报账被认为是会计的唯一职能。既然传统会计观念已经与新时期环境对会计的新要求不相适应,那么,如何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笔者认为:会计观念的转变是根本性的转变,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会计档案是指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和各项会计核算活动中直接形成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材料。它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活动、财务收支状况及其结果的重要史料和证据,是国家全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工作与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管理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有经济活动必然有会计核算,有会计活动必然会产生会计档案。会计档案主要来自于立档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或财务会计人员。  相似文献   

12.
讲求经济效益,是不同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节约时间规律的要求。会计是在生产过程中为满足这一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会计的根本职能是核算经济效益,考核经济效益所需的资料来源开会计。因此说,会计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目的的实现,制度优越性的体现,都要求讲求经济效益。因此,会计“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重要”。这就需要认真做好会计的各项基础工作,充分利用并开拓会计信息,发挥会计在提高经济效益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会计信息失真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与资本市场的产生发展几乎是同生同存,对人类经济生活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源于会计信息造假,会计信息造假由经理人会计行为和会计人会计行为共同形成,会计人造假行为与现有会计活动经济契约关系密切相关。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调整会计活动经济契约关系,强化会计造假行为的法律约束。  相似文献   

14.
一、会计国际化的含义 经过十几年的探讨,人们对会计国际化的含义已经达成共识,会计国际化可以表述为:通过一些国际性组织或专门机构,制定或认可采纳一些统一的会计准则或其他标准化文件,促进一定地区或世界范围内各国会计实务和财务信息的统一和可比活动。对这一含义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会计既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管理活动,又是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所谓会计环境就是会计这一事物周围的情况,即会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项条件的总和,是制约和影响会计思想、会计工作、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的客观状况。从会计的整体来看,客观经济活动是会计要反映的内容,客观经济活动的变化和发展必然要对会计活动产生影响;从会计的主体来看,会计人员的观念和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会计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和制约会计人员的观念与行为,最终也必然会影响到会计活动本身。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会计的产生是客观环境发展的需要,也是会计理论要客观真实反映经济活动的需要,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客观要求。文章就循环经济会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王奇  姚凯 《经济论坛》2005,(20):124-126
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是无形经济和创新经济,知识经济对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传统会计理论体系及其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会计核算的重心从财务资源转向知识资源,要求会计系统提供的信息既重视可靠性,又强调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会计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职工利益等社会问题频频发生,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的会计学科,以会计特有的方式反映并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所消耗的社会成本,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管理的要求,提高企业和社会的整体效益。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实施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 树立科学的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一是要求人们在发展社会生产时,要把社会再生产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经济、社会的大系统,既要研究制约生产发展的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并遵循经济规律,又要研究各种自然生态因素,并遵循生态规律,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协调生态、经济、社会各部门的关系,合理安排、规划,采取综合性措施和对策:二是要求人们充分认识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