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面对全球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桂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契机,桂林有必要大力发展低碳旅游,进而构建低碳旅游城市。基于旅游者视角分析认为,赴桂旅游者对低碳旅游认可度较高,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饮食、住宿、休闲等行为均具有低碳特点;而构建障碍主要集中于旅游交通与旅游者的舒适体验追求。但总体而言,可行性大于障碍性,桂林具备低碳旅游城市构建条件。从旅游者角度考虑,桂林应通过旅游者低碳旅游意识、行为提升模式和旅游企业低碳旅游环境营造模式,构建低碳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变暖不断加剧,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实现低碳经济尤为重要。低碳经济不仅是现阶段提出的发展口号,也是我们工业现代化后人们生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低耗能、少污染为基础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低碳旅游不仅对旅游基础的项目开发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旅游者和旅游习惯也有更明确的要求。对于游客的衣、食、住、行中每个环节都要求要有更环保、更低碳更能降低污染的方式,以此来诠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旅游者低碳意识的培育对低碳旅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景区低碳教育系统作为培育旅游者低碳意识的主体是构建低碳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目前旅游者的低碳意识出发,综合考虑景区低碳教育系统构建的影响因素,从景区的低碳提示系统、低碳解说系统、低碳产品设计等几个方面构建景区的低碳教育系统,从而为低碳景区的创建提供支撑,也为提高旅游者的低碳意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4  
低碳经济自20世纪末出现后,很快风靡了全世界.它不仅是人类为保护地球提出的新口号,也是后工业化时代人类追求的健康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周荣华  郭凌 《改革与战略》2012,28(6):140-142
低碳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低碳旅游正是低碳理念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低碳旅游的提出,是发展生态旅游理念的一种实际行动的响应,是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化为一种具体可操作的旅游发展方式。文章分析了我国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内涵进行辨析,从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三个层面提出了实现低碳旅游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低碳旅游推广过程中各相关方的利益取向进行了分析,借鉴列昂惕夫模型建立旅游管理部门与景区投资及经营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景区投资与经营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模型,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及旅游者之间的完全信息的动态重复博弈模型全面地分析各方在推广低碳旅游过程中的博弈状况,据此提出推广低碳旅游的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对贵州西江苗寨旅游者进行低碳旅游认知度、游客景区内停留时间、旅游产品满意度及旅游产品期望等实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平寨民俗风情寨、东引低碳田园度假区、羊排苗族神话村、南贵低碳农庄乐园、营上茶香文化综合服务区5大旅游功能分区,美食、银饰、蜡染和刺绣、雕刻及乐器5大系列旅游商品及多个旅游项目,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西江苗寨加强低碳旅游宣传,打造低碳民族品牌,加快民族旅游产品转型与升级,推行低碳服务设施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如今,低碳经济渗透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中,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低碳生产模式"、"低碳生活"、"低碳旅游";并相应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景区"等概念.本文旨在针对低碳经济,提出新的旅游规划方法,探讨新时期的人居环境理论与技术.  相似文献   

9.
张燕屏 《魅力中国》2010,(33):175-176
随着人类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推进,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业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响应低碳经济模式、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的先天优势。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  相似文献   

10.
基于低碳概念的旅游业发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瞿葆 《北方经济》2010,(10):31-32
"低碳旅游"逐渐成为现代旅游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本文从低碳旅游的概念出发,对其背景、基本特征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低碳旅游赋予我国旅游业的新内涵,提出了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危机下,低碳经济是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之低碳旅游应运而生。森林旅游业是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节能减排,降低二氧化碳方面有积极的作用。文章以福建省莆田市九龙谷森林公园为例,对该景区培植低碳旅游吸引物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进行简要的解析,进而从交通、酒店、餐饮、线路、产品、服务设施等方面对其低碳元素加以培植,在此基础上指出:语言、文字、图片、展演表述是九龙谷森林公园低碳元素表述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针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形势,提出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从旅游资源、旅游服务、旅游设施、旅游交通、旅游购物品等方面分析低碳旅游产品开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低碳旅游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低碳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低碳旅游是对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响应.低碳旅游作为新生的概念,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旅游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而且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旅游业带来了高CO2排放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因此,我国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低碳旅游.文章对低碳旅游的概念和起源问题进行了资料搜集,并就低碳旅游的特点方面与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作了比较.对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发展低碳旅游的途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低碳旅游是旅游业为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而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旅游发展形式,它以全新的理念指导旅游观念、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对低碳旅游开发方式模式的讨论,有利于促进该理念从理论走向实践。文章从低碳旅游的缘起、概念出发,探讨低碳旅游开发应该遵循的原则、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低碳旅游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低碳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实现低碳化产业转型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旅游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低碳技术运用及基础配套设施的滞后、低碳评价考核机制的缺失等因素严重制约了低碳旅游的发展。文章认为,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必须完善低碳旅游发展的制度安排,将其上升到标准化和制度化建设的层面予以保障;加大政府投资和旅游消费价格监管力度,严防低碳旅游投资成本转嫁行为的发生;转变旅游发展模式,促进旅游发展方式向低碳化转型。  相似文献   

16.
吴丹 《特区经济》2011,(11):178-180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通过阐述低碳旅游的概念,分析了低碳旅游背景下旅游供应链的特点,提出构建以旅行社为核心企业的低碳旅游供应链的四大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与旅游业是当今社会两个重要的又能为低碳经济添砖加瓦,二者相辅相成.本文首先探讨了旅游教育功能的发挥现状,接着以旅游的教育功能对低碳经济的促进作用为着眼点,从低碳经济、旅游企业和国家3个层面分析了低碳经济下发挥旅游业教育功能的必要性,最后结合上海都市旅游,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低碳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方向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消费文化影响甚至决定着消费者的思想和行为,能否形成健全的消费文化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至关重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低碳消费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接着分析了我国低碳消费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条件,最后尝试建立起低碳消费文化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型,并对低碳消费文化建设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介绍低碳舒适型旅游,指出目前互联网文化背景下低碳舒适型旅游业发展存在的潜在矛盾;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规划,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数理统计等方法,提出在国内大众旅游稳步发展的过程中推进"景区+"的发展模式,并以丹霞山景区作为实证研究,倡导低碳舒适型绿色旅游景区建设,促进低碳旅游、舒适旅游与低碳经济的协同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吴曦 《开放导报》2021,(1):79-87
旅游业所特有的辐射和联动作用是拉动消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蕴含着国内经济大循环所需的强劲动能,旅游业的进一步完善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国旅游业国内游市场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旅游业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旅游线路、项目及产品加快推陈出新,低碳旅游进一步推广,在线旅游资产进一步丰富等."十四五"时期,要进一步完善国内游市场,深度开发入境游市场,优化旅游业对外开放,广泛推动低碳旅游模式,深入实施"旅游+"工程,积极构建在线旅游资产,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