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2月,我国首届MPAcc招生工作全面展开,全国各试点办学单位都表示要把MPAcc办出佳绩、创出品牌,使MPAcc成为我国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摇篮,为我国会计事业的长远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本刊有幸约到百忙之中的刘司长,并请他就MPAcc教育的意义、要求、前景等相关情况作以阐释,以期为业界和广大考生及首届MPAcc新生解疑释惑,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
《财务与会计》2010,(11):35-35
2010年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及培养单位联席工作会议暨第二届中国MPAcc教育发展论坛于2010年10月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列玉廷,国务院学位办主任张尧学,全国MPAcc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陈毓圭,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惠玲,  相似文献   

3.
MPAcc教育作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简称"桂电")新申报下来的硕士点,桂电如何保证办学的质量,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办学特色,笔者在分析桂电MPAcc办学的基础条件基础上,制定了与桂林电科技大学情况相符合的MPAcc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等,并且目前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4.
MPAcc是Masterof ProfessionaAlc-countin(g专业会计硕士)的缩写。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国,专业会计硕士学位已设立多年并积累了丰富的培养教育经验。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展MPAcc教育的国家。早在1948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The TexasUni-versitaytA  相似文献   

5.
刘运国 《会计之友》2007,(8X):44-44,46
本文总结了笔者在承担会计职业硕士(MPAcc)项目《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课程中的体验和启示,对未来更好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提高MPAcc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会计类本科教育教学中,MPAcc中拓展性元素的适当融入,无疑有益于本科人才综合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MPAcc教育中,如能合理吸取本科理论教学中"宽口径、厚基础"的有益成分,则更有利于学员均衡全面的成长。文章揭示了会计类本科与MPAcc双向联动培养探索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并提出了这一创新培养模式的具体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 cc)研究生热招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是我国批准的首批培养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 j研究生的21家单位之一,现面向全社会招生。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是国家学位主管部门2003年底正式批准在全国设立的专业学位MPAcc教育是面向会计职业界的硕士层次教育,有别于会计学术性学位类型,其招生办法、教育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更突出职业要求.注重学术  相似文献   

8.
常丽 《会计之友》2007,(4S):92-93
政府与非常利组织会计课程体系构建存在不同的模式。本文探讨了政府会计,预算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关系,根据MPAcc教育目标和特点,提出了构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MAPcc层面)课程体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会计人才特别是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倍增,对其能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设置MPAcc的初衷主要是为会计职业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但是,由于受到研究生教育"重在学术创新能力"的惯性思维影响,加上MPAcc教育开展时间较短,资源和经验都相对缺乏,导致现行的培养模式存在不少  相似文献   

10.
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是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业教育。培养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及资本市场监管和运行机构的中层管理者等,旨在提高现有会计及相应执业资格人员的教育水准,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日益复杂的企业经济业务及会计环境的不确定性。专业会计硕士简称MPAcc,国内习惯译为会计专业硕士学位。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展MPAcc教育的国家,至此,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已有50多年的历史。为了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和扩大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根据社会…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于2004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有192所院校开设该专业学位,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然而,由于我国MPAcc教育历史较短,对于这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经验尚且不足,对于教学要求中所强调的课程理论性与应用性有机结合水平仍然不高,MPAcc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仍未形成较为科学的体系,亟需从现有的基础培养模式上寻找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实施"卓越会计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卓越计划"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校开展MPAcc教育是实现"卓越会计师"计划的重要途径。为此,高校应根据"卓越会计师"的目标来明确MPAcc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培养方案,这是成功实施MPAcc教育的最佳选择。本文通过考察社会对"卓越会计师"能力结构的需求,进而分析当前MPAcc教育的特点及其能力结构,MPAcc能力结构的人才培养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13.
综合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12月11日至13日,由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指委秘书处主办、东北财经大学MPAcc中心和南开大学MPAcc中心承办、加中专业会计师协会协办的MPAcc案例教学方法国际研讨会在东北财经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已经走进了第十八个年头,第四届会计教指委也已宣告成立。本文对自设立MPAcc专业学位项目以来,会计教指委在引领、组织、指导MPAcc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以及各培养单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的培养特色、案例教学措施、学位论文质量控制、实践教学实施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回顾、总结、提炼,并对当前MPAcc人才培养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12月17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和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MPAcc教指委")主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承办的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第24期案例教学培训暨2016年全国MPAcc财务会计与审计案例教学研讨会在桂林召开。全国MPAcc教指委秘书处办公室王永妍主任和广西区学位办黄青云主任以及来自全国80余家MPAcc培养单位的180余名代表参会,广西各主要高校和桂林市财会方面的专家学者80余人旁听了本次报告会。  相似文献   

16.
正为进一步推动MPAcc教学案例研究、开发,提高案例教学质量,2013年12月5日至6日,第五届中国MPAcc教育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广西财经学院承办,广西会计人才小高地协办。论坛开幕式由广西财经学院副校长夏飞教授主持,广西财经学院校长席鸿建、广西财政厅王代玉总会计师分别致辞。MPAcc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王化成教授发表了题为《MPAcc十年教育之路回顾与展望》的主旨演讲。论坛活动期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职场     
高级会计人才正成为香饽饽2011年,我国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经历了一系列大事: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了《中国会计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方案》,建议设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高级会计硕士专业学位(EMPAcc)和会计博士专业学位(DPAcc)等四个系列,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6,(2):181-184
本文首先确定了构建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绩效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平衡计分卡;然后从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价值目标入手,根据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分析了如何为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构建绩效管理体系。在国外,平衡计分卡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我国,平衡记分卡还未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非营利组织和公共机构的应用很少,成功的案例更是寥寥无几,所以值得我们去做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1月27—28日,由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主办,北京交通大学承办的第六届中国MPAcc教育发展论坛在北京交通大学隆重举行。来自财政部、教指委、MPAcc培养院校、《会计之友》杂志社等单位的领导及教师200余人参加了论坛。开幕式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秋生教授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余祖俊教授,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中心、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欧阳宗书分别致辞,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  相似文献   

20.
<正>博文明理,厚德济世。为保障我国MPAcc教育质量,由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及其MPAcc教育中心承办的2013年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学管理工作会议于6月15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MPAcc教学负责人及《会计之友》杂志社的代表近15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