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风险的内生积聚成为货币理论和政策关注的焦点。文章对货币政策、金融风险和跨期产出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并以2006年10月-2018年3月的中国数据为基础,构建SVAR模型对中国的现实进行实证检验,其中,采用时变的修正CRITIC赋权法合成时变权重金融压力指数来衡量中国的金融风险。研究表明,旨在稳定通货膨胀和短期产出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对日益严重的金融风险的长久忍耐,造成金融体系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加深和不确定性的上升,从而为未来的产出稳定埋下祸根。也就是说,金融体系风险的内生积聚导致货币政策对产出稳定的效应不仅仅是当期的,还是跨期的。对此,文章提出基于短期目标的货币政策不足以维持长期产出稳定,货币当局需要考虑金融风险的内生积聚,将跨期产出稳定纳入货币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一般动态均衡的分析框架下,从微观层面着手,以代表性主体的动态最优化来分析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增长的变动对产出的影响。运用1994—2007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增长的正向冲击都会对产出产生持久的正效应,但就各种冲击的效应大小而言,货币流通速度冲击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货币增长冲击的影响,这一结论对于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产出冲击持久性影响的检验和估计是国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采集1952-2004年中国实际GDP数据,采用基于ARMA模型的脉冲反应函数的方法估计了中国产出冲击持久性影响的衡量指数.结果表明,整个样本期间产出冲击持久性影响的衡量指数为0.959,改革前和改革后这一指数分别为0.754和3.314,说明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具有持久性,但整个样本期间和改革前这种影响会被缩小,而改革后这种影响则会被放大.这些结果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操作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际收支调节与国际储备需求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窦祥胜 《财经研究》2002,28(3):33-38
国际储备与国际收支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一国必须持有一定量的国际储备。然而,一国的国际储量有一个适度规模问题,国际储备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经济发展。储备与进口比率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成本-收益分析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国际储备的合理规模问题作了理论界定。鉴于目前中国正处于金融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本文认为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应当按照“基本储备 调节性储备 风险性储备”这一结构来确定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基于跨期最优消费理论,本文将经常项目分解为平滑性经常项目与倾斜性经常项目,运用协整分析法、因果检验法及VAR模型,从动态的角度考察经常项目受消费者行为和产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常项目与最优消费存在协整关系;平滑性经常项目因预期未来收入增加,引起超前型平滑消费而表现为逆差;倾斜性经常项目因延迟型倾斜消费而表现为顺差.总体上,我国实际经常项目顺差表现为倾斜消费带来的顺差影响大于平滑消费引起的逆差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构建关于实际外部财富、劳动生产率、贸易条件与实际汇率关系的跨时一般均衡理论模型,然后利用1981-2009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中国实际外部财富、贸易条件以及国内外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中国实际外部财富的急剧攀升会引发人民币实际汇率快速升值;中国贸易部门相对非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上升会促使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而国外贸易部门相对非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则会降低人民币实际汇率,净效应表现为劳动生产率并不能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长期波动;中国贸易条件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不明显。短期内,中国实际外部财富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作用关系与长期一致。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保持人民币实际汇率相对稳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结构冲击如何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和产出变动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结果表明:货币、制度冲击使货币流通速度和产出基本上同向变动。短期内,技术冲击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表明我国狭义货币具有奢侈品特征。就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而言,制度和货币冲击具有持久的正向效应,制度冲击最重要,货币冲击次之,技术冲击不重要,没有长期影响。就产出的变动而言,货币冲击产生了持久的"Tobin效应",制度、技术冲击具有显著、持久的正向效应。制度冲击最重要,技术冲击次之,货币冲击不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我国2001-2010年宏观经济月度数据,采用SVAR模型分析了国际油价波动时,央行货币政策在排除回应油价干扰与未排除干扰下的反应差异及油价波动对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排除货币政策回应油价波动干扰后,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反映的油价波动对产出的短期负面影响消失。方差分解结果显示,长期内产出波动由油价冲击和货币政策解释的比例分别为5716%和32480%,比排除干扰前分别下降了2569%和4560%。这说明我国油价冲击带来的经济衰退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及其回应油价冲击紧缩所致。此外,面对油价的短期冲击,CPI指数并未随着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上升而上升,产出也未发生明显的衰减;但在较长时间内,油价上升会因为相对价格的改变,而影响CPI水平和货币政策,从而对产出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产业需求的外汇储备实物资产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汇储备管理应突破仅追求投资收益的限制,建立为产业对资源需求提供支持的战略思想.为了在投资收益性、管理流动性和产业需求之间寻得平衡,文章提出基于产业需求的外汇储备实物资产配置目标与方案,通过期货投资,给出了实物资产的投资结构.通过追踪适应中国产业需求发展的商品期货价格指数,不仅可以增加战略储备、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而且可以分散化风险、获得很好的投资收益,从而为外汇投资提供了投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于对产业集群组织特性的再认识,分析了产业集群与网络组织的相互关系,指出产业集群中的核心组织类型是应对需求冲击的实体企业和虚拟企业,并通过对需求冲击的分析,重新划分了产业集群的类型,提出了产业集群治理机制的新思路,从而解决了经典公司治理理论对于产业集群治理研究的适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赵文军  陈勇  赵登峰 《财经研究》2011,(11):124-134
文章首先以跨期最优分析框架为基础建立以中国贸易收支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模型,然后基于中国1999-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FMOLS估计方法,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贸易收支的关系展开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贸易部门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均对中国实际贸易余额增长产生了正面影响,其中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为强劲;中国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与其实际贸易余额负相关,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非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会显著减少该地区的实际贸易差额;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提升对中国实际贸易收支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并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依次加重。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了调节中国贸易收支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赵海英  刘金全  刘汉 《技术经济》2008,27(11):105-109
实际产出序列的非对称性和非线性是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动态特征。本文利用时间序列的时域形变检验方法分析我国实际产出序列。研究发现:我国实际产出序列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和非线性;我国实际产出序列的扩张过程无论是在幅度方面还是持续性方面均强于紧缩过程。这意味着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高位持续的趋势,本轮经济周期将形成高位底部并具有拖长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创新作为企业最基本的活动,已经成为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热点问题。蕴含创造性破坏思想的产业创新带来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本文对产业创新模型为的研发投入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三种可能的均衡结果,分别为静态均衡,两期循环和非增长陷阱,产业稳定增长要避免非增长陷阱的情况。在对静态均衡进行了福利分析之后,发现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下决策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高于或低干社会最优水平,潜在的可能就是经济高速增长与高消费者福利不能同时满足。  相似文献   

16.
潜在产出、自然利率和均衡汇率是货币政策决策和效果评价的重要参考基准。通过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潜在产出、自然利率和均衡汇率水平进行联合估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包含汇率因素的"混合型"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进行估计,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行为对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和汇率波动作出了较为及时和稳定的反应,但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构建效用评估函数,使用时变相关T-Copula模型、Monte Carlo模拟和VaR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国际储备的最优结构。结果发现,我国黄金的最优占比应至少为23%。据此,文章对多个国家储备资产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动态和静态比较,发现不同类别的演化路径,而以我国和其他金砖四国为代表的类别处于收益递减、风险增大的状态中,亟须加大黄金储备至优化区间。  相似文献   

18.
张原  陈凌  陈建奇 《财经研究》2008,34(4):117-126
"民工荒"与"技工荒"并存的情况已成为困扰中国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的难题。文章从投资结构与就业均衡视角对此进行理论模型分析,研究发现,在资本约束条件下,技术改造型资本和外延扩大型资本的迅速扩张,导致技术和非技术劳动力需求量的急剧增长,工资刚性导致劳动力供给刚性,而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则导致劳动力质量上升缓慢,因而劳动力市场中技术与非技术劳动力的供需矛盾造成了"民工荒"与"技工荒"的并存。研究表明,将技术改造型资本投入和外延扩大型资本投入保持与在职培训人力资本投资的均衡增长,那么将不会产生劳动力双重短缺,即有效解决"两荒"并存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胡龙 《经济研究导刊》2010,(28):171-172,177
大型工程项目对社会经济有重要影响,但影响程度往往难以量化。根据大型工程项目所处行业的特点,从投入产出理论出发,对现行的投入产出表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四阶的投入产出模型,定量研究大型工程项目给社会总产出带来的影响,最后还结合长江干堤工程项目给湖北省社会总产出带来的影响进行投入产出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货币财政政策在既定宏观经济目标下政策协调的最优均衡策略,本文引入内生的政府支出政策,并基于非线性利率及财政赤字率作用的货币供应量方程构建非线性结构模型.进一步地,对包含内生政策的非线性结构模型进行对数线性化处理与参数校准,并基于既定预期目标研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问题.特别地,对2008年和2017年进行了政策均衡模拟分析.通过模拟分析可以发现,当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时,采用本文模型可以得到满足均衡情况的实际利率和财政赤字率的最优政策组合,与我国当前实际经济采取的政策组合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