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武汉市在GDP迅速增长的同时,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增速和占比均呈下降趋势;与中西部的竞争城市重庆、郑州相比,外贸是武汉明显的弱势和“短板”.短板因何形成?应如何补足短板,扭转弱势?本文以东湖综保区为剖析对象,深入分析了武汉对外贸易发展的难点,尝试归纳为四个原因: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短缺,引进和利用外资水平有限,加工贸易企业少,贸易便利化水平低.并针对武汉市自身特点,提出了促进外贸发展的对策:积极培育国际型贸易人才;改善武汉市投资环境,促进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武汉市保税物流业的发展;优化通关环境,促进贸易便利化,以图实现武汉市对外进出口贸易速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贸易增长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力量,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一、武汉市外贸出口发展现状(一)外贸依存度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不失时机地确立开放先导战略,不断拓展对外贸易的广度和深度。1985年武汉市外贸依存度仅为2.0%,1995年上升到21.7%。1985年到2001年底全市累计实现出口91.7亿美元,年均递增25%,增长水平在内陆城市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外贸出口的快速发展,使武汉市外贸出口占湖北省的比重提高到30%左右,向市场国际化迈出了很大的步伐。(二)出口商品结构1985年武汉市出…  相似文献   

3.
邱凡  陈昆鹏 《当代经济》2006,(17):12-13
武汉轮渡公司隶属于武汉市公交集团,是武汉市惟一经营长江、汉江水上旅游的专业性游船公司.两江割三镇,过江渡船自古以来就是武汉交通地图上的一张生动画面.水上交通在武汉市曾经不可替代,每天上百万人次渡江的盛景一直持续了几十年,轮渡客运异常火爆.时至今日,武汉轮渡已走过了106个年头的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贸易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增长低迷期,出现了国际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长的局面.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也造成了中国外贸增速持续下滑且低于GDP增速的局面.我国战略性计划"一带一路"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外贸困境,给中国的外贸增长带来了一线生机.分析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中,我国应如何把握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外贸回稳,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外贸函电》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业务课程,是一门集国际贸易知识和英语于一体的实用性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实践性.课业训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的应用型学习形式.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外贸函电知识,必须将课业训练应用于外贸函电教学中,让学生从做中学,从实践中检验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6.
《当代经济》2005,(13):31
所谓白色污染,主要指包括难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包装用品、农膜等,被废弃成垃圾后所造成的污染.武汉是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既是"白色污染"的生产地,又是"白色污染"的受害地.为了防止"白色污染",武汉市政府早在1996年、2000年就分别发布了<关于在本市城区禁止销售和在餐饮等行业中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餐具的通知>及<武汉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难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暂行规定>.几年过去了,武汉市的"禁白"工作进行得怎么样?我们利用"十一"黄金周参加社区环保宣传活动的机会,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了解到武汉市"禁白"工作的有关情况,并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扬帆三江竞发展",地处武汉市北大门的江汉区姑嫂树村的改革如同她极富个性的名字一样,不拘一格,令人惊叹.在改革洪流的涌动下,这个处在交通要道的村落逐渐找到了和武汉市经济发展的共振点.  相似文献   

8.
吴建功 《经济论坛》2007,(22):26-28
在国际贸易中风险无处不在,外贸工作环节上的任何疏漏都可能酿成重大损失.外贸风险不仅损害企业和外贸人员的切身利益,而且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阻碍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顺利发展.因此,研究外贸风险问题,是创建和谐外贸、促进我国外经贸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要务.对外贸易风险防范管理研究的内容颇为丰富.本文在此仅着重探讨对外贸易风险的理论内涵问题.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长期规划>是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武汉市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对21世纪初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顺利开局和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贸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急需由数量、规模、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转向质量、效益、集约型的外贸增长方式,这是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应对经济危机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