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R&D项目绩效后评估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科技项目后评价视角构建财政R&D项目绩效评估体系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就该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指出评价体系的构造过程可分为评价指标初选和指标体系完善二个阶段,结合上海市的问卷调查资料,本文构建出财政R&D项目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可用于不同性质R&D项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评估,期望给现实实践工作带来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如何评价R&D项目投资是R&D项目决策的关键。应用期权定价理论分析R&D投资项目,建立了求解其内含投资机会价值的数学模型,重点考虑了项目未来价值不服从几何布朗运动(即对数正态分布)的情况,此时复合期权的Geske定价公式不再适用,为了便于数值模拟,将R&D投资项目视为障碍期权。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平衡计分卡法,在财务、客户、内部经营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层面对新产品R&D绩效进行评价指标的构建,同时将新产品研发过程划分为4个生命周期阶段,在项目准备、项目计划、项目执行和项目收尾4个阶段中对新产品R&D绩效评价,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同时考虑并结合起来,以模糊综合评判法为基础构建最终评价模型,确立了一套相对标准化、普及化和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冉伦  赵中秋  马宝龙 《商业时代》2007,(7):46-47,99
本文构建了R&D(研发)部门的以经济增加值(EVA)为核心的平衡计分卡(BSC)绩效评价体系,克服了R&D活动中固有的不确定性以及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给绩效评价带来的困难,同时弥补了传统绩效评价方法侧重于静态评价、单一BSC评价体系缺乏关注重点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王春元 《财经论丛》2016,(10):29-39
R&D活动是创新的引擎,制度安排以及R&D投资是影响创新的关键因素,也是重要的约束条件。文中探讨了地方政府行为及其R&D投资对创新的影响作用,利用引入虚拟变量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前者对创新的作用及存在地区差异性,并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该差异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和政府R&D投资存在理论上的最佳值,偏离最佳值会影响到创新水平。因此,保持适度的财政分权及确保合理政府R&D投资规模非常有必要,并以此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李凤莲 《现代商业》2014,(14):101-103
本文以R&D人员为研究对象,探讨时间压力对R&D人员创新构想产生和创新构想执行的影响。并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本框架构建理论模型,提出影响时间压力和R&D人员创新行为关系的边界条件:心理资本和组织创新气氛,重点分析二者作为情境变量对时间压力与R&D人员创新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并据此提出若干研究命题。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陈莉 《商》2014,(1):289-289
文章运用灰色关联方法,根据2005年到2010年广西区的数据,对广西区科技投入与广西区经济增长进行灰色关联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R&D人员投入、 R&D经费支出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这三者与广西区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呈正相关的,并且R&D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不明显,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促进效果最明显,而R&D人员投入居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进口贸易是技术的一种主要溢出渠道。本文运用Lichtenberg&Potterie(1996)方法构建国外R&D资本存量,并将人力资本要素考虑在内建立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计量模型.选取中国和G-7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国国内R&D资本存量和通过进口贸易获得的国外R&D技术溢出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外R&D资本存量都能显著地提升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的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对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在此实证研究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彭凯 《江苏商论》2014,(2):36-38,43
在研究跨国公司投资溢出效益方面.不少研究者较少考虑到R&D投资本身的特殊性。本文在对跨国公司在华R&D的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R&D投资的特征对溢出效应的影响。最后基于对实证结果和R&D投资特征的分析,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布局的视角出发,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有关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布局的实证研究成果,归纳出了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布局实证研究得出的两种典型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