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弈 《深交所》2005,(9):28-34
巴林银行的倒闭,是1995年国际金融界的爆炸性新闻,尽管时间已过去10年,但巴林事件所折射出的银行管理体制上的问题,仍在现实中大量存在。在2006年12月之前,中国将兑现根据世贸组织协定做出的广泛承诺,向外国全面开放银行业,今明两年将是国内银行转轨改制,改善管理体制的关键年。此时重温巴林银行覆灭的教训,对完善国内银行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一、巴林银行案的起因巴林银行主要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和证券交易业务,证券业务主要集中在亚洲和南美,在下属的17家证券公司中,以日本、新加坡及菲律宾的业务为主。里森于1989年7月10日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以前是摩根斯坦利银行清算部的一名职员。进入巴林银行后,由于其在处理期  相似文献   

3.
一、巴林银行案的起因 巴林银行主要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和证券交易业务,证券业务主要集中在亚洲和南美,在下属的17家证券公司中,以日本、新加坡及菲律宾的业务为主.里森于1989年7月10日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  相似文献   

4.
郑田 《理财》2005,(4):18-20
巴林银行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是由弗朗西·巴林爵士1763年在伦敦创建的.创建初期,由于其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后,具有悠久历史的巴林银行曾创造了无数令人瞠目的业绩,其雄厚的资产实力使它在世界证券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可以这样说:巴林银行是金融市场上一座耀眼辉煌的金字塔.然而,就是这座百年金字塔,何以会葬身于一个"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里森之手?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发展迅速.逐步实现了向现代银行体系的重大转变.新的竞争者不断进入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格局不断被重新划分。但是.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到近年发生的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亏损和香港百富勤倒闭等事件.使人们意识到要确保商业银行的安全运作.  相似文献   

6.
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华尔街办事处交收部门主管井口俊英,11年来在3万多宗交易中,一共为公司带来11亿美元的亏损,数字和里森给巴林银行做成的13.3亿美元的损失差不多。巴林银行的资本只有12.8亿美元,巴林股东的财富全部被里森蚀光,而大和银行的资本高达82.5亿美元,虽然它的坏账已达到28亿美元,但公司还能勉强应付。  相似文献   

7.
1995年2月27日,英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这消息让全球震惊,因为这意味着具有233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管270多亿英镑的英国巴林银行宣告破产。你很难想象,这样一座百年金字塔,竟会葬身于一个“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里森一人之手。  相似文献   

8.
改革铸就的辉煌──’95中国银行改革纪实张卫东,宋青,刘菊生1995年,是国内外金融机构所处经营环境极不寻常的一年。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巴林银行倒闭、大和银行严重亏损、墨西哥金融危机等风潮迭起、险象环生;另一方面,因国内部分国有企业经营亏损...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银行业因行为风险导致重大资金损失的案例很多。具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巴林银行的倒闭,2002年2月AIB的巨额诈骗案.国内的原郑州城市合作银行金融风险的爆发,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破产的倒闭等等。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二月二十六日,英国一家有着233年历史的地位显赫的巴林银行宣布倒闭。这在世界金融市场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告诉我们,商业银行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否则也会破产。 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起因是该行派驻新加坡的交易商尼克·里森“未经授权”大量买入走势看好的日本日经股票指数期货,但一场阪神大地震使日经指数不升反跌,结果巴林银行亏损了约10亿美元,陷入破产境地。这次事件的直接起因虽在衍生金融交易上,但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出在巴林银  相似文献   

11.
◆英国巴林银行破产案:1995年3月,业务员李森投资日经225期货指数失利,损失达13亿美元,相当于巴林银行全部资产;◆德国MGRM集团期货投资案:1994年1月,MGRM集团在美国高息筹资,投资石油期货损失13亿美元,相当于集团  相似文献   

12.
杨冰 《新金融》1995,(12):37-39
日本的商业银行规模巨大,在世界银行业中首屈一指。1992年,排在世界前九位的商业银行均为日本所有,世界前五十家商业银行中也有近一半(22家)是日本的银行。1994年,日本银行在这两项中所占位置有所减少,但世界前六大商业银行仍为日本所有。在全世界银行业总资产中,日本一度占了近40%。日本银行规模的形成,既是其经济发展之必然,又有日本所特有的因素。对日本银行规模的形成进行考察分析,对于我们在建立新型银行体制中如何把握银行规模很有现实意义。 一、日本银行规模巨大的原因 (一)日本银行规模体现了规模经济原则 首先,日本银行规模是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而扩大的。1955年。  相似文献   

13.
关于日本主力银行及对我国银行和企业关系的思考交通银行东京代表处刘正民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在日本常被表现为主力银行和非主力银行的关系,而在日本金融资本市场中这种关系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现象。那么,主力银行的定义是什么?它在日本是如何形成的?它有哪些职能?企业又...  相似文献   

14.
从墨西哥金融危机到东南亚金融风暴,金融机构倒闭事件频繁发生。世界上诸多大银行、大金融机构的倒闭与严重风险损失,无不与管理不善,监督检查不力有关。英国巴林银行在历史上有过辉煌的业绩,曾享有“贵族银行”的美称,却因年仅28岁的里森违规经营,内部监督不力,造成这个具有233年历史的老牌银行倒闭,使整个金融界为之震惊。日本大和银行因其纽约分行职员井上俊英长达11年的舞弊行为造成10亿美元的亏损,原因和巴林银行类同。日本最大的证券公司之——山—证券公司1997年11月宣布倒闭,也是违法违规经营,缺乏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表现、成因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等金融事件,引起社会对道德风险问题的广泛关注.商业银行的决策者或各层面人员为实现短期经营目标而对银行长期利益目标的损害、银行从业人员利用职权牟取个人私利等道德风险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风险防范是金融界一个永恒的话题.从1991年国际商业信贷银行倒闭、1995年具有233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被收购,到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东亚、俄罗斯、巴西、阿根廷等一系列金融危机,都反复证明了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赵平莉 《时代金融》2012,(26):31+38
<正>"所谓风险,就是发生不幸事件的可能性。"还是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在《投资模型》课程中给出的这个关于风险的定义就给了我极大的震动,并使我对风险有了初步认识。毕业后,竟然在无意之间进入了一个被人们称之为高风险的行业——银行业当中工作。在年复一年的工作当中,我不但听到了国内外许许多多关于金融风险的惨痛事例,而且目睹了风险对于一家商业银行所造成的致命打击。且不说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阿尔巴尼亚的金融危机、日本大和银行的巨额亏损以及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关闭,这些风险的出现涉  相似文献   

18.
赵平莉 《云南金融》2012,(9Z):31-31
<正>"所谓风险,就是发生不幸事件的可能性。"还是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在《投资模型》课程中给出的这个关于风险的定义就给了我极大的震动,并使我对风险有了初步认识。毕业后,竟然在无意之间进入了一个被人们称之为高风险的行业——银行业当中工作。在年复一年的工作当中,我不但听到了国内外许许多多关于金融风险的惨痛事例,而且目睹了风险对于一家商业银行所造成的致命打击。且不说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阿尔巴尼亚的金融危机、日本大和银行的巨额亏损以及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关闭,这些风险的出现涉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1月29日.国有控股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因误判油价走势.在石油期货投资上亏损5.5亿美元,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这一事件被称为“中航油事件”.该事件是著名“巴林银行悲剧”的翻版。10年前,在新加坡期货市场上.欧洲老牌的巴林银行曾因违规投机操作.令公司损失13亿美元并导致破产。  相似文献   

20.
不见过程的落败—从内控看巴林银行倒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林银行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是由弗朗西·巴林爵七1763年在伦敦创建的创建初期,由丁其经营灵活变通、富子创新,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人的成功。尤其是进人20世纪以后,具有悠久历史的巴林银行曾创造了无数令人瞠目的业绩,其雄厚的资产实力使它在世界证券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可以这样说;巴林银行是金融市场上一座耀眼辉煌的金字塔。然而,就是这座百年金字塔,何以会葬身于一个“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里森之手,里森自传中描述,“我为自己变成达样一个骗子感到羞愧——开始是比较小的错误,但现已整个包围着我,像是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