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办工业 ,农村搞农业”的状况已经改变 ,“二元经济结构”可以说已经突破 ,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非农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二元社会结构”则基本上未作大的调整。“二元社会结构”的调整滞后于“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 ,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特有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 )乡镇工业布局分散。工业是开放性事业 ,具有外部效益 ,需要集聚 ,需要能源、交通、通讯、金融、供水、供电、排污、仓储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持 ,要求集中…  相似文献   

2.
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到 2 0 2 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小康要惠及十几亿人口 ,这主要是看绝大多数农民的变化。基于我国独特的国情 ,“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必须选择切实有效的发展路径。一、切实更新观念 ,在“三农”之外谋求解决“三农”问题之道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首要途径 ,笔者认为当推“工业化” ,即农村人口就业的非农产业化 ,或称“农民的非农产业化” ,也就是多数以至绝大多数农民 (80 %以上 )最终都能在非农产业 (工业、服务业等 )中获得稳定的就业。说到底 ,中国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离乡 ,向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聚集 ,向大中城市流动 ,在我国特殊的城乡制度下 ,构成了一个“非农非城”的特殊劳动者群体 ,我们称之为农村非农产业群体。这一特殊群体既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同时又是改革尚未完成的标志性证明 ,他们的“农民”身份与“非农职业”的冲突使他们处于城市的边缘状态和弱势地位 ,意味着社会风险正在持续累积。一、农村非农产业群体及其产生的背景分析在“农村非农产业群体”这一概念中 ,“农民”和“非农职业”是其主要特征 ,也是构成这一群体必…  相似文献   

4.
从“二元社会结构”调整看小城镇发展之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体上看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 ,我国二元结构状况已经逐渐得到改善。但是 ,有一个现象却不容忽视 ,这便是“二元经济结构”与“二元社会结构”的调整并不同步。从建国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由于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以及“城市 -工业”的导向模式 ,使我国社会的二元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即存在“城市办工业、农村搞农业 (粮食 )”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市民住城镇 ,农民不进城镇”的二元社会结构。近二、三十年来 ,由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突飞猛进 ,农村非农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它们所带来的新的冲击可以说使“二元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5.
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能力,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会议和文件要求,制定本培训规划。一、规划制定背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  相似文献   

6.
"灰色区域"发展道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年,麦吉提出了Desakota的概念,指在同一区域上同时发生的城市性和农村性行为,它用来表示在亚洲大城市之间交通走廊地带的农村地区所发生的,以劳动密集型工业、服务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迅速增长为特征的发展过程。他认为,Desakota区域既不是城市,也不是农村,我们称之为“灰色区域”。“灰色区域”的空间形态是城乡两大地离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空间形态,如大城市群带、城市走廊、城市郊区等。从“灰色区域”的经济地理的角度来看,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农村非农产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提供了上亿个就业岗位,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621万人,形成了包括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众多产业的经济格局。不仅使农村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的发  相似文献   

8.
江泳 《农业经济》1992,(2):17-20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人们曾认为:农村经济的全部含义不外乎是农、林、牧、副、渔五业(即现在所说的大农业范围),所谓的农村经济在概念上几乎等同于农业经济,的确,农业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史上占据主导和统治地位,非农产业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然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发展使旧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改变,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成为了农村经济的新主体,1990年。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9500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60%,乡镇企业就业人员9200万人,占农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郭克莎在《中国改革报》撰文,针对一些学者提出的我国城市化建设严重滞后的观点,认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并非严重滞后。我国城市化率达到36.1%,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相比不算低,如印尼为31%,泰国为21%。从理论上讲,城市化不与工业比重相连,而是与非农产业比重相连。因此,他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应通过加快服务业发展,带动非农就业,以发达的非农就业来带动城市化。2.把农村工业化转变为城镇工业化。过去倡导的“离土不离乡”,影响了非农就业发展,导致工业水平低下。城市化则让长期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转…  相似文献   

10.
试论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的互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加快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方面,由于乡镇企业竞争力加强,效益上升,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而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