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本研究在构建完整的生态补偿机制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现行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实践经验,探讨建立健全农业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上海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城市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为生态保护地区公平发展权提供保障,为本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生态宜居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农业生产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为农业发展与生态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当下,必须要找到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所存在的缺陷,完善农业生态补偿立法与补偿标准、明确补偿主体、打造多部门协同管理监督机制,提升农业生态补偿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构建以补偿标准为核心的长效耕地生态补偿机制,使耕地生态补偿真正进入可操作阶段。方法 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界定耕地生态补偿及其补偿机制的内涵,分析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原则、补偿主体和对象的确定、补偿标准的核算方法、补偿方式、补偿资金管理及来源、补偿机制的运作及保障措施。结果 (1)创新性地构建了省际和省内两个层次相结合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特别是探讨了省内农民耕地生态补偿标准弹性区间的确定方法:补偿理论值、补偿现实值。(2)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身的财政支付能力,在该区间范围内调整补偿标准,使得补偿更为灵活,既能体现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又能反映农民的意愿。结论 省际和省内相结合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能够实现全方位的耕地生态补偿,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助推农业生态文明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种粮,想要高产就得多施化肥;养殖,想要致富就得多喂饲料;建厂,想要发展就会占用大量耕地……结果就是,秸秆和畜禽粪便大大增加成为面源污染,有毒有害废水废气大量排放形成环境灾难。本应是人与自然合谐统一的农业生产,现在却屡屡成为生态环保矛盾焦点。有没有办法解决?近日在江苏武进举行的中国一欧盟政策对话支持项目"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实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上海市人民政府2008年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将支农资金向基本农田保护区倾斜,加大对为全市做出贡献的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纯农业地区和远郊地区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7.
8.
建立健全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对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确保草原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基于调研数据资料,本文首先探讨了新疆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特别是对生态补偿标准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疆生态建设实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新疆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补偿机制是为了控制环境破坏而建立的约束制度,包括生态补偿类型,生态补偿方式,生态补偿责任,生态补偿法规、制度、政策等。黑龙江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面临着缺乏法律保障、排污费征收标准过低、环境违法处罚标准过低,企业将环境治理成本转嫁给政府等问题。根据黑龙江省的情况,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完善相关财政政策和保障措施,惟如此,才能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县域作为研究单元,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建生态经济一体化的生态补偿(PES)模型,并对江苏省2010~2012年区域生态补偿额度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区域生态、经济差异比较明显,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依次降低,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依次升高;生态补偿额度的区域差异也比较明显,需支付生态补偿的主要位于苏南、苏中地区,其中南京市区生态补偿额度为-416亿元,常州市区、无锡市区、江阴市等五个区域生态补偿额度为-252~-101亿元,扬州市区、徐州市区等16个区域生态补偿额度为-101~-5亿元;而盐城市区、仪征市等20个区域的生态补偿额度为2~44亿元,苏北大部分地区生态补偿额度为48~91亿元。  相似文献   

11.
关于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陆域资源生态补偿已经有所落实,而海洋生态补偿尚未进行.本文基于海洋为社会提供巨大的原材料和生态服务、为公众利益许多海洋资源经济价值不允许变现、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沿海渔民"失海"严重等原因,提出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观点.其目的在于支持和鼓励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同时,维持和发展社会经济.此外,文中还对海洋生态补偿的原则、对象以及资金来源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政策对生态服务补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中国农业政策对政府和市场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有些政策对政府和市场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有些政策会促进政府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但同时也会抑制市场的购买力。  相似文献   

13.
退耕还林高质量发展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现状,阐释了退耕还林可持续性问题与破解思路,归纳了退耕还林工程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农户生计变化与福祉保障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提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户福祉交互耦合实现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路径。未来的研究需要紧密结合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区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与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创新需要,关注退耕农户福祉改善的迫切需求,厘清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退耕农户福祉变化的内在联系,明确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户福祉交互耦合的退耕还林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生态补偿标准形成机制与对象的空间选择机制,推动退耕还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供给能力有效地转变为现实而长期改善人类福祉的能力,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都市型农业生态功能的加强为背景,参照Costanza等人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研究了北京郊区顺义区近10年来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顺义区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表现为明显的阶段性:1993~1998年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125万元,1998~2002年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1 147万元.总体看,顺义区土地利用结构正向着生态、经济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但与全国生态服务价值与GDP比值1.25相比,还具有很大差距.说明目前顺义区生态建设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为加强都市型农业生态功能和迎接2008年“绿色”奥运,在今后土地利用过程中必须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生态补偿机制是克服保护区资金短缺的关键。本文在深刻研究生态补偿除筹集资金外其它重要功能的同时,围绕补偿主体→补偿依据→补偿数量→补偿形式→补偿征收→补偿使用→补偿监管等生态补偿的有关环节的问题进行研究,为建立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叶浩然 《水利经济》2016,34(2):36-40
在湿地补水的社会实践中,湿地补水生态补偿成为解决相关地区之间及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的有效方式。对湿地补水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并从补水方案、湿地补水补偿关系、生态补偿标准、生态补偿方式和分担分配等四个主要方面对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详细论述。从法规体系、资金保障、管理制度、信息公开和协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湿地补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对我国2000年和2010年农业粮食贸易导致的虚拟资源-生态要素(虚拟水、虚拟耕地、化肥、农药、农膜)的流动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虚拟资源-生态要素流动格局。结果显示,黄淮海和东北地区是我国虚拟资源-生态要素最主要的调出区,而华南、东南和华北地区则是最主要的调入区。调出区在为保障国家整体利益及调入区粮食安全的同时自身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却承受着巨大压力,经济发展也蒙受较大损失。提出基于虚拟资源-生态要素流动视角的中国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思路和政策建议,并建议从发展生态农业、盘活农业生态资本这两个"拉力"方面与农业生态补偿这个"推力"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发展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建立地震灾区生态补偿长效稳定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灾区生态修复和保护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很强的外部性,表现出要求建立生态修复多元化补偿长效稳定机制.而这一机制的建立,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受益地政府和企业、社会资源几个层面,逐步形成以纵横向交错的转移支付为主的、规范化、低成本、多元化、长效的稳定投融资渠道,以解决灾区生态修复与保护的持续资金来源问题.为此,一是应通过分税刺改革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税收体系,增强中央和地方财政生态转移支付能力;二是应通过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构建长效、稳定的包含各级政府纵向和区际间、流域间政府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三是应利用政策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源形成多元化补偿渠道,建立生态修复投入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构建太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太湖北部蓝藻暴发事件给予人们重要警示,必须充分认识到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必须实行水污染防治的制度创新,着力构建太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本文阐述了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二是跨界水污染补偿机制;并初步探索了太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20.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公益林是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和服务的森林。具体包括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并为人类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以及服务于国防、科研的防护林和特用林。生态公益林服务于社会、受益于全民,是一项公益事业,其本身基本上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就浙江而言,目前生态脆弱地区也是急需重点整治地区,多位于江河源头的重点山区县、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生态公益林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