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略论中国无风险利率与股权溢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传统的消费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中国股市的高股权溢价只能由投资者的高相对风险厌恶系数来解释。但是这又会产生所谓的无风险利率之谜,因为投资者相对风险厌恶系数高时,其时间偏好率为负,明显不合情理。 相似文献
3.
4.
一、股权溢价之谜 股权溢价(The Equicy Premium)是指股票收益率大于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现象.由于股票的风险较大,市场上大量的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必然会要求以高收益来补偿持有股票所带来的高风险,因此一定程度的股权溢价是正常的市场现象.然而,大量针对不同时期与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溢价程度远远超出了标准经济学模型所能解释的范围,这一现象被称之为"股权溢价之谜". 相似文献
5.
居民消费、自然储蓄与资产价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恩斯的储蓄一投资恒等式忽视了消费者的储蓄行为的重要信息,是导致CCAPM遭遇实证难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结合储蓄理论来改进CCAPM。储蓄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既不购买消费品,也不购买投资品的“冗余”部分。这些收入“冗余”的数量与储蓄收益率(利率)无关,给消费者带来了直接的效用,笔者称之为自然储蓄。本文把自然储蓄加入到标准CCAPM的理论框架内,重新讨论自然储蓄、消费和资产价格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发现除基于消费的风险溢价以外,传统股权溢价还包括了基于储蓄的风险溢价,最后利用中国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为理论模型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其他结论如下:自然储蓄抑制了消费者对金融资产的需求,这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的“超额储蓄”与欠发达金融市场并存的现象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性解释;我国消费者的储蓄效用弹性远高于消费效用弹性,说明储蓄政策是比消费政策更为有效的资产市场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6.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于传统金融学的最重要贡献就是对风险资产找到了定价依据,即相对于无风险资产,作为资本资产定价模新重要变量之一的风险溢价,如果其存在着理论模型不能说明的异常数值。在众多解释中,对估计方法的修正是非常重要的一类。 相似文献
7.
理性定价、选择偏差与消费资本资产定价谜团——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的存在集中反映了收益与风险不对等的关系,对现代金融理论的理性定价思想构成强有力的挑战,是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实证检验中急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中国1991年至2003年期间的证券市场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研究方法的选择偏差对两大谜团可能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由于存在研究方法的选择偏差,两大谜团存在与否的结论本身不具备很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不能为理性定价学派与非理性定价学派孰是孰非提供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股票市场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是否存在股权溢价一直是国内研究学者争论的问题.本文选取我国股票市场1991年到2008年的数据进行股权溢价的计算,并以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为基础,考虑消费对股权风险溢价的影响,验证我国是否存在股权溢价,结果发现我国存在很高的风险溢价,而模型却不能对其进行解释,主要是消费和风险收益的相关性很低。通过对我国股权溢价的研究,提出研究风险溢价,对投资者和政府决策的意义重大.对投资者来说,关注分析股权溢价,能够作为合理分配资产进行投资的一种参考方式;对政府来说,监管股票市场需要首先了解股票市场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合理调控股票市场,完善市场。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跨期优化模型难以解释近一百年来美国股市的实际数据。理论模型的数值模拟和实际数据间的差距在理论上有着各种不同的解释 ,许多研究工作从这些角度出发对理论模型做出了相应改进和发展 ,试图提高模型模拟的准确性。但实证表明 ,这些研究成果只能部分解释模型和实际数据的差距 ,而难以从根本上解释“股票溢价之谜”。 相似文献
10.
“风险溢价之谜”在资产定价理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MehraandPrescott(1985)提出这个谜以来,尽管已有大量的研究,这个谜却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解释。而Rietz—Barro等将罕见灾难引入资产定价模型,不仅完美地解释了高风险溢价和低无风险利率之谜,而且学者们进一步引入广义预期效用和可变灾难.同时将灾难的解释范围扩展到股票、债券、期权等金融资产的定价和价格波动之谜,解决了传统金融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众多宏观金融难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引入系统性风险,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和资产定价理论有了新的突破,从而打开了一扇融合现代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11.
随着资产配置这一概念在全球日益深入人心,相应的资产配置研究已成为全球资产管理机构及研究机构的主流研究方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股权风险溢价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股权风险溢价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投资者资产配置的结构与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从市场模型出发,来研究风险溢价在中国是否存在,分析风险系数β值及规模因素对预测股票收益的作用,以及通过数据分段来分析我国股市处于不同运行周期情况下的投资者行为特征,发现:(1)在较为合理的估算方法下,β值对股票收益的作用得到很大的提升,而这一结论与国内一些学者研究的结论有着明显差异。(2)在两个观测期内都没有捕获到正风险溢价存在的证据,即在第一个观测期内存在弱小盘股效应,在第二个观测期内则发现较明显的大盘股效应和负风险溢价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当股市处于较为正常的运行周期时,投资者呈现出较高的理性特征;而当股市处于长期熊市期间时,我国投资者呈现出明显的非理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大股东减持、股权转让溢价与控制权私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中国 A 股市场的数据,对大小非解禁后大股东减持的股权转让溢价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观察与测度.研究发现大小非解禁后大股东均通过减持获取股权转让溢价,但控股股东的减持获利水平显著高于非控股股东,减持成为我国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一种新途径.实证研究显示,控股股东的股权转让溢价受控制权程度、股权制衡度、股权性质和公司资产管理效率的影响.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程度与股权转让溢价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股权转让溢价负相关,经营绩效与控股股东的股权转让溢价负相关.本文建议加强对非国有控股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转让行为的监管,并积极推动第二至第五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非抛补利率平价之谜的传统检验模型忽视了远期汇率变化和利率差这两项,而基于抛补利率平价公式推导出的扩展检验模型则表明应包括这两项。经传统检验模型和扩展检验模型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回归系数都介于0到1之间;非抛补利率平价主要在发达经济体成立,而在新兴经济体不成立。扩展检验模型要优于传统检验模型,部分发达经济体基于传统检验模型的非抛补利率平价不成立,但基于扩展检验模型的非抛补利率平价成立,表明已有文献中一些发达经济体非抛补利率平价不成立的原因可能是传统检验模型本身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5.
16.
17.
股权风险溢价及其在中国股票市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收益率与无风险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差被称为股权风险溢价(Rm-Rf).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股权风险溢价非常大,标准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已经不能解释如此大的差异,股权风险溢价也就成了世界之谜.本文首先分析了股权风险溢价的产生以及理论解释,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测算中国股权风险溢价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经济研究》2016,(3):110-122
基于双城模型,本文构建了大城市企业生产率溢价的概念框架,考察了选择效应、分类效应、集聚效应与竞争效应如何导致城市间异质性企业生产率分布差异;同时,基于1998—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回答了中国大城市的企业生产率溢价之谜。研究发现:(1)城市的企业生产率溢价是集聚效应、选择效应、分类效应和竞争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行业中这四种作用的溢价贡献不同;(2)集聚效应提高了大部分行业的企业生产率溢价;(3)竞争效应不一定导致大城市企业生产率呈现更大的"贫富不均";(4)城市间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存在着"水往高处流"现象;(5)大城市并不一定有更高的市场进入门槛。 相似文献
19.
新股发行上市溢价之谜的解释——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证研究表明,显著影响新股发行溢价的因素包括承销商和发行人的择时因素、市盈率水平、发行规模和发行政策的变化.新股上市首日大盘涨跌幅、中签率等因素对于新股发行溢价的影响并不明显.承销商和发行人的发行择时能力主要体现在未来30个交易日内股票市场的总体走势的判断上. 相似文献
20.
公司购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吗?——基于公司购并动因的风险溢价套利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本文利用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理论 ,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角度对公司购并进行动态博弈分析。为刻画行为主体利益动态均衡过程 ,论文应用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 ,揭示公司购并过程中利益均衡及其对公司购并的推动作用。为解开“购并公司股东损益之谜” ,论文引进购并公司信息占优条件下的风险套利模型 ,分析购并公司溢价购并损失在市场背后的风险套利补偿。在此基础上 ,采用市场分析法对上市公司购并利益分配进行实证 ,检验结果显示中国证券市场同样存在“购并公司股东损益之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