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咸阳市东郊一村民1999年取土时,从一座已毁的汉墓中捡到五枚钱币及一方铜印.五枚钱币均为方孔圆钱,其中有大泉五十、五铢及货泉.兹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2.
铸造货泉钱币时,如果工匠操作不认真细心,将其钱面型腔与钱背型腔对合错位,就会使铸成的货泉面、背偏移错位.如果工匠对合钱范时操作失误,错将其钱面型腔与钱面型腔对合浇注,就会铸成两面都有"货泉"钱文的合背钱.  相似文献   

3.
笔者于日前在一农妇家中见到大约三百多枚古钱币.据她讲出土于成都某工地.这些钱币大多为五铢、五朱、剪边五铢和五铢,有少量汉半两、货泉、蜀五铢、直百五铢、轻薄小型大泉五十、直百、定平一百、太平百钱、汉兴、丰货等.我选了其中10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同一钱系里,钱的铜质、式样相同,其钱文变异较大的,我们习惯称其为"版别钱".现将本人收藏的几种版别钱简介如下,以供同好们研究和参考. 王莽的货泉钱,其铸造工艺比较精整,版别除无内郭、有内郭、重内郭、面背决文星点外,将货泉铸成"贝泉"二字的版别很少见(图1).仔细想来贝与货通,也许是省笔吧,该钱铸造十分规整,不是移范所致.  相似文献   

5.
货泉、大泉五十都是新莽货币的常见品.近日,从新出土的新莽钱币窖藏普品中偶得五枚异品钱.钱体锈蚀较重,褐绿色土花锈,间杂有蓝红,锈色美丽,古色古香,逗人喜爱.  相似文献   

6.
罗思 《西部金融》2002,(10):60-61
2000年春末,笔者集得200多枚生坑五铢(东、西汉均有)和10余枚五莽小货泉.另有一个锡饼,经清洗,发现该物为小货泉钱模,其模大小及阴文货泉二字与同出的10余枚小货泉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7.
此范母2002年得之于陕西省三原县(见图).范型为正方形倒角,通长、通宽均为70毫米,边缘厚6毫米,重130克.范中心有一圆状乳钉,范四边框内有阴阳榫卯,两两相对.范背有似"山"字型阳纹符号.范中钱模为4枚"货泉",两面两背,左右对称,钱径21毫米,穿边长9毫米,两钱正面穿上缘皆有半星标记.<新莽钱范>书中第380图与此范母相近.  相似文献   

8.
宝武局角头通小平钱在<咸丰泉汇>有载,但极难收集.近时泉刊有人报道,定名为"一"字通.山东泉市亦出现约10枚,本人有幸集得4枚.综观其铸造粗糙,品相不佳.现择品相较好的一枚揭示.  相似文献   

9.
两枚货泉钱     
货泉是王莽第四次货币改制天凤元年即公元14年的产物,它既是新莽制钱系列中最晚的一种,也是币制改革最成功的一种货币,因为货泉的比值比较合适,与五珠钱接近,老百姓比较喜好,因此在莽钱中铸量尤丰,流通时间最长,遗留下来的实物也很多.  相似文献   

10.
笔者偶得一枚太货六铢钱,品相极佳,文字清晰.该钱背穿上俯月,钱径25.7,厚1.8mm,重4.4克(见图).俱太货六铢中稀见品.  相似文献   

11.
最近又得到一枚"布泉"铜钱,其钱铸造比较奇特,穿上两决纹,中间又增有三角纹.仔细观察该钱,符合王莽天凤年间(公元14--19年)铸造"布泉"铜钱的特点,制作精美,钱文悬针篆.  相似文献   

12.
笔者一临沂泉友最近在农村购买了20余公斤出土宋钱,从中挑出一枚真书折二靖康通宝钱,是钱生坑锈品相极好,未流通(见图),钱重7.3克,径33,厚1.8,穿7.6毫米.  相似文献   

13.
我藏有一枚康熙背台大样俗称的罗汉钱(见拓图),该钱字口深峻,棱角分明精美异常,文字有泉友们称谓的拔模斜度,恐系母钱. 该钱是从陕西富平县境内出土的一坑清钱中捡选出的.该批钱最早为顺治通宝,最晚为光绪通宝.  相似文献   

14.
2002年3月份,咸阳市对渭河河堤进行拓宽改建,在基建工地常有古钱币出土.有一位民工就挖出一些古钱,在这些古钱中有一串锈结成棍状物的大钱,他们将其砸开后发现均为"永昌通宝"钱,有60多枚,另外还有部分零散钱币,经过清理,它们分别是"正德通宝"大花钱、"永昌通宝"、"崇祯通宝"小平钱,共有4枚.从这些钱的内容来看,最早的是明"正德通宝"钱,最晚的是明末农民起义军建立的大顺政权货币"永昌通宝"钱.  相似文献   

15.
2001年7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秦都区双照--过唐二级公路建设工程,发掘了一座形制独特的东汉墓.墓道、天井口属多台阶形,在咸阳汉墓清理中较为少见.在清理墓室、耳室过程中,共发现铜钱29枚.其中五铢23枚,小五铢4枚,货泉2枚.经整理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一泉友在安徽省淮北市淮溪县得一枚咸丰元宝宝陕局木质当千大钱.该钱为枣红色黄杨木,直径85,穿10,外廊宽15,厚8毫米,重39克. 经询问中国钱币学会秘书长戴志强先生回复:"所拓咸丰木质大钱,当系旧时商家所为,非正用品,从广义讲,也可以纳入压胜钱的范畴."上海钱币专家余榴梁先生回复:"木质雕母,故官有见,材质为银杏和黄杨.从拓片看,陕局当千无此大样,我与上海其它泉友通了讯息,均说未见有此大洋,很可能是泉局内的试样或戏作品."特在此发表,供泉友们研究欣赏.  相似文献   

17.
笔者1990年于河南省灵宝县北函谷关西北数里之西营村,一次得到后晋天福元宝钱9枚,据发现者说为同出于一罐中,可惜容器已破损无存.现以图简介如下,供众泉家研究.  相似文献   

18.
篆书开元通宝钱为五代南唐中主元宗李璟时铸.陶岳<货泉录>中记有:"韩熙载上疏,请以铁为钱,其钱之大小一如唐开元通宝,文亦如之,徐铉篆其文."今但见铜钱,其钱如图.钱径25.0毫米,钱穿7毫米,钱厚1.0毫米,钱重3.5克.边廓宽阔工整,制作精好.币文婉转流丽,清秀古雅,有文质彬彬之貌.该钱有隶式对钱,始开对钱历史之先河.徐铉在南唐李璟时官至吏部尚书,精小学,工篆隶.由他篆书的开元通宝钱,为南唐所独有.睹物思人,因徐铉而又联想到了南唐后主李煜.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钱币有的文学错位,例如:"半两、五铢、货泉、大泉五十"等本应是右读,但个别却有的左右错位,叫"傅形".还有的正背面钱文相同叫"合背"或"合面".文字也有的变异"咸丰重宝"的宝字,宝盖下"双王"(宋钱多见),有的是"尔"、"缶""勿"宝字写法不同.太平天国的"国"字没点.这是文字写法之不同.也有的钱文错缺笔叫"异分".版别千变万化表现在规制方面尤多,有"悮造"也有"非悮造".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从曲阜一泉友处征得一枚南宋"淳熙元宝"背穿下"正"字折二钱(见图).是钱品相很好,为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所铸.面文多楷书,也见隶、篆,有小平,折二铜钱,背有星月纹及泉、春、正字等,背字者为钱监名,背正字者较罕见.淳熙七年(1180年)铸钱时背开始铸纪年,自柒至十六.另尚有一种隶书小平钱甚名贵.又有各种大小铁钱,除记年外兼记监记地,品种繁多,版式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