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一览     
正两江新区打造国内领先的视频分析研究中心7月25日,两江新区消息,位于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的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安防火眼大数据平台",已在全国24个省级行政区上线。该平台是基于人脸识别及大数据分析技术打造的公安智能化人脸识别业务实战系统。云从科技作为机器视觉"国家队",将与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和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巴蜀文化的发源地,重庆是我国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中心城市。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面对国家重大经济变革机遇,重庆都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2009年,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从外需带动转向内需驱动的大背景下,作为内陆第一个国家级新区,重庆的两江新区应运而生。作为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家应对全球市场巨变、转变发展方式、启动内需市场的重大战略决策,几年来,重庆两江新区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产业、  相似文献   

3.
重庆建立首个内陆离岸金融结算中心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瑄 《特区经济》2011,(3):197-198
两江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两江新区具有政策上、市场需求上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和潜力。以兴建两江新区为契机,以"十二五"规划背景下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战略导向,将重庆建成离岸金融结算中心,以金融带动经济,实现重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重庆对西南区域的辐射功能。  相似文献   

4.
长江上游地区的创新中心,是对两江新区的功能定位之一。创新中心将以重庆北部新区作为载体。在硬件上,大量的科研机构、科研平台、科技转化平台,企业技术研发、工程实验室等在这里聚集,如,中科院在重庆设立的分院、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等。软件上,首先是大量科研队伍、高新技术人才在这里云集。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技术突破性发展和国内外商业力量的推动下,重庆两江新区实现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产业爆发式增长,有力支撑和引领了重庆市的创新驱动发展。但是,作为内陆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和重庆市域经济的"增长极",两江新区对重庆大数据智能化的引领作用还不够突出,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仍存在市内创新资源争夺加剧、产业集群集聚难度加大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两江新区建设全国领先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策源地的路径:一是完善创新链条,优化创新体系;二是加强技术攻关,突破技术瓶颈;三是推进转型升级,推动融合发展;四是构筑智慧城市,建设智能两江;五是推动全域创新,构筑产业生态。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视察两江新区时指出,重庆要实现集约发展、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两江新区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创新高地,引领重庆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科技创新中心。一要完善激励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体系,严格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财政奖励等国家和市级现有政策,加大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加速折旧力度,协调财政、  相似文献   

7.
重庆,自1997年直辖以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2009年2月,在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重庆跻身国家五大中心城市。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国家战略层面正式研究设立“两江新区”,是继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之后中国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2010年6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两江新区”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着眼于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重庆CBD核心,作为城市经济金融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之无愧应当受到我们的重视,本文分述解放碑核心、江北嘴核心、弹子石核心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将三者合为一体分析其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尹非  龙昱 《特区经济》2011,(7):228-229
重庆新设特区两江新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两江新区将成为西部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运用SWOT模型对两江新区的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两江新区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地位如何体现? 根据重庆目前的市情,决定了要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并非易事。两江新区有别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重庆农村面积比这三个直辖市合在一起还大一倍,单是40个区县中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就有18个。事实上,无论是走内陆开放的创新经济之路,还是成为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两江新区都直指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梳理国内外经济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列出了重庆两江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3种备选模式,阐明了4个理论依据,认为重庆两江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分为3个阶段,实施"三步走"战略,提出重庆两江新区现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参照的"40字管理方针"和要完成的5大任务。  相似文献   

11.
熊雪 《重庆与世界》2011,(20):16-19
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成立。重庆北部新区作为两江新区的核心区域,担负着建设重庆的宜居城市示范区、现代都市风貌展示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三大任务",成为两江新区标志性的重要窗口和高地,成为两江新区出经验、出成果的示范区。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重庆北部新区依托优越的  相似文献   

12.
未来的两江新区,将成为重庆强有力的心脏,为重庆的发展,将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称,重庆两江新区被寄予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并列成为中国三大开发区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正5月21日,"曼海姆(莱茵-内卡)—重庆中心"挂牌仪式在中瑞(重庆两江)产业园举行。两地通过视频连线,同时为中心挂牌,分别落户重庆两江新区中瑞产业园和曼海姆Manifex技术中心。该中心的成立将有助于重庆在中欧城市与区域间合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促进区域间深度合作。同时,将进一步推动重庆与曼海姆在政府交流、产业合作、科创以及体育、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开放性合作。  相似文献   

14.
《重庆与世界》2012,(6):16-19
2012年6月18日,重庆直辖15周年,重庆两江新区成立两周年。已满两岁的重庆两江新区,如当年上海浦东之长三角、天津滨海之渤海湾,两江新区成为重庆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15.
重庆两江新区作为我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是重庆建设和发展的重点。两江新区的城镇化加速,造就了一大批农转非安置型社区,在这种过渡型社区里矛盾重重,管理难度较大,如何更好地加强安置型社区治理,维护社区稳定,为两江新区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以代表性比较强的两江新区和合家园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今日重庆》2020,(5):16-17
5月8日,市委书记陈敏尔前往两江新区,调研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紧紧围绕"两中心两地"目标要求,坚持"一城多园",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功能定位,高水平建设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和两江协同创新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市领导吴存荣、王赋、段成刚参加。  相似文献   

17.
杨吉  谭舒 《重庆与世界》2011,(10):16-19
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成立。重庆北部新区作为两江新区的核心区域,担负着建设重庆的宜居城市示范区、现代都市风貌展示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三大任务”,成为两江新区标志性的重要窗口和高地,成为两江新区出经验、出成果的示范区。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重庆北部新区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以及良好的产业、基础设施和区位优势,着力打造重庆“森林最丰茂、景观最靓丽、环境最休闲、居住最适宜、人群最健康”的宜居宜业生态新区。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国际产业合作,2017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国际产业合作加快建设国际合作产业园的通知》,决定在全市集中规划布局一批国际合作产业园。这一年来,国内外企业加速集聚重庆两江新区、渝北区、沙坪坝区、长寿区、璧山有关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两江新区中韩产业园与中日产业园、长寿中德产业园、渝北中英产业园基本建成。除此之外,在建的还有两江新区、垫江工业园区打造的中瑞产业园,渝北创新经济走廊打造的中以产业园,重庆国际合作产业园现已初具规模。随着国际产业园的逐渐推进,重庆与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也变得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9.
7月20日,两江新区·重庆机遇——中国·重庆首届工业房产发展论坛隆重开幕。论坛研讨了两江新区大工业经济时代,如何发展大工业房产。本次论坛由重庆市政府新闻办、重庆市城乡建委、重庆市经信委、江北区委区政府主办,重庆新闻门户网  相似文献   

20.
在西部大开发10周年、重庆直辖13周年之际,国务院正式批准在重庆设立两江新区,其战略意义非常重要。两江新区是重庆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里程碑,而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它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强大引擎”,强力推进西部大开发,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改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