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常态下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过大不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本文利用2000—2016年民族八省区的面板数据,对民族八省区城镇化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民族八省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提高影响最大的是产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水平、金融规模和政府作用都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经济开放度不利于民族八省区的城镇化。因此,要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重视职业教育对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影响,加大对民族八省区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多变量因素分析法提取影响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成分因素,并以此为解释变量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发现,资源供给、环境污染治理、社会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四个因素共同影响资源禀赋向区域经济绩效转化的效率.于是出现了一些资源禀赋优势明显但环境污染治理能力与社会发展同化能力低下的地区,经济发展绩效不高;而一些资源优势不明显但有着较高的社会发展同化能力和技术进步调解能力的地区,经济发展绩效显著的现象.因此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能力的提升要平衡资源供给、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31个省区市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产业集聚与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区之间第二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已有所改观,但在房价收入比方面地区差异依然较为明显,东中部地区居民面临的住房压力较大;产业集聚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产业集聚初期,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和产业集聚之间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关系,但当产业集聚达到临界值时,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和产业集聚的二次项之间呈显著的负向关系,产业集聚开始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起反作用。此外,人口密度、就业人员工资、环境污染情况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具有显著的反向作用,而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能够提高居民住房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多形式的碳排放模型以及测算全国省际二氧化碳排放数据,本文考察了多重因素特别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较为稳健地表明,城市化进程直接加剧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产业结构变化是中国碳排放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FDI环境效应的合力是负面的,贸易并非国际碳污染转移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5.
6.
胡明  任海军 《中外企业家》2020,(11):114-115
本文在各省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的背景下,通过分析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比重,以及生态产业发展必要性、探讨生态产业发展减贫效应机理。同时,以甘肃民族地区为例,从短期扶贫绩效、长期扶贫绩效两个方面构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减贫效应指标体系。得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总人员的比重、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公路交通里程数对农牧民年均收入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选取2009年至2011年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是否普遍采用关联交易作为盈余管理手段、不同公司特征下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在不同的公司特征下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被ST上市公司较未被ST上市公司、有再融资计划的上市公司较没有再融资计划的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的上市公司较第一大股东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的上市公司均会强化通过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基于1995-2014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区)的数据(未包括西藏的数据)建立面板模型,通过控制收入因素、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实证考察了人口因素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和人口素质对居民消费率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与居民消费率存在负向关系。进一步测算各个因素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的贡献率,其中,人口因素中城镇化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人口素质和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据此,提出短期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质量,长期提升人口素质和挖掘老年消费需求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金融发展通过技能溢价和技能投资,促进人力资本结构升级。这一机制内嵌于技术进步的动态过程中。运用省级面板数据,深入探讨了金融发展影响人力资本结构机制及传导渠道。实证结果显示:在考虑个体异质性和内生性问题后,金融发展促进了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并且通过劳动者技能溢价和技能投资促进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的渠道是显著存在的。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供给侧改革和创新驱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本结构的持续升级,需要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要以提升我国人力资本结构为导向。  相似文献   

12.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探讨收入分配的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部地区为研究对象,依据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对中部各省份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度量,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紧密关系,应从加快城市化进程,构建中部地区的城市群或城市带;促进第二产业尤其是新型工业发展;全面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统筹三大产业均衡协调发展等方面缩小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02-2008年的财务与经营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因素各有侧重,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较为显著,风险控制能力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一般,而宏观经济变量对财务绩效几乎没影响.据此,提出几点改革建议,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财政分权与城市扩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几年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以城市扩张为中心的"急速城镇化",导致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造成耕地资源过度耗费,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和生态的安全。当前中国的城市扩张主要是由地方政府主导,而财政分权对当地政府的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在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拥有强烈的城市扩张冲动。论文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探究"财政分权"对"城市扩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省级财政收入分权对城市扩张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省内财政支出分权同样对城市扩张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以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基于2006—2020年中国31个省(区、市,除港澳台)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居民收入、文化产业、公共财政文化投入等因素对居民文化消费的空间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对居民文化消费存在非线性倒“U”型结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公共财政文化投入正向影响居民文化消费,不仅会提升本地居民文化消费,也会吸引周边邻近地区居民来本地消费;文化产业发展、物流设施等要素增长能显著提升居民文化消费,但未呈现空间溢出效应;信息化发展对文化消费产生非线性结构影响,但缺乏空间效应;而文化贸易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建议稳步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加公共财政文化投入、做优做强文化产业,以扩大居民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16.
17.
石玉斌 《企业导报》2015,(6):164+166
本文对西部11省(区)2005-2012年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与房价的关系分析,结论表明滞后一期房价对当期房价存在显著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次之;经济增长对房价存在负向作用,城乡固定资产差距次之。最后,对稳定房价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西藏除外)的数据分析,借助数据模型GMM差分方法分析人口老龄化、健康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数据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会助推公共投资和健康投资,挤占其他产业的投资空间,进而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生消极作用,但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会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增加政府抑或个人健康投资,均能有效削弱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消极影响,但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也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被弱化。因此,一方面应紧抓“银发市场”时代机遇,积极扶植培育养老产业;另一方面要健全顶层设计,完善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健康老龄化双重目标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2001年-2013年各省市的相关数据,利用计量模型探究产业集聚对城市化的影响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各个区域的数据分析结果出发,除东北地区以外,整体而言,产业集聚对城市化有正向促进作用;华北、华东、中南地区第三产业集聚程度对城市化的影响程度要大于第二产业;西南地区第二产业集聚程度对城市化的影响程度要大于第三产业。西北地区只有第二产业表现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