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历史永续     
正今天有幸听了重庆华夏国学研究院专家库专家、研究员,江津中学石怀湘校长的讲座——《资治通鉴(一)中的识人用人思想》,听完以后,让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石校长把原本深奥很难读懂的《资治通鉴》变成了通俗易懂的管理理念,为人之道!不由很是感慨:中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而其中的中庸思想,在几千年以前就有如此好的诠释,把它放在今天也一点不过时,非常符合今天的选人用人制度,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弥足珍贵之处。加上石校长用他那幽默、独特的视角解读,引经据典地用我们更容易理解的讲课方式,给我们讲述中庸思想。我是一边听,一边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职场感受,以及自己周围存在的社会状态去理解融合!通过知识的输入,然后消化输出,有几点颇深的体会感受。  相似文献   

2.
“我的足球彩票中了奖,我不必结婚了#”“识”人按书面的意思来理解有两层含义:一是与别人互相认识;一是识别人、鉴别人。后者层次更深。我说的是后者。“识”人是前提,用人是“识”人的直接结果。能“识”人善任,就会推动我们的事业、工作向前发展。反之,则势必对我们的事业、工作造成损害。自古而今,能“识”人善任,且建立功业的领导者、决策者不胜枚举,但“识”人不善,用错人,做错事,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的也为数不少。典型的如《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之用马谡。马谡平日与诸葛亮谈兵法,口若悬河,见解非凡,诸葛亮因此认为…  相似文献   

3.
在用人政策上,若将孙权与曹操、刘备相比较,他兼曹刘二人之长而避其短,显得更善于识人、用人和培养人才。孙权的用人政策是:强根固本,选贤使能;选才不拘一格,知人善任;恩宠有加,厚相接纳。  相似文献   

4.
暇日,浏览《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一些章节,身不由己地被古人选能拜将之道所吸引,亦由此联想起关于用人的老话题来。 “留此一杯土,犹是汉家基”。喟叹之余,遥想当年:“汉王择良日,设坛场,欲拜大将。众将皆喜,人人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史家短短几句,把一幕重大  相似文献   

5.
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一是知人善任;二是决策.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出主意,用干部".领导者要避免识人用人的失误,首先要学哲学、懂哲学,运用马克思主义领导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识人用才.  相似文献   

6.
书中事     
《发展》2009,(1)
顾炎武自督读书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带领团队创造更加卓越的组织绩效。用人所长、充分发挥每位成员的长处正是管理者面对这一环境挑战的有效法宝。只有做到人尽其才.才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在各成员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合力效应。做到用人所长.管理者必须要重塑组织价值观、注重贡献、培养包容的心态,同时要在识人、择人、用人和考评各环节上建立有助于下属充分发挥长处的各项机制。  相似文献   

8.
官员在线     
人之德必须体现在才干才华、做事干事的实际行动上。——云南省金融办主任刘光溪刘光溪认为,自古以来,人之德是难以考评考量和评判的。中国古代"唯德是举"的察举制转向"唯才是举"的科举制,以及战国《六韬》"八征"法、《吕氏春秋》"八观六验"识人法,到三国诸葛亮《心书》的"识人七法"、南北朝刘炳《人物志》的"八观五视七谬"法,就说明了人德难评、难考、难察的道理。  相似文献   

9.
为政之要在用人,用人之要在识人.如何准确识别干部、选用干部,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提高选人用人质量,这是组织部门积极顺应从严治党新形势下的一项政治任务,也是推动干部队伍建设科学化进程的内在要求.根据调研工作安排,德令哈市委组织部对我市选人用人工作进行了调研,围绕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选任程序及相关制度建设等方面总结经验做法,查找问题不足,研究解决对策三个方面形成了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0.
秦嘉是秦末一支起义反秦的楚军的首领,但是史书对其籍贯分析历来存有争议.其争议焦点,既有诸家对文献解读不同之因,又有地理行政区划难辨之故.笔者通过《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等文献对秦嘉身份相关材料的整理,于其“广陵人”“东阳郡人也,为宁县君”“淩人”“陈人”四种观点略加辨析.以所论而言,秦嘉属“淩人”观点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
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甄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干部提拔前。必须多方面了解、多渠道考察、多侧面审视,全面准确掌握干部情况。其中之一,就是要由职能部门对其进行“廉政体检”。  相似文献   

12.
中小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一直是比较薄弱的,文章以现实的案例为引导,系统地分析了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在识人、用人、留人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此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周我有幸在云阳教师进修学院参加了为期4天的中小学教师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学习了《大学》《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等优秀传统文化。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4.
黄光伟 《魅力中国》2010,(35):58-58
由于经济以及企业经营全球化日趋明显,21世纪企业将面对剧烈的国际竞争。电建企业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企业,科学合理地识人、用人是电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产业》2009,(10):79-79
讲到关羽之死,已经有一句成语"大意失荆州",好像关羽是一个不小心才失了荆州,然后"败走麦城",父子同死,让人不胜欷觑。但是从《资治通鉴》上看,关羽却是犯了一连串的管理失误才丢掉荆州,  相似文献   

16.
李盛 《魅力中国》2011,(20):325-325
司马光是我国十一世纪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经过十余年的艰辛努力,为后人留下《资治通鉴》一书,不仅为后世保留了大量丰富翔实的史料,而且于中国史学史的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着重分析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的过程中对史料的态度和运用,旨在对司马光的史学思想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资讯     
<正>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闻香识人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香文化。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为此也专门制作了一辑节目《闻香识人》,并在乙未年元宵节期间播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香文化研究所所长、《香事》杂志首席顾问作为节目嘉宾,在节目为大家讲述了中国香文化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并为大家演示了中华香事中的香篆和隔火熏香等行香仪轨。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热爱中国香文化。  相似文献   

18.
正五天的学习,精彩纷呈。叶贵本教授《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的讲座让老师们领略了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为博大精深的文化所陶醉;邹顺康教授旁征博引,深奥的伦理变得浅显易懂;石怀湘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教人识人用才,德才兼备方为君子;胥洪泉教授,让学员们畅游在道法自然的境界中,如痴如醉。五天的学习,终身受益,深知作为一  相似文献   

19.
人的思想及其理论一旦脱离实际,学风也就随之堕落,接踵而至的就是国家的衰落,而有生命力的思想崛起又往往是以物质社会的衰败为代价的。研究表明,公元1000年前后,欧洲经济处于最低点,而中国宋朝经济已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巅峰,其哲学成就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与此同时,人的认识离实际却是渐行渐远,唯心主义成了意识形态的主流,空议之风大盛,随之而来的就是国家的衰落。为了"补天",司马光写作《资治通鉴》,全书因事命篇,直面矛盾,以周天子导致国家分裂、诸侯雄起的政策失误开篇,记载了长达1362年的历史,一个故事一摊血,没有口号,绝无大话,更无空话。它犹如暗夜里闪电,晴空中惊雷,与当时那严重脱离实际、空论普世理学的学风形成强烈的对比。尽管《资治通鉴》没有警醒沉湎于诗词书画中的宋代朝政,甚至没有警醒作秀成瘾的明代朝政,但它警醒并挽救了中华民族。明亡后,中国大凡有作为的政治家,案头首选多为《资治通鉴》。其中那经世致用、不尚空谈、实事求是的学风,为后来中国那"一天等于二十年"的迅猛崛起奠定了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三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为我们展示了优秀的用人文化。刘备之用诸葛亮及五虎上将、宋江之梁山起义、唐僧之用三徒弟。细细体会,受益颇多。他们能成就事业就在于"吾能用之"。每个人都有其闪光的地方,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调动和激发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为其创造机会,促其发展,这样单位也才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