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张秋 《科技和产业》2020,20(9):134-139
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最终取决于能否拥有一支优秀的一流的人才队伍。为此世界各国把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以色列、伊朗和埃及等的国家创新人才培养和政策措施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各国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通过2008-2018年以来的各国的科技论文、居民专利申请量和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的数据变化分析实施效果,最后针对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和启示。本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状况,从而促进我国与中东国家之间的科技合作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世博会诞生至今,已逐步演变为综合展示各国经济、文化、科技、社会发展成就的国际盛会,在重视社会发展成果展示的同时,还日益重视思想交流和文化内涵的发掘,日益重视展示各国人民创造新生活的智慧和理念,为举办国带来了影响深远的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杨波 《上海经济》2015,(2):49-53
以色列疆土狭小、资源匮乏,但在创新方面却处于世界前列。实践经验表明,以色列政府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席科学家制度、科技计划、风投基金、国际合作等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本文重点考察以色列在推进国家创新发展方面所采取的政策举措,从中提出对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中心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4.
杨波 《上海经济》2015,(Z1):49-53
以色列疆土狭小、资源匮乏,但在创新方面却处于世界前列。实践经验表明,以色列政府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席科学家制度、科技计划、风投基金、国际合作等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本文重点考察以色列在推进国家创新发展方面所采取的政策举措,从中提出对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中心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5.
《江苏科技信息》2006,(6):F0004-F0004
<正> 2006南非国际科学创新与技术展览会(INSITE)是每两年一次非洲大陆唯一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展示活动,参展商包括南非和外国的政府机构、研究所、公司,南非科技委员会、科技基金中介公司、科技创新公司、非政府组织等。今年展览会主题为:"科学技术与创新对经济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目的是:通过非洲惟一的大型国际科技展,为全世界的科技与创新的引领者们面对全球性的挑战提供一个交流沟通与合作的平台。活动将展示当今世界所面临问题的一些渐进的解决方案和世界各国适用的科技产品和服务,推动国际间的科技合作。  相似文献   

6.
陈伟 《中国高新区》2010,(12):16-19
201O年11月27日,“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15周年工作座谈会暨软件产业化创新与合作峰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科技主管部门、国家级高新区、35个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和13个会员单位及其骨干企业的300多名代表汇聚“麓谷”,围绕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及软件产业化创新发展的主题展开智慧碰撞与观点对话。  相似文献   

7.
中国馆恢宏巨制的"东方之冠".英国馆"蒲公英"的创意之馆,西班牙馆充满惊喜的"大篮子"……各国在世博园尽情释放科技的创意,展示城市风采,无不体现了作为核心价值的低碳、环保、绿色、健康的理念,为世界各国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更多的范本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将深刻影响或改变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竞争格局.历史上,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二次科技革命,分别成就了英美两大世界经济霸主.如今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正在大力抢占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新一轮新兴产业革命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地处中东的沙漠小国,自然资源十分匮乏,但凭借科技立国,发展高新技术,现已发展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创业大国。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以色列创造了科技界一个又一个高新技术奇迹。这与其坚持科技立国战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注重教育与研发投入,鼓励人才资源开发,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技术孵化器等实践息息相关。总结分析以色列的这些成功的做法,必将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1月27日,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15周年工作座谈会暨软件产业化创新与合作峰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科技主管部门、国家级高新区、35个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和13个会员单位及其骨干企业的300多名代表汇聚麓谷,围绕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及软件产业化创新发展的主题展开智慧碰撞与观点对话。  相似文献   

11.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寻找适合本国发展的教育形式和理念,都在创新中寻找突破口,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可以说,拥有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更是国家经济发展之所在。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摇篮。作为我国教育科研的专家,陈东瑜先生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着终身教育的研究和践行,同时用创新的思维模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借鉴美国人才战略 吸引、留住和用好用活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开发利用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形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队伍,使美国成为极富创新精神的国家,确保了美国经济和科技的领先地位。美国的人才战略包括本国人才的培养、国外优秀人才的吸纳和各类人才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以色列特拉维夫市建城后的第9位市长,罗恩·胡尔代(Ron Huldai)的设想是将特拉维夫-雅法定位为世界创新和创造力的中心,将其打造成除北美之外的创新者和企业家的硅谷。同时,他还着力引领全国努力吸引海内外人才和投资,尤其注重同中国的关系。2014年11月28日,以色列特拉维夫-雅法市科技创新推介会在重庆举行。特拉维夫-雅法市市长罗恩·胡尔代与重庆市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分享了特拉维夫的科技创新政策与创新经验,并向重庆的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开始尝试各种政府科技投入管理和使用的新模式,加大政府科技资金投入,确保科技政策的支持和创新产出的数量。经过不断地探索,各国在科技投入和使用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世界各国在R&D经费投人方面出现了许多新变化。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西部地区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中国政府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将使西部地区经济实现飞跃发展,以色列政府非常看好西部的未来。"开门见山,蓝天铭一语道出了以色列在蓉设领事馆的战略意义。他表示,任期内他将推动以色列与中国西部地区的经贸、科技、教育、旅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以及开展国际合作,其中发展旅游将成为他工作的重点。以农业技术为切入点以色列是世界上技术上领先的国家,被誉为"创新的  相似文献   

16.
刘美 《环球财经》2012,(1):64-65
2011年在美国檀香山举行的APEC峰会上,“促进绿色经济增长”作为主办国提出的三个工作重点之一,再度成为峰会的热点。“(APEC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讲的大部分内容都跟环保产业和科技创新有关,”凌志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建军告诉《环球财经》,“这给我们环保领域的创新企业带来莫大的信心,中国环保企业必将大有所为,我认为这个行业将在2012至2015年左右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郝时远 《北方经济》2016,(10):19-22
一、包容发展传达了"共同"的先进理念 今年9月5号,举世瞩目的杭州G20峰会落下了帷幕.在这次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围绕会议主题的关键词——"创新、活力、联动、包容",阐释了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理念.其中,包容(Inclusive)一词频繁出现,包容性发展、包容式增长、包容型世界经济,都指向了全球化时代共享发展成就的新理念——"包容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人则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诸多创新成果,都离不开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矢志不渝的开拓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都奉献给了祖国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上海经济》2014,(9):65-65
7月11日上午,2014年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YICGG2014)闭幕式在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二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今年的YICGG大赛历时五天,经过了第一、第二阶段的提案展示与评审、第三阶段的世界团队分组讨论和提案答辩、文化之夜、第四阶段的世界咖啡厅讨论与城市观光等多个环节,充分展示了各国参赛选手们精彩的创意、  相似文献   

20.
<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科技创新活动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