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德国职教与经济互动共促经历了萌芽初始、基本形成和成熟完善三个阶段。文化认同有效夯实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开展的社会基础、企业积极参与凸显了“双元制”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的诉求、法律制度体系的全面性为“双元制”职业教育提供了保障、有效的管理体制夯实了“双元制”职业教育运行的现实性、全程重视质量管理始终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目标追求等是德国职教与经济互动共促政策的特点。但也存在着企业主导变成了企业决定、学校为辅变成了被边缘化、职业教育落后于产业经济的需求、职业教育入学人数减少和中小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难等职教与经济互动共促政策的不足。我国在借鉴德国经验时应采取增强职业教育的现实吸引力、重视职业教育政策制度建设、注重职教人才全面能力培养、有效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打造高层次“双师型”师资和“1+X”证书融入技能提升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因培训质量高而举世闻名,是德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市场行为与企业行为兼具的特点,在德国受到广泛支持与应用,近年来也被我国部分职业院校与企业借鉴。本文将结合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的特点与优势,从人才培养模式及校企合作模式方面,分析值得我国职业教育机制借鉴与学习的地方,并就实际提出若干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双元制"在我国难以推广的问题及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典型模式。它适应了当今时代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造就了德国的高素质劳动产业大军。在阐述德国“双元制”基本内涵和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双元制”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职业教育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取得了惊人的成效,走出了各自的特色。德国职业教育基本形式为“双元制”模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先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  相似文献   

5.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凭借多年与德国合作办学的经验,在系统分析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办学机制、培养方案、师资配备、质量监控、考核评价等关键要素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及校情,提出了德国“双元制”模式高职本土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即办学机制问题,并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德国“双元制”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较成熟、有效的职教模式,其发展历程可上溯至中世纪的手工业师徒模式,这种模式所蕴含的办学理念和成功经验,对于提高我院海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德国、奥地利教育体系与我国不尽相同,其显著特征之一是小学4年后开始分流。自此,大约有50%以上的儿童踏上了接受职业教育并选择技术岗位的征程。而在职业教育方面,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又极具特色。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发达国家比还比较落后,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在实行双元制教育过程中,需要企业、学校和国家各自肩负起自己的职责,才能使我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尽快得到发展和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
德国的“双元制”与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德国的“双元制”的教育模式,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阐述了我国职业教育必须走产学研道路,同时也指出了我国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到现阶段。转变职教理念,推进职教改革已是各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转”和“做”两方面展开论述,认为职业院校要在明确职业教育类型之路的基础上,坚定转的信念,拓开职教改革之路.然后系统糅合育人为本、脚踏实地和与时俱进三位于一体,切实推进职教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