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俊之 《国际经贸探索》1994,10(3):53-56,63
中国普洱茶的栽培利用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种茶和茶文化。普洱茶性较中和、正气,其对人体免疫功能的综合效应不断得到现代医学的验证,是受到海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根本原因。普洱茶内外销市场正不断扩大,本世纪末,外销可达70吨。为拓展产销,应坚持“以质竞争”和“市场多元化”两大策略,开发普洱茶系列,优化产品结构,以提高普洱茶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商业文化》2006,(11):80-81
眼下,有许多人很喜欢喝普洱茶,也想收藏一些,但又不知道什么样的普洱茶是好的,该如何收藏,因此他们想了解一些普洱茶的收藏知识。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业内有关人士。普洱茶收藏有误区一、盲目追求年份。普洱茶收藏者李国勇告诉记者,其实存放20年以上的普洱茶目前已经很少了,三四十年以上的普洱茶更是罕见。现在市面上部分卖价达千元的“陈饼”,其实是某些商家用出厂仅一两年甚至几个月的茶叶蒸制的。二、认为收藏陈化茶可赚大钱。其实个人收藏普洱茶的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3.
品茶悟廉     
甘苦 《华商》2012,(12):84-84
“信阳毛尖普洱茶。”河南信阳因茶而名,种茶,制茶,品茶,谈茶,几乎成为了信阳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湖南人,几年来经常品饮信阳毛尖,也是一种“茶缘”吧。在退休之前的工作之余,在退休之后的闲静之时,我喜爱读些茶书。比如陆羽的《茶经》、《中国茶文化概论》等,增加了不少有关茶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普洱茶特色及拓展产销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普洱茶的栽培利用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种茶和茶文化。普洱茶性较中和、正气,其对人体免疫功能的综合效应不断得到现代医学的验证,是受到海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根本原因。普洱茶内外销市场正不断扩大,本世纪末,外销可达70吨。为拓展产销,应坚持“以质竞争”和“市场多元化”两大策略,开发普洱茶系列,优化产品结构,以提高普洱茶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人们开始重视有强大保健功能和迷人口感的普洱茶,普洱茶逐渐成为茶中新贵。都说酒是陈的醇,茶是新的香。不过,普洱茶是个例外。普洱茶越陈越香,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  相似文献   

6.
钟农  黄国华 《致富天地》2007,(12):14-15
2006年17月1日,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普洱茶综合标准》。该标准包括《普洱茶》、《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普洱茶生产技术规程》、《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4个标准。其中《普洱茶》标准(DB53/103—2006)是强制性地方标准,其余3个是推荐性地方标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徐英 《商界名家》2005,(10):68-70
“猪圈发酵普洱茶”的报道给正在崛起中的普洱茶一个当头棒喝,虽然事情发生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广东,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普洱茶的发源地——云南也身陷其中!他们能否自救,又如何自救,并为自己验明正身——此普洱非彼普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普洱茶的保健功能逐渐被科学证实,市场不断升温。但作为普洱茶原产地的思茅市,其普洱茶产业竞争力严重不足。本文从茶叶相关产业联系出发,以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理论为依据,提出沿着两条线索,即横向的左右互动和纵向的由上至下,拓展普洱茶相关产业发展,确定了优先发展生态茶园、茶叶机械制造业、深加工、包装流通、普洱茶文化产业和普洱茶旅游产业等六大产业重点,以此来提升普洱茶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1日,我国首部规范普洱茶产地、标志的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正式实施。该国家标准给普洱茶的定义是,普洱茶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11个州市)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  相似文献   

10.
张天伟 《市场周刊》2020,(19):0057-0058
普洱茶是云南颇具特色的茶叶品种,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对推动云南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如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云南普洱茶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带一路”沿线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人口44亿,是全世界至关重要的茶叶消费区。而且,中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茶叶出口的第一大国,可见其在茶叶贸易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通过分析云南省普洱茶出口情况、普洱茶出口制约因素,并就“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如何提升云南普洱茶出口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普洱陈年老茶因稀有而被惦记,这些沉淀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陈年普洱,在经历世代变迁后,洗尽铅华,以最质朴最原始的风貌展现在各位茶友的面前。本期秋拍看点,就随记者一起关注匡时、保利都呈现了哪些号级茶、印级茶,成交情况如何以及哪款普洱茶饼最受欢迎。  相似文献   

12.
若海 《浙商》2008,(10):84-85
2006年以来普洱茶的疯狂让其他投资项目变得“黯然失色”,和普洱茶如出一辙,越陈越香的黄酒同样堪称“能喝的古董”。有所不同的是,普洱茶的疯狂正回归理性,而黄酒投资热却刚刚兴起。  相似文献   

13.
谢红  曾辉  夏兵 《致富天地》2006,(2):16-17
2005年lO月10日,由11个少数民族40多个赶马人、120匹马组成的云南马帮踏入北京地界。从2005年5月1日开始,他们驮着约4吨普洱茶,风尘仆仆4000余公里前往北京,沿途义卖普洱茶,捐建希望小学。最终目的地是北京八大处公园。这是以向京城驮运普洱贡茶而闻名的云南马帮166年后的重访。这次名为“马帮茶道,瑞贡京城”的普洱茶文化北京行活动,接着在北京希蝇工程慈善拍卖中又爆出新闻:一“七子饼”拍出160万元,创下最高纪录。普洱茶再次名振四方。  相似文献   

14.
新年伊始,普洱茶热炒之风再度刮起,市场价格也一路飚红。据说在普洱茶的故乡,几乎不起眼的时间就崛起了数百甚至上千家的普洱茶生产企业,争“正宗”,争名头,争原产地,争“茶马古道”……闹得不可开交,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15.
谢红 《致富天地》2007,(12):F0002-F0002
2007年10月12日至15日,第二届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茶博会的主题普洱茶——文化传承与时尚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致富天地》2008,(7):48
“普洱茶价格已经不能再低了”,一名经营普洱茶近10年的商家透露,今年新茶上市价格连去年新茶价格的一半都不到,价格已经非常低了。对于收藏者来说正是好机会。行家认为,收藏者要有平和心态。喝老茶。收新茶,并持长线投资观念。去年,几乎所有的普洱茶都因市场炒作而价格大涨,但随之而来的价格“跳水”则让收藏者们“闻茶色变”。经过数月的沉淀,  相似文献   

17.
普洱茶逐渐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已有较好的品牌效应,但真正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大品牌还很少见。本文分析了普洱茶品牌构建与开发中存在的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普洱公共品牌产权主体缺位,普洱茶"企业品牌"多而混乱,普洱茶品牌缺乏特色等问题,提出走产业化发展之路,确立普洱公共品牌主体,制定严格行业标准,鼓励创建自有品牌,挖掘普洱茶品牌文化内涵,打造个性品牌等建议,以期对云南普洱茶产业品牌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这次“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活动是为了弘扬民族茶文化,再现“茶马古道”马帮驮茶进京的历史画卷,充分展示普洱茶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进一步提高云茶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树立云茶品牌形象,推进云茶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商业文化》2007,(13):80-82,84-86
薛跃进:在座的各位都是茶友,有茶的经营者,有品茶的专家,今天咱们就说说普洱茶的文化和市场现象吧。从什么时候开始,普洱茶的价格就涨起来了?因为什么?宋双才:商品价格的涨落都跟需求量、供给量的平衡有关系,包括古玩艺术品都是这样的。普洱茶的价格起源呢,主要是因为以前的茶庄、茶叶店卖茶,当年的茶消耗不掉就要扔,而普尔茶炒作的概念叫浓缩的古董,就是说越陈越好,今年甚至几年卖不掉的茶,明年或过几年,还可以卖更高的价格。这样,所有茶叶店的  相似文献   

20.
泡沫吹到了极限,总有会破的一天。2007年5月以后,普洱茶价格突然悬崖一跳,缩水50%,与价格最高时的2006年3月相比,超过300亿的资金一夜间蒸发,而将大量资金投入茶市的散户被严重套牢!一时间,一路高涨的普洱茶“崩盘”之说四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