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广告》2005,(7):90-96
1905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人类在西半球上首次飞向蓝天;青岛啤酒在东半球上诞生了!一个世纪过去了,逝去的东西太多了,洋马、洋油……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往昔记忆,然而100年后的今天,在中国人坐上飞机周游世界的同时,能喝上Inade in China的啤酒却只有青岛啤酒;但是不得不承认,青岛啤酒已被抹上了一层经典的色彩;缺乏一定的活力已是不争的现实。在青岛啤酒刚过完百年生日的2004年,阳春三月,采纳品牌营销国际顾问机构与青岛啤酒华南营销有限公司的亲密接触,揭开了青岛啤酒品牌保鲜的全程策划。  相似文献   

2.
1993年.香港华润创业集团.尤如一匹腾空而出的黑马.突然携手国际啤酒巨头南非SAB闪电进入中国啤酒市场.开始在中国进行圈地运动式的并购.大跃进式的狂飙.转眼之间.华润啤酒集团(以下简称华润雪花)的规模得到了空前飞速的提高。时下华润雪花旗下的啤酒企业已有近40家.啤酒总产能达560万吨。2003年雪花单品牌啤酒的销量超过了80万吨,2004年突破110万吨.2005年更是达到了158万吨的销量.2006年有望突破200万吨.而目前国内市场上销量超过百万吨仅有青岛,燕京、雪花。华润雪花以十年左右时间完成其它中国啤酒巨头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完成的霸业.堪称是中国啤酒业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3.
王竹一 《广告导报》2005,(9):139-139
如果说2004年的《非常6+1》是中新文广媒体品牌观的一次实现,那么2005年的《梦想中国》就是另一次升华。谈到与《梦想中国》的冠名商青岛啤酒的合作,董事总经理马涛说“青岛啤酒的口号‘激情成就梦想’与《梦想中国》的节目内涵不谋而合。我们要做到让每一个知道《梦想中国》的人都能想到青岛啤酒,让每一个喜欢《梦想中国》的人喜欢青岛啤酒。我们的目的不仅要双赢,而是要多赢!”2004年,对于中新文广来说是上下求索和自我调整的一年,  相似文献   

4.
刘会民 《糖烟酒周刊》2004,(50):A043-A045
2004年啤酒行业进入了后并购l时代。一方面。国内啤酒第一军团的青岛、燕京、华润基本上完成了对国内市场的布局,开始对所并购企业的整合,苦练内功,锤炼新的增长方式。另一方面二三啤酒军团表现活跃,紧锣密鼓地进行并购,使得区域性市场啤酒品牌数量增多,未来啤酒市场充满了变数,竞争也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5.
武刚 《糖烟酒周刊》2005,(8):A014-A014
2004年啤酒行业掀起了整合热潮,几大啤酒巨头纷纷在全国各地兼并、入股、建厂,形成我国啤酒业青岛、华润、燕京三足鼎立的局面。北京啤酒的消费量巨大。这也是啤酒企业对北京市场觊觎的原因之一,青啤是趁并购之际。顺势进入北京市场,以对内部资源进行消化、转移。  相似文献   

6.
济南和北京是青岛啤酒的两个战略性市场,占领济南可以一统鲁啤,稳固自己的后方。拿下北京可以提升自己的品牌力。但由于趵突泉啤酒和燕京啤酒的强势。这两个市场成为青啤最难啃的硬骨头。几番争夺之后。青岛啤酒在这两个市场上依然没有大的斩获,最近,青岛啤酒打出社区牌,开始采取攻心战略。  相似文献   

7.
乔均 《中国广告》2002,(9):64-66
中国洒业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已经形成白酒、啤酒和葡萄洒三足鼎立的局面。三种酒的增长唯以啤酒市场的高增长率而让人看好。在啤酒市场上,以国产的青岛、燕京、金星、哈尔滨啤酒等品牌和以百威、喜力、嘉士伯、蓝带啤酒等国外洋品牌形成了对抗的两大阵营。啤酒广告投放多以电视和平面相交互,现择取啤酒市场中本土和洋品牌的"领头羊"青岛啤酒和百威啤酒为例,从其平面广告投放策略的比较以管窥其市场营销策略。一、市场投放总量比较百威啤酒和青岛啤酒2001年市场平面广告投放分别增长了78.7%、207.2%。2000年百威啤酒的平面广告投放额是青岛啤酒的3.1倍;2001年百威啤酒的平面广告投放额只有青岛啤酒的1.8倍,很显然,青岛啤酒加大了平面广告的  相似文献   

8.
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啤酒行业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啤酒并购热潮,华润、青岛、燕京等国内啤酒巨头经过大规模的并购,基本上完成了对全国重点市场的布局,但企业并购的步伐并没有停止。对于未来的扩张方式,金志国称:“青岛啤酒不放弃收购,但只有十万吨以上、副省级以上的大厂才会进入我的视野。”同时他认为现在自建厂的门槛越来越低,相对并购存在的诸多隐性成本来讲,选择自建厂将成为潮流。  相似文献   

9.
2006年啤酒市场依然是硝烟弥漫,啤酒市场格局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革。而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啤酒"老大"所呈现的四大特征,无疑给中国啤酒,给这个愈加纷争市场带来新的惊喜。行业领导者地位愈加突出数字显示,近5年来,青岛啤酒以年平均13%的销量增幅以及年平均30%的利润总额增幅迅猛发展。而2006年前三季度业绩更是喜人:净利润达到4.14亿元,同比增长25%,占全国啤酒出口总量的70%以上。品牌价值更是高达224.73亿元人民币,在国内同行业中持续领先。当然,行业领导地位,并非是单一的生产数字可以证明的。如在2006年12月21日结束的"首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感调查"活动中,青岛啤酒荣获了"最具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奖。而打开青岛啤酒的内部价值链,从啤酒生产上游供应方的管理到啤酒酿造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0.
曾振波 《商界名家》2006,(11):100-101
2001年青岛啤酒收购南宁万力啤酒厂,高调进入广西市场。然而,5年之后.青岛啤酒在广西市场份额跌破历史最低.临近20%.广西市场南北全线告急,仅青岛啤酒基地市场南宁、及后院百色、北部湾尚存一线生机。期间.青岛啤酒广西分公司四易帅才,而几任封疆大吏无一能扭转市场格局.甚至越搅越混,惨淡的经营业绩已几乎让所有的集团高级将才视广西市场为烫手山芋,无人敢于接管。  相似文献   

11.
金良 《糖烟酒周刊》2005,(16):32-32
山东省是中国啤酒产量最大的省份,也是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地区。在山东聚集了众多的啤酒知名品牌如青岛、趵突泉、烟台、银麦、琥珀、绿兰莎、无名、三孔、克代尔、克利策等等。但是除青岛外,其他强势品牌处于胶着竞争的局面,主要采取低价竞争的方式固守一方市场,由于内耗严重,造成鲁啤整体利润率降低,虽然品牌众多但没有很好地推动整个山东啤酒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舒雄 《广告导报》2005,(6):40-41
在目前的国内市场,啤酒绝对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它已经步入资本时代。在青岛、燕京、华润三大啤酒集团的打压下,众多地方诸侯纷纷倒闭或被兼并。例外的是,以广东为根据地的珠江啤酒集团在啤酒行业近乎“肉搏”的竞争环境中,却实现了较大的发展。2004年,珠江啤酒集团产销总量106万吨(1998年的总销量还不足50万吨),创利税8亿元,  相似文献   

13.
《商界》2007,(6):63-63
赞助体育赛事是各大啤酒企业普遍采用的营销手段,尤其是奥运会,更是被啤酒巨头们奉为最佳商机,当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百威啤酒都决定走常规的奥运营销路线.雪花啤酒没有亦步亦趋,而是另辟蹊径,采取颠覆式的非常规奥运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刘会民 《糖烟酒周刊》2005,(2):A028-A029
2004年,啤酒行业的新品年。随着啤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上啤酒原辅料价格上涨,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加大,因此希望出新品抢占一部分市场。他们主要的方式是更换产品包装,基本上是新瓶装旧酒,产品的口味以及质量没有太大的提升。大型啤酒企业集团,市场并购逐步完成,出于对主品牌的保护,有些大型啤酒企业推出和主品牌不同的新品,作为2004年的主打产品,积极抢占外埠市场。  相似文献   

15.
李光斗 《糖烟酒周刊》2005,(20):B014-B015
纵观中国的啤酒市场,青岛、雪花、燕京、珠江等本土强势品牌在资本并购的基础上,取得了规模和竞争力的极大提升,促进了在全国市场和区域市场的竞争力:而进入中国的世界级啤酒巨头,像INTREBREW、美国A&B、南非SAB、英国纽卡斯尔、日本朝日……,也持资金与品牌在中国的啤酒市场中频繁运作、划分势力,在这块儿已经硝烟弥漫的土地上演绎着中国啤酒市场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之争。  相似文献   

16.
1997年,青岛啤酒向济南市场发动了第一轮攻城战。当时青岛啤酒推出了低价位的“青岛大众”,一瓶比趵突泉啤酒便宜一毛钱左右。但是,战事只持续了一个夏季,年末青啤便从济南市场撤回这种未能发威的低价位“武器”。  相似文献   

17.
并购.让中国啤酒企业的规模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包括“第一集团军”的“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和“华润雪花啤酒”,以及处于第二竞争梯队的“金星啤酒”、“珠江啤酒”、“金威啤酒“、“重庆啤酒”、“黄河啤酒”.”蓝剑集团”等等.都通过资本并购、异地自建工厂等扩张手段.获得了规模竞争优势。但是自2004年青岛啤酒总裁金字国先生率先提出“整合”以来.”整合”成了各啤酒业巨头思考和行动的头等大事.包括像A—B啤酒集团、SAB啤酒等在内国际啤酒巨头.亦掀起了对中国并购或者控股啤酒厂的“整合”。包括业务链的整合、市场链的整合、管理链的整合、人才的整合.尤其是品牌整合.更是成了愈来愈多啤酒集团继“规模并购“之后的“重点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8.
国际市场营销战略规划——以青岛啤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啤酒一直以来都着眼国际化经营,国际市场高额的利润空间使青啤在进入国际市场后,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从国际市场环境分析,青岛啤酒作为中国啤酒行业龙头企业,在整合与扩张并举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实施了国际营销战略规划,实现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科学制定出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等营销策略,进一步开拓了青岛啤酒的高端市场,提高了青岛啤酒营销活动中的整体功能,增强了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杨德慧 《商场现代化》2007,(11S):201-202
本文针对2006年下半年青岛啤酒发起的“我是冠军”的大型促销活动,从活动的目标、对象,活动的组织和宣传以及青岛啤酒的市场战略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就青岛啤酒促销活动提出了一些个人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20.
韩晓娥 《商》2013,(12):70-70
青岛啤酒是中国啤酒市场巨头之一,其品牌战略值得研究学习。本文从青岛啤酒的内外部环境、战略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其多品牌营销模式的优势与劣势,为青岛啤酒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