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茎 《审计月刊》2006,(6):22-23
国家建设项目审计诉讼中的不利审计判决,无疑会困扰审计机关正常开展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监督,从而影响审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本文就国家建设项目审计诉讼活动中的法律关系、法律程序、法律冲突和解决法律冲突防范败诉风险的对策与思路进行探讨。1、国家建设项目审计诉讼活动中的法律关系。国家建设项目审计诉讼活动一般同时具有双重法律关系,涉及三方当事人。当建设方与施工、供货方签订施工供货协议时,建设方与施工方就产生了民事法律关系,这一法律关系主要由《合同法》《招标投标法》调整。当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时,审计机…  相似文献   

2.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基层审计机关要规避风险,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审计风险防控体系。本文从审计人员教育、审计计划制定、监督检查强化等宏观层面,抓重点环节、规范行为、实行全程防控等微观层面,以及辩证的角度对基层审计机关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和审计地位的提高,审计风险也在增大,因此,认清审计风险,找出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予以规避势在必行。本文就此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审计体制 我国的审计体制是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这种体制会使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职能发挥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因为查出重大审计事项、情况上报、材料反映和问题处理必须经地方行政首长认可,这样,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客观公正性就会受到影响,随之产生  相似文献   

4.
审计程序是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实施审计行为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律程序。审计程序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应当是审计监督工作的规范有序、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审计工作的高效率。基层审计机关少数人员,由于主客观原因,为了自身"方便、快捷",往往仅注重审计查处的问  相似文献   

5.
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审计风险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在审计监督过程中,因审计结论与客观事实不符、审计行为与法律法规相背离,审计评价失实等而引起法律诉讼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周凤 《广西审计》2000,(6):28-28,37
依法审计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职责。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监督作出审计决定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作出这一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为此,除了依据《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行政处罚法》、《审计机关审计处理处罚的规定》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外,还必须遵循《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才可以说做到了依法审计。  笔者认为,审计机关作出审计决定时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实施审计监督程序要合法。审计程序包括:审计项目的制定、审计通知书、审计方案、方法、步骤;审计工作底稿、取证…  相似文献   

7.
何进 《现代审计》2006,(5):34-34
近年来.随着审计公告制度的推进.各级审计机关都在深入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进一步规避审计风险.就必须:  相似文献   

8.
闫悦  张晓明 《山西审计》2001,(2):31-3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审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审计风险已成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因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监督管理中,由于未能正确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或因审计判断失误或其它不当的审计行为造成的审计结果失真而引起的行政诉讼,其负面影响大、涉及面广、涉及时间长。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已越来越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所重视。  相似文献   

9.
(一)依法审计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宪法确立了审计监督的法律地位,明确了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赋予审计机关依法行政权力。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进行查处。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金融组织贷(援)款项目审计作为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依照中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审计,还必须遵循国际公认的审计准则,按照世(亚)行贷款协定和审计指南要求,全面履行对内监督和对外公证的审计职能,国际金融组织贷(援)款项目审计工作责任重大,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很大的审计风险。审计机关一旦出具审计报告,对项目单位财务报表发表了审计师意见,其项目单位会计风险也同时转化为审计风险。对此,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国际金融组织(援)款项目审计工作,以规范的审计行为,审慎的工作态度,高质量的审计报告,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1.
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关键在于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法行政,而依法行政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实现政府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审计机关作为行政执法机关,要依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监督其他部门、单位执行国家经济法律、法规的情况遏制和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行为。通过审计,真正促使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得以贯彻执行。作为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审计机关自身的行政行为必须符合依法行政的根本要求。笔者认为,推进依法审计,要破除六种错误思想。供审计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2.
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机关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防范审计风险,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控制程序。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是指审计机关为保证每个审计项目按照国家审计准则而制定的控制程序或政策,是调控审计质量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行政机关规范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的永恒主题,是政府转变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的关键环节。江源县审计局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把依法审计摆在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高度来认识,严格依照审计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审计监督,以真实性审计为基础,突出审计执法的公正性、客观性、合法性和科学性。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逐步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严格审计执法,为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夯实了基础,为维护地方经济建设起到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相似文献   

14.
齐淑芬 《当代审计》2003,(3):25-25,24
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特别是在审计处理处罚环节上体现的尤为突出。如果不依法进行审计处理处罚,容易带来审计风险,如审计程序不合现,将会导致败讼的法律后果。因此,为防范审计风险,浅谈一点做好审计处理处罚的看法。 一、做到审计程序要合法 审计程序是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是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客观要求。审计程序指在审计过程中依法必须遵守的法定顺序、期限、方式等。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出台,对审计程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对审计程序又做了详细的说明,制定了《审计处理处罚的规定》、《审计  相似文献   

15.
程序法定原则是审计机关依法行政所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审计程序规范具有与审计实体规范同等重要的法律效力和地位,违反程序规范,与违反实体法规范一样,都将影响审计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因此,审计机关在审计执法活动中,应严格履行法定程序,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中程序性的规定,不能重实体轻程序,认为程序性规范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深入发展,近几年来,我国陆续颁布施行了一系列规范政府行为以及国家审计行为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与此同时,由以国家审计机关为被申请人或被告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案件的发生,警示了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预示着今后几年我国国家审计可能步入审计风险的高发时期。因此,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的问题,正在成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李金华审计长根据我国审计事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要研究审计目的、审计目标、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问题。本文结合审计工作实际,通过对审计风…  相似文献   

17.
审计风险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烨 《当代审计》2003,(2):30-30
一、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审计内部环境的影响 1、审计机关少数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对审计风险的认识不足,造成目前国家审计蕴含着一定的审计风险。有的审计人员不能严格按照审计准则执行审计程序,审计目标随心所欲地更改,审计证据缺乏充分性和相关性等等。 2、审计领导体制带来的审计风险。有些地方审计机关在行使审计职责时受到地方行政干扰,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客观公正性受到影响,随之也带来一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一年多来,对完善我国的审计监督制度,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的新变化、新规定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特别是审计监督权限的规范化,对于保障被审计对象的合法权益、规避审计风险,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推动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完善审计程序和加强对审计机关的监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略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两个《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各级审计机关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这项以人为监督对象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极大的审计风险。对此,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加以防范。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表现 审计风险潜在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全过程,审计各环节都可能产生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其审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违反程序风险。经济责任审计在现阶段是一项特殊审计,它是审计机关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授权进行的。这与我们现在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资产负…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两个《暂行规定》下发三年多以来,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各级审计机关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由于其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审计结果又直接关系到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的监督、考核、管理和任用。因此,经济责任审计较常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具有更大的审计风险,如何规避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就成为审计机关当前亟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