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全球市场有独特的竞争力,却并未都得到各国消费者和公众的足够尊重。不少国人也在反思“中国制造”的不足,要求以“中国创造”来替代“中国制造”。我们则应公正地对待“中国制造”,给“中国制造”更多的尊重。  相似文献   

2.
黄亚生 《中国市场》2010,(16):23-26
"中国制造"的标签比"印度制造"的标签更为普遍,但在中国制造并不一定是由中国制造。用不了多久,"印度制造"将成为"由印度制造"的同义词,印度人不仅会从全球化中获得工资收益,还会把利润也留在手里。除非中国着手进行大胆的制度改革,否则印度在今后20年的表现也许会大大超过中国。  相似文献   

3.
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已得到全球共识,“坐四望三”的贸易大国地位更是为世人瞩目。尽管有上百种中国商品的出口市场份额占据世界首位,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却少有人知道这是哪家中国企业生产,也说不清是哪个品牌产品和品牌制造商,更没有人会说是中国主宰了世界制造业,充其量中国还只是一个“世界工厂”。如果说日本制造取代欧美制造是靠“制造 品牌”成功的,那么中国制造取代日本制造更多的只是“制造”而没有“品牌”,中国制造的OEM实际上就是洋品牌为中国制造设置的一个“温柔的陷阱”.而中国企业还大多安心于这样一个制造陷阱之中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4.
《中国制造》在美国CNN播放,是我国首次在世界宣传“中国制造”的声音,将会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更让中国企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得以凝聚和增强。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由一代代中国企业发展成为中国国家品牌的形象,然而在中国制造的背后,面临的是利润空间的不断压缩,自主创新的不足、贸易摩擦争端的增长等诸多压力。中集集团通过在战略转型、资源整合和组织能力上的转型升级,成功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其商业模式创新为传统制造企业走向中国创造提供了借鉴经验,并激发起传统制造企业对自身商业模式的重新审视,并创新出企业自身的商业逻辑。  相似文献   

6.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出现在世界各地市场的时候,由“中国制造”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中国制造”正在引起更多的关注。然而,在“中国制造”越来越多地被挂在嘴边的时候,我们应该清楚什么是“中国制造”,为什么“中国制造”会惹出这么多麻烦,“中国制造”究竟该怎样造。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造任重道远 《中国品牌》:欢迎三位做客《中国品牌》议事厅参与“中国制造”话题的讨论。中国制造成为了眼下一大热门话题。可以说,“中国制造”是国家品牌战略的体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助推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政府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8.
过去,传统的中国制造输在技术上。今天,中国制造不能再输在工业设计上。世界还没有真正进入中国制造时代,中国制造的突破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9.
一面是中国制造中的“爆炸式”发展,另一面是中国制造业外迁至东南亚或南亚等地。更让被冠以“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窘迫的是,德国制造精湛的工艺仍无法撼动,美国制造的卷土重来、日本制造的逆袭,都会让中国制造处于焦灼的境地。中国制造的良性发展之路究竟在何方?  相似文献   

10.
《国际广告》2010,(2):26-31
《22度观察》访谈解说词:2009年岁末,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广东省考察时,强调企业要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作出更大贡献。此前,中国商务部门不惜花重金在美国CNN电视台为中国制造打广告。而在美国主流媒体《日寸代周刊》2009年年度人物评选中,中国工人作为唯一群体上榜,这一切使得中国制造再次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中国制造历经30年风雨兼程,  相似文献   

11.
今年6月,日本最大的财经媒体“日经BP社”发表长篇连载报道《战胜“中国制造”——日本企业的五张王牌》,至今,业内关于“中国制造”、“日本制造”和“美国制造”的话题众议纷纭。随着越来越多带着“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打入海外市场,“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蜚声四起,一系列针对中国制造的进口障碍也纷至沓来,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和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如同两把利剑悬于头顶。  相似文献   

12.
困境与出路:金融危机下的广东制造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商务部的统计:全世界每4支吸管中就有1支是中国制造;每3双袜子中就有1双是中国制造;每10个玩具中就有7个是中国制造……“中国制造”在全球已是家喻户晓,它为中国创造了巨额外汇的同时,也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正在全球整合产业,包括整合中国国内企业和产业。如果说中国制造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企业、足国内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只要是在中国进行制造的,部把它说成是中国制造。那么,把中国变成庞大的制造业大国,是非常容易的。 记者特以“不要把中国制造变成外国人在中国的制造”为题,采访了两位资深的专业人士,看看他们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理解的。  相似文献   

14.
在德国工业4.0迅速窜热的同时,"中国制造2025"也呼之欲出。"中国制造2025"应运而出"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工程院启动"制造强国战略研究"的咨询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亲自挂帅,组织5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开展调研,提出在2025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的指导方针和优先行动。同时,工信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和国资委正在联合编制《中国制造2025》规划,有望2015年年中出台,为把我国打造成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制造”面临的发展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制造"这一品牌也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但与之相伴的是,世界范围内各种针对"中国制造"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而在国内,产品结构不合理、劳动力价格上涨、出口政策变化等因素也极大地削弱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国内外的不利因素使"中国制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面临的发展困境,以期对中国制造业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斯夫 《中国海关》2003,(3):32-33
随着中国产品大量畅销国际市场,成为人们衣食住行的必需品,"中国制造"就成了社会关注最多的话题.国际舆论认为世界制造中心正向中国转移,进入了"中国制造时代".日本<产经新闻>连续发表文章,认为"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韩国<经济先驱报>认为:中国已经接替韩国成为工业制造方面的地区性大国.如此壮国威的国际舆论自然让国人豪情陡增,一时间世界"制造基地"的高帽被一家家言之凿凿的媒体捧在手中--跃跃欲戴.  相似文献   

17.
只有中国制造企业找寻到卓越制造的方向,和政府一起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最终实现中国制造,世界合作,实现中国制造的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18.
鞍钢宪法     
中国经济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中国制造”的崛起。然而,眼下的“中国制造”正陷于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成为全球无数个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另一方面,中国制造却一直徘徊在价值链底层,始终难以撕下廉价与低质的标签。  相似文献   

19.
当中国航天员翟志刚身着国产航天服在太空完美亮相之时,我们在惊叹"中国制造"尖端技术的鬼斧神工之时,也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中国制造"的劣质产品诸如毒奶粉而蒙羞。神七上天,奶粉下架。中国制造既强大又脆弱,中国制造正呈两头冒尖、两极分化之势,这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定价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应的研究以指导实践。在简要回顾国内外人力资本定价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航空制造企业人力资本定价实践进行了统计分析,目的在于识别中国航空制造企业人力资本定价实施现状及薄弱环节,从而为中国航空制造企业开展人力资本定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