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我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和摩托车的生产大国,汽车和摩托车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与此同时,汽车和摩托车产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6.
7.
从今年5月1日起,新的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将正式开展行政执法,这是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落实党的十六大和新一届人大、政协会议精神的又一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9.
10.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以下简称"3C认证制度")自2002年正式实施以来,对规范统一此前对国内和国外两套不同的强制性认证制度、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和保护国家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该制度实施10年以来,出现了一些亟待分析和解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拟就3C认证制度在检验检疫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做初步排查和分析。一、现行3C认证目录存在的风险分析3C认证目录是一个基于产品种类、用途、参数等特 相似文献
11.
现代国际领域产品生命周期研究——对弗农(Vernon)学说的一种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眼于时间维度,通过对产品概念的三层内涵和对应的三类国际贸易投资中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步研究,将弗农学说进一步动态化和系统化。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国际贸易与投资发生的时间和从长期来看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描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在各国间转移的“波浪模型”。使国际领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能更好地解释现代国际贸易投资的新现象,也有助于从时间角度在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95-2005年珠三角地区与印度、东欧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将国际贸易商品在SITC三位数分类的基础上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四大类产品,并从多项指标考察三个地区对外贸易结构和竞争力的差异与变化。研究表明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结构和竞争力相对印度有较大的领先优势,而这种领先优势主要来自技术密集型产品;与此同时,珠三角地区相对东欧在资本密集的重工业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国际税收体制与国际贸易体制发展的历史相互分开,互相独立,但根本目标一致,那就是减少、消除对国际商务活动的阻碍,促进资本、商品及人员的自由流动。然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上两者是不同的,国际税收体制是通过分配税收管辖权、减少和消除双重征税来实现这一目标;国际贸易体制是通过减少和消除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来实现这一目标。国际贸易协议不能忽视税收问题,税收对国际贸易能产生扭曲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金融部门FDI和金融服务贸易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金融部门FDI理论和金融服务贸易理论是两个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研究领域.近年来,金融部门FDI理论与金融服务贸易理论出现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趋势.本文描述了金融服务贸易和金融部门FDI理论的最新进展,利用国际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国际商务理论等经典理论解释金融服务贸易和金融FDI的动机、影响因素及趋势,并通过建立一个实证模型来进一步验证金融部门FDI和金融服务贸易存在的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隶属于台湾地区经济部标准检验局管辖的一般商品的强制检验,包括品目、检验方式、检验标识及相关规定,旨在让相关人员了解台湾地区强制检验,推进今后两岸在强制检验和强制认证工作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制度在世贸组织框架内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不确定的风险,许多国家都要求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强制标识。由于欧盟自1998年以来暂停批准转基因农产品在欧盟市场的准入申请,2003年5月,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在世贸组织提起针对欧共体的申诉。在该案的审理过程中,欧盟对转基因食品的强制标识制度也成为一个争议的问题,这给中国政府敲响了警钟。在中国,目前有农业部和卫生部的两个相关管理办法。本文根据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则,包括《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以及关贸总协定1994第20条,从实体和程序上对我国现行规定的合法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南北贸易中产品种数变化与国际贸易摩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扩展了保罗·萨缪尔逊提出的国际贸易摩擦的静态理论模型,运用赫尔普曼(1993)和Fujiwarw(2004)分析南北贸易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解释南北国际贸易摩擦的动态模型,并运用相关统计资料,对动态模型的基本结论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使用2000—2006年我国对50个国家或地区直接投资和进出口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模型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长短期贸易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及进口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长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进出口的拉动作用相当大。(2)在短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及进口的长期稳定(协整)关系,对短期的出口及进口的抑制(调节)作用并不显著,对短期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这些结果的深层次原因以及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