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2.
广东省县际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33  
赵莹雪 《经济地理》2003,23(4):467-471
在建立广东省县际经济差异衡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广东省98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分析了当前广东省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类型及其空间差异特点和对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各类型县域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山东省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变动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盖文启 《经济地理》1999,19(5):24-29
本文借鉴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通过分析山东省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的变动特征与趋势,提出实现山东省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难题,不但关系到我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全面实现,还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解决地区差距问题,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樊培剑  张广斌 《时代经贸》2010,(18):111-11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难题,不但关系到我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全面实现,还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解决地区差距问题,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开始出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而与此同时,在东部地区又出现了严重的“民工荒”现象,表明我国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劳动力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在区域间发生动态转化.本文从劳动力流动和产业区际转移的角度着重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在新一轮产业转移和我国区域格局发生变化的趋势下,解决“民工荒”问题就要协调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是东部地区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二是中西部地区应发挥资源优势,改善投资环境;三是合理引导产业区际转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和经济的相互协调,是生态经济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内在要求。那么,怎样才能使生态和经济有机地协调起来呢?为此,我们对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力图从分析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入手,找出使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策略。 1、关于系统现状的简单描述窦店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部,人口4106人,耕地5191亩,是北京市重要的农畜产品基地。该系统有以下特点: (1)产业体系完整,农业、畜牧业、工副业全面发展。 (2)系统开放度高。1987年全村购进精粗饲料 441.87万斤,化肥 627.2吨,外购架子肉牛1800头,种母猪214头,仔猪1318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曾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九五”和后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方针,可见,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提高到了具有全局意义的高度,我国是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地区间的差异也很大,而地区经济的差异和差距究竟是什么关系?本试图通过对两进行比较分析,来阐明中国应如何利用地区的比较优势,来发挥地区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以缩小地区经济的差距,实现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日益凸现,地区经济发展中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桎梏。作为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税收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旨在针对当前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10.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日益凸现,地区经济发展中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桎梏.税收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协调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税收政策,对于当今加速中西部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方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视角下发展我国经济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方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不断推陈出新,由远而近,分别形成了古典、新古典和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等部分,它们在不同时期都曾对经济增长产生深远影响。鉴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西方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视角出发,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转变增长方式,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扩大消费、启动内需、推动人口聚集和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等措施来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2.
以开放促开发,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通过东西协力联动推进,是这次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特点。参与西部大开发是东部地区创建可持续发展环境,加快自身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内在需要。围绕互利双赢目标的实现,从体制与政策环境,协作方式直到合作项目的遴选,构建更宽广的平台,是保证东西合作持续发展,有力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周国富  廖筠 《现代财经》2006,26(4):50-54
由于东、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基础不同,因而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时序、广度和深度不同。金融机构的效率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也不同.使得东、西部地区在储蓄——投资转化的各个环节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二者在经济增长速度和持续性上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自1991年第九个五年规划以来,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地区之间在GDP增长率、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分析这些差距,并找出存在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我国各地区的协调发展与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从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发展出发,再结合综合经济发展差异,动态地分析了东、中、西部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达田家关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功经验,提出了缩小我国区域差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 WTO,对经济结构和贸易结构将产生较大的风险和挑战。本文通过对经贸结构影响和风险的分析 ,提出了中国加入 WTO后应采取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方法研究了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基本结论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处在一个相对平均的阶段,但其差距有随时间变化而增大的趋势。基尼系数分解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是导致基尼系数增大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家庭经营性收入则使基尼系数减小,财产和转移性收入对基尼系数影响不大。泰尔指数分解结果显示,东中西三大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组间贡献波幅不大,但组内贡献变化明显,三大地带内部差异是导致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课题组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2):81-90,127
截至2009年,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已经整整十年。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不断趋于优化,金融业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现实的差距依然很大。通过比较西部与东部、全国的主要经济金融指标,本文发现:西部开发十年来,西部大多数省份与东部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但绝对差距依然很大,有几个省份与全国的相对差距甚至在拉大,西部大开发任务依然艰巨。未来10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金融业在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中要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9.
自改革开放至今的二十多年中 ,中国经济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然而 ,中国这种渐进式的改革如何进一步发挥其优势 ,再创奇迹 ,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一大挑战。本文通过对相关经济增长理论和中国目前经济发展困境的论述 ,比较了这些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对经济的巨大贡献及其对理论的指导作用 ,并结合中国的经济状况 ,推导出既能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 ,又能发展高新技术的复合型经济发展道路 ,即将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高新科技产业结合的协调发展之道路  相似文献   

20.
一、西部大开发对东部地区劳动力需求的影响1.劳动力需求增加的行业。由于西部大开发,导致对东部地区某些行业产品需求的明显增加,刺激其生产的增长,产生对劳动力的追加需求。这些行业主要有:(1)为基础设施提供原辅材料和技术装备以及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油气输送管道等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电站、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设施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为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水泥、沥青、路轨、无缝钢管、发电输电设备、广播通讯设备、提水灌溉设备的行业,以及汽车、机车及车厢、飞机等生产行业,劳动力需求必然会相应增加。与这些行业关切密切的上游部门,也因对其产品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2)环保产业。西部大开发必然带来对环保技术装备、有利于清洁生产的生产设备、提供绿色产品的工艺技术及其的大量需求。而目前,我国环保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仅江苏省就占全国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5%左右。(3)矿产资源探采、开发3及加工技术设备生产行业。开发西部矿产资源,其一是模清资源底数,其二是合理开发,其三是根据经济合理原则提高资源加工深度。由此,带来对矿产资源勘探、采掘、加工设备的大量需求,这些行业的劳动力需求也因此相应增加。(4)教育产业。西部地区人才资源知道缺,在大开发、大发展的形势下这一矛盾会更显突出。除上述相关产业西部地区需要大量人才(如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家及管理人员)外,一些会超过常发展的产业也会产生对人才的特殊需求。这些产业如旅游业,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将以其特有的资源优势或条件得到长足发展,从而导致对旅游业从业人员,特别是策划、管理人员、优秀导游的较多需求;外贸、外资、外经行业,扩大开放及相应优惠政策的实施必然导致西部地区三外的迅速发展,从而导致对外贸、外资、外经人才的大量需求。等等。其中大量的是从东部地区引进,促使东部地区相应骈业的发展,从而啬教职员工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