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后现代理论家让·鲍德里亚提出的"符号价值",被视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统理论的挑战与颠覆.近年来,中国营销界有人提出了"符号营销"的概念,尝试将鲍德里亚的"符号价值"进行商业化理论应用,开拓了营销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7,(7):206-208
在符号消费背景下,旅游符号化运作成为旅游地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文章以旅游地符号化模式理论,即六个步骤:调查旅游者的符号价值→挖掘旅游地的符号价值→耦合旅游者和旅游地的符号价值→选择合适载体展示符号价值→选择合适媒介传播符号价值→实现旅游者与旅游地的符号互动;三个大方面即符号生产、符号营销、符号消费的理论为基础,选取静升古镇为实证分析,为其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一书的理论背景,及其主要思想,重点阐述消费的符号层面的含义,和它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符号统治的揭露。  相似文献   

4.
栾文胜 《经营者》2010,(11):11-11
整合营销传播从唐·舒尔茨建立理论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就像任何一个理论的命运一样,它成了无数以营销和传播混饭吃的人(当然也包括我)的口头禅。整合、营销及传播成了代表很in的符号,大家言必称“整合营销传播”,但细细听来,每个人说的整合营销传播所指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相似文献   

5.
《东方企业家》2009,(7):117-117
表面上看,这是本对商业与消费文化进行批判的书,前三章,从品牌的发轫、营销、生产三方面对品牌文化对公共空间的侵蚀与改造作出了详尽揭露。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对此早就有了深刻论断,指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即“符号”的一元化生产占统治地位。那些本身不具任何使用价值的符号(即品牌),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标,这些抽象的符号与具体的物品相分离,形成一个封闭、空洞的系统。而《N0LOGO》中描述的品牌生产体系也处在这个封闭系统中,企业从生产物品到生产品牌形象的转变,正是这种“符号化”生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文章详细回顾了顾客价值理论和服务营销理论,结合零售业的特点,详细分析了我国零售业的服务营销现状,提出基于顾客价值提高零售业服务营销策略,不断完善零售业服务营销,提高顾客价值和满意度,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唐弈理论与营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企业之间展开的价格战、广告战、分销渠道战等营销竞争已愈演愈烈,致使企业乃至整个行业陷入营销困境而不能自拔。而“囚徒博弈”论诠释了这一营销现象,如何应用博弈理论来指导企业的营销实践,尽快摆脱营销困境,正是广大企业关注的焦点。一、“非合作性博弈”与营销两难自20世纪40年代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J·V·Neumann)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基坦(O·Morgensten)提出博弈论以来,该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非合作性博弈”(Noncooperativegame)亦称“囚徒博弈…  相似文献   

8.
陈春花 《企业文化》2012,(10):21-23
引领潮流的文化营销正发厍着巨大的价值与作用在很多人看来,《愤怒的小鸟》简单的游戏情节设置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快文化”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对速度和效率的崇拜让“快文化”占据了人们的消费潜意识和价值体系。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愤怒的小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9.
全球营销界从来不缺少理论。但大浪淘沙,其中的经典则如一条条生生不息的河流,在不断延伸和演进。营销理论中若论经典,除了“4P”,当属“定位理论”。但是“定位之父”艾·里斯并没有让“定位理论”仅仅成为经典,而是一直在扩大它的实践范围,也不断针对新的情况予以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消费时代品牌符号传播的价值法国后现代理论家让·鲍德里亚曾说"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也就是外在于一个它只作意义指涉的关系。"在这一消费前提之下,产品设计则意味着符号化设计。符号化的结果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消费时代由人与物组成的网络中的各种关系及其差异性,消费对象因此难以从任何具体的概念出发予以理解,而仅能从不断变动的符号象征关系中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1.
泸州老窖集团的“共生”经营理念创造了与社会相亲和的高起点品牌营销战略,整合了市场、文化及社会营销的多重要素。经过多年来的市场运作,泸州老窖逐步形成了市场营销、文化营销、社会营销的整合营销思路,强化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文化影响力和社会亲和力,提升了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在对白酒市场销售走向和消费趋势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泸州老窖集团提出了“以人性为基础,以人本精神为规划,以文化资源为素材,为品牌扩充文化价值和魅力的艺术化营销”的经营理念。其形象产品“国窖·1573”的研制开发,抓住了泸州老窖文化内涵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网红粉丝热忱形成机制及对消费意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经济》2017,(2):129-135
网红经济的迅速发展得益于网红们强大的粉丝基础。本文构建了网红经济下的粉丝消费意愿的概念模型,用粉丝热忱作为中介变量,解释粉丝消费意愿的形成,同时用文化符号价值和粉丝感性程度解释了粉丝热忱的形成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文化符号价值越强的网红,就越容易形成粉丝热忱;感性程度越强的粉丝,就越容易形成粉丝热忱;文化符号价值与粉丝感性程度正向影响消费意愿;粉丝热忱在文化符号价值与粉丝消费意愿之间,以及在粉丝感性程度与粉丝消费意愿之间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最后提出了网红应该构建与粉丝情感交流互动的营销平台,提供具有文化符号价值的产品和打造粉丝普遍认同的内容等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互联网+”时代为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带来了新变化。企业需通过探索数字营销创新路径以发挥营销的最大价值,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业务长效增长。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企业数字营销创新路径为主题,对企业营销环境带来的变化进行了简要探讨,强调了企业开展数字营销创新的必要性,对企业数字营销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数字营销创新路径,为企业数字营销升级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古语有云“一诺千金”,足见承诺的威力,史玉柱因其对客户的承诺而东山再起。截至今天,承诺营销作为一种营销理念还未被重视。笔借此提出一种全新的营销理念——承诺营销,对其内涵、价值及实施进行分析并提出风险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详细回顾了顾客价值理论和服务营销理论,结合零售业的特点,详细分析了我国零售业的服务营销现状,提出基于顾客价值提高零售业服务营销策略,不断完善零售业服务营销,提高顾客价值和满意度,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详细回顾了顾客价值理论和服务营销理论,结合零售业的特点,详细分析了我国零售业的服务营销现状,提出基于顾客价值提高零售业服务营销策略,不断完善零售业服务营销,提高顾客价值和满意度,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孙国辉 《活力》2014,(6):57-57
一、传统营销的“4P”理论 美国营销学学者麦卡锡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组成的营销手段。4P的提出奠定了管理营销的基础理论框架,也成为手机行业普遍适用的营销法则。  相似文献   

18.
“过度营销”主要表现为在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中,过分强调概念、手段和技巧而忽视企业的产品开发、质量提高以及企业战略策略,过分依赖广告、促销手段而忽视脚踏实地的经营,过分专注企业自身的眼前利益而忽视消费者的感受和价值,忽视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忽视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追求短期行为而忽视企业的持续发展。“过度营销”的危害极大,不但对营销实践产生误导,对营销理论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的中国营销落入了“失语”的尴尬境地:成为中国营销界显学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定位”以及被称为定位理论最新进展的“品类”:营销集大成者菲利普·科特勒推出的《营销革命3.0》,竟然是从产品到顾客再到人文精神的三段论。另一方面,从这些营销理论中无法找到兴奋点的中国企业,开始在执行力、国学和宗教意识里寻找企业增...  相似文献   

20.
在服务型企业中,越来越重视普通员工的作用。内部营销理论的提出就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即“只有拥有满意的员工才能拥有满意的顾客”。内部营销的目的是“激励雇员,使其具有顾客导向观念”,强调在企业内部管理活动中使用类营销方法以使员工具有主动的销售意识,从而使得内部营销成为整合企业不同职能部门,促进企业战略有效实施的一种工具。内部营销的对象不只是营销部门的营销人员和直接为外部客户提供服务的一线服务人员,它包括所有的企业员工。因为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低质量和低效率,都会影响到客户感受的价值。在内部营销的实践方面,著名的星巴克公司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